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豫東南塌陷區

         
 豫東南

 

 

 

豫東南塌陷區,2004年,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戰略,短短兩年內,包括河南在內的中部六省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地處黃淮平原周口駐馬店商丘信陽四市卻在中部崛起下的河南越陷越深。

目錄

地區概況

地處黃淮平原的周口、駐馬店、商丘和信陽四市,人口占河南全省的36%,耕地面積占全省的40%,糧食產量占全省的45.9%,是河南省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

計劃經濟時代,黃淮四市曾經是河南的富庶地區。但是,隨着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曾經處於被認為劣勢地理環境的地市一躍而起,而地處平原地帶的農業地區卻成了落後的代表。

「四市之於河南的地位,相當於河南之於全國的地位。」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形容重農區的黃淮四市。

在國家「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河南省制定了加快河南崛起的城市群發展戰略——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共9個省轄(管)市組成的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是以鄭州為圓心、形成的區域內任意兩城市間「兩小時經濟圈」,人口最密集、經濟實力較強、工業化進程較快、城鎮化水平較高、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的城市群。被定為河南乃至中部地區承接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西部戰略資源輸出的樞紐和核心區域之一。

與現有9市經濟關聯度較強的周邊城市,如鶴壁、安陽、三門峽等市,也圍繞中原城市群總體發展目標,調整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漸漸與9市融合發展,逐步融入中原城市群。

黃淮四市漸漸被忽略

在中原城市群已經形成內生的經濟增長機制時,黃淮四市GDP僅占全省的19.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僅占全省的11.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僅占全省的10.1%,並均呈逐年下滑趨勢。

5月中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了《中部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範圍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國家將在中部地區六省份的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的8個行業中進行擴大增值稅抵扣範圍的試點。對於享受此項優惠政策的鄭州、洛陽、焦作、平頂山、開封河南五市,又將是未來的一大發展契機。相比之下,黃淮四市顯得更加落寞。

對河南區域經濟有着專項研究的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把河南化分成四區域格局:中原城市群9城市加三門峽等中西部地區10城市最發達區;由豫北的安陽、鶴壁及濮陽3城市所構成的東北部中等發達區;由豫西南的南陽所構成的中等發達區;由商、周、駐、信等黃淮4市所構成的最不發達區。

「由於黃淮四市有占全省將近36%的人口,而其人均收入僅為全省平均值的50%多。換句話說,如果黃淮四城市收入水平能夠有較小的升幅,那對全省平均值的提升就會是一個很大的貢獻。這就是黃淮四市經濟發展對於全省經濟發展的意義所在。」耿明齋說。

向「東南」傾斜

如同國家平衡中部發展一樣,河南省委、省政府也看到了黃淮四市對河南經濟整體發展的影響。

5月15日,由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駐馬店召開的加快黃淮四市發展工作會議拉開了黃淮四市崛起的大幕。

在《關於加快黃淮四市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從農業、工業、新農村建設、對外開放等多方面制定28項優惠政策向黃淮四市傾斜。

在農業方面,從全省新增的小麥和玉米良種補貼、棉花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中,拿出一半以上用於黃淮四市,加強這一地區的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建設品牌化勞務輸出基地,努力把黃淮四市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基地。

採用貼息、補助等方式,對帶動黃淮四市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和擴大就業作用大的項目給予扶持。鼓勵、支持省內外大型企業在黃淮四市投資設立子公司、重組或併購現有企業。從省百戶重點企業中選擇部分企業對黃淮四市企業對口幫扶。

在支持這一地區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提高外貿出口水平上,支持黃淮四市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加快實施農發基金大別山農業綜合開發、亞行北方旱作農業等項目。實施「4+2」經濟合作計劃,建立豫南經濟發展峰會制度。中央、省鼓勵外貿出口的各項資金,傾斜用於建設和培育黃淮四市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

初步計算,這些政策四年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00億元以上,通過電價調整減少電價負擔18億元以上,通過貸款貼息可引導銀行貸款240億元以上,將有力地促進黃淮四市加快經濟發展、解決民生問題和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關於加快黃淮四市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雖然剛剛出台,但是對這種指導精神的實施已經走到了前頭。

5月10日,河南省財政廳宣布,經省政府批准,省財政分配下達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86.8億元,其中對周口、駐馬店、商丘和信陽等黃淮四市補助45.6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分別占轉移支付總量和增量的52.6%和58.4%。

據介紹,此次省財政向黃淮四市提供的轉移支付中,對四市本級財政補助5.6億元,比上年增加1.6億元;對四市所轄縣(市)財政轉移支付補助40億元,比上年增加10.4億元。四市所轄縣(市)中有27個縣(市)補助額在8000萬元以上,其中21個縣(市)達1億元以上。

而河南省發改委在不久前召開的農區食品工業發展座談會的基礎上,經與有關地市發改委和企業銜接,為黃淮四市引來22個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總投資達74.2億元。

黃淮四市如何崛起

大量的扶持政策雖然為黃淮四市帶來了希望,但真正的發展過程並不輕鬆。

比起中原城市群的概念,黃淮經濟帶的提法似乎更早一些。但多年過去了,黃淮經濟帶除了留下一個名字之外,似乎並未為四市帶來更多的好處。

相比起中原城市群,同屬重農區的黃淮四市缺乏互相帶動效應。幾乎相同水平的經濟水平、同樣的城市規模和區位環境,使黃淮四市間缺乏一個支點或圓心,缺乏一種板塊經濟的凝聚力和輻射力。正是缺少板塊經濟的核心力量,黃淮經濟帶一直以來徒有其名,而並未發揮板塊經濟的效應,因而,黃淮經濟帶的發展潛力素來受到四市的質疑。守在河南南大門的信陽,曾在融入黃淮經濟帶或大武漢城市圈之間,更傾向於後者。

黃淮四市如何隆起,成為很多人研究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全方位地融入到周邊發達地區,與周邊發達地區對接,尤其是與中國東部沿海的珠三角、長三角及京津地區的經濟活動對接。」耿明齋教授通過多年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因為,黃淮四市是農業大省河南的農業核心區,受農耕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這種歷史和地理因素所形成的直接表現是第一產業比重過高、城市化水平過低、農民人口過多、傳統的自然經濟觀念過濃、現代的市場經濟觀念和創業意識淡漠。而融入周邊發達城市,是轉變觀念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四市中並非都像信陽一樣,有着背靠武漢的得天優勢。駐馬店、周口、商丘三市處於重農區的中心,周邊缺乏大中型城市的帶動和輻射。「繼續加大勞動力外流的支持力度,同時鼓勵外流人口回流創業,培育大批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企業家,發展當地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產業升級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耿明齋認為這是它們融入發達地區的切入點。

在耿明齋看來,發展黃淮四市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鼓勵該地區制度改革和制度創新。

對於這一點,馮德顯也有着相同的看法。「發展四市的關鍵是轉變對四市的發展觀念——從政治考核指標、產業導向上制定出符合四市特點的針對性政策。而不是使用一個放之全省而皆準的標準來衡量四市。」黃淮四市是河南的核心農業區,占有河南40%的耕地面積和45.9%的糧食產量。如果以衡量鞏義、洛陽等地方的指標來衡量黃淮四市,必然會出現急功近利的誤導。

馮德顯認為,國家發展區域經濟還遵循着「主題功能區」的劃分定位,而河南的區域經濟發展一定要與國家「主題功能區」發展思路相協調。

「省委省政府的引導固然重要,但黃淮四市發展的主動力還是四市本身的自動力。所以,四市發展的關鍵是在政治和經濟上給它們一個最能調動積極性、最行之有效的制度。」馮德顯說。

作為「豫東南塌陷區」,商丘市是繼駐馬店、周口市之後,第三家與河南省商務廳簽訂這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城市。一攬子幫扶措施隨後將在商丘展開。

經省商務廳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協商,雙方就建立新形勢下廳市戰略合作關係達成共識。根據確立的幫扶商丘市的6項「任務」,省商務廳今後將在培育出口拳頭產品、安排外經援助項目、發展商貿物流等方面,給予商丘市以重點幫扶。作為全省商務發展的具體踐行者,省商務廳廳長李清樹表示,商丘市在引用省外、市外資金方面,對全市的招商引資都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但省商務廳將會為商丘以後的商務發展提供更大的扶持。

歷史

「包子肉少,給你包個豬吧」

十年前,在周口流傳這樣一個關於酒店服務員的小故事,說明了當時商業服務的落後。

一位外地客商在周口一家星級賓館就餐,發現餐桌上肉包子皮厚餡少,就隨口問了服務員一句:「你們包子怎麼肉這麼少呀?」服務員搭話道:「那給你包個豬吧?」「小姑娘你怎麼能這樣說話呢?」客商感到很奇怪。「那怎麼辦?總不能喊你聲爹吧?」服務員差點沒把正吃包子的客商「噎死」。

商業服務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的窗口。一個商業服務「不到位」的地方,說明競爭明顯不充分,一個缺少競爭的地區,經濟活力可想而知。

「商務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消費、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與商務工作密切相關。」作為全省商務發展的具體踐行者,省商務廳廳長李清樹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商務工作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由於各種原因,對外開放水平相對較低。

「我們是人口大市、工業小市、財政窮市。」在昨天簽字儀式結束後,周口市市長徐光坦言。

現狀

木桶效應下的「豫東南塌陷區」

經濟學上的木桶效應,同樣適用於正在中部崛起賽跑中發力奔跑的河南。

在中國地圖上,河南正如一隻正從中部振翅欲飛的雄鷹。

2004年,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後,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翼,抓住機遇,一路高歌,突飛猛進。而位於豫東南地區作為雄鷹振翅的另一翼,卻逐漸「乏力」,

由許多塊豎着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取決於所有木板。因為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在由18個市地「木板」共同箍成的河南經濟「木桶」中,鄭州、洛陽等市堪稱最長的「木板」,對河南躋身全國「超萬億元俱樂部」功不可沒,而位於豫東南的黃淮四市——商丘、周口、駐馬店、信陽四塊「木板」,正逐漸以河南經濟「木桶」短板形象出現,以至於被人稱為河南經濟的「豫東南塌陷區」。

契機

舉全省之力促「凹陷地帶」隆起

對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河南而言,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應該設法加高最短的「木板」高度。

在廣東「加快粵北山區及東西兩翼發展」、山東「突破菏澤」、江蘇「振興蘇北」舉措取得巨大成效之際,河南省委、省政府適時提出「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重大決策。

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今年5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黃淮四市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應運而生。針對制約黃淮四市發展的種種因素,決定舉全省之力,採取支持黃淮四市建設現代農業基地、加快工業化進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對外開放等綜合措施,動員各方力量,儘快使這一「凹陷地帶」隆起。

一攬子扶持政策出台以後,5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又專門在駐馬店市召開加快黃淮四市發展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黃淮地區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四市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這在河南省發展歷史上還是首次。

攜手

「塌陷區」隆起從決策走到實地

和省商務廳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周口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同時也使「塌陷區」隆起從決策走向實地。

「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周口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喜事,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黃淮四市發展重大戰略決策的實際行動,必將對實現周口社會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周口市委書記毛超峰在簽字儀式上表示,「推進周口追趕型、跨越式發展,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完成這一任務,需要把商務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強力推進對外開放,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尤其需要像省商務廳這樣統籌全省內外貿發展重要職能部門的鼎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加快黃淮四市發展若干政策出台給我們樹立了信心,省商務廳與周口市促進商務工作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簽字,給我們送來了一場及時雨。」周口市市長徐光表示,今後周口市將打好三張牌:擴大開放這張金牌,旅遊文化這張名牌,幹部作風這張王牌。

扶持

一攬子幫扶政策送給周口市

經省商務廳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協商,雙方就建立新形勢下廳市戰略合作關係達成共識。根據協議,政策幫扶有效期為2007年9月20日至2010年12月31日。

在協議中,省商務廳給自己確立了支持周口市的8項「任務」。

擴大對外開放:重點支持周口縣域開放型經濟、園區開放型經濟發展。品牌發展資金、出口信保扶持資金等對周口市申報項目給予傾斜。

擴大招商引資:利用全省項目資源、客商資源,幫助周口市引進外資大項目。優先介紹境外團組、企業和商(協)會到周口考察。

擴大對外貿易:支持周口市建設小麥、玉米、蔬菜等農產品及精深加工、家用紡織品、尾毛、汽車缸蓋缸體製造出口基地。優先向商務部推薦「中國出口名牌」。

擴大外派勞務:推動周口建立境外農副產品加工和營銷基地,創造周口農業品牌。

加快國內貿易發展:向商務部爭取在周口建設覆蓋豫東南通向全國的農產品和生產資料物流交易中心。

落實各項商務促進政策:協調省財政廳,改革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等使用管理辦法,逐步下放資金審批管理權限,資金切塊額度向周口市傾斜。

商務信息服務工程建設:推動周口市實施「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工程」。

加強商務隊伍建設:從省商務廳選派工作能力強、熟悉業務的幹部到周口市掛職,有計劃地接受周口市選派的有關人員到省商務廳掛職鍛煉等。

評論

「集中50%以上的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資金用於黃淮四市」;「幫助黃淮四市所有縣市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工業集聚區」;「鼓勵省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黃淮四市設立科研基地、科技示範區」。……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的《關於加快黃淮四市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是一個全方位支持黃淮四市大發展的文件,透過字裡行間,人們不難看出:黃淮四市正面臨着難得的發展大機遇!

一個機遇的形成,往往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黃淮四市所面對的機遇,也是「上下皆有,內外兼具」。

今年「五一」期間,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我省時,要求我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寶貴機遇,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走在中部地區的前列。黃淮四市人口、面積均占全省的1/3強,如此大的塊頭、如此重的分量,決定了黃淮四市在全省發展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要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黃淮四市就必須在加快中原崛起的進程中有更大作為;河南要實現中原崛起,黃淮四市就必須加快發展,迅速隆起。

從黃淮四市本身看,人民群眾思發展、求變革的願望十分強烈。「這一次,是我們這裡發展的最後機遇了!」「抓住機遇,奮發有為!」在商丘、周口、駐馬店、信陽處處可以聽到這樣的警醒之言,處處可以看到四市人民自力更生、不甘落後的具體行動。可以說,黃淮四市加快發展,是3500萬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呼聲。

同時,隨着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隨着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隨着世界產業梯度轉移的向內深入,黃淮四市加快發展勢所必然。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加快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重大決策,實質性動作越來越多,政策扶持力度越來越大,黃淮四市發展的大環境可謂越來越好。

特別是這次省委、省政府扶持黃淮四市政策的出台,有利於黃淮四市以一個整體亮相,充分展示其內在的優勢與特色。黃淮四市有許多共性:都擁有豐富的糧棉油資源、人口資源,有發展農區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交通發達,都有着優越的區位優勢;區域面積大,都蘊涵着巨大的市場潛力等。這些獨有的優勢,一旦以整體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其資源高地、成本窪地的特質,將與中原城市群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態勢,也將勢必引起省內外、國內外資本的高度關注,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匯集、衍生和發展……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面對這樣難得的大發展契機,黃淮四市唯有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才能徹底改變落後局面,實現崛起的宏圖。

相關

加快黃淮四市(商丘市、信陽市、周口市、駐馬店市)發展,是從河南實際出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對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具有重大意義。現就加快黃淮四市發展提出如下若干政策意見。

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黃淮四市總人口占全省36%,耕地面積占全省40 %,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居全省40%以上,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由於歷史原因和多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目前黃淮四市總體上經濟發展較慢、工業化水平低、開放度不夠、財政實力弱,已成為制約和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突出問題。當前,全國和我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央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傳統農區的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加快,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時機基本成熟。全省上下特別是黃淮四市廣大幹部,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儘快改變四市的後進局面。

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激發內在動力和創造活力作為根本,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工業化進程作為突破口,以自力更生為主、外部支持為輔,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着力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把黃淮四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農業基地和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加工製造業基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經過幾年不懈努力,黃淮四市經濟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到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二、三產業比重有較大提升,財政收支狀況明顯好轉,發展的基礎條件顯著改善,內生增長機制明顯增強,進入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加快黃淮四市發展的主要政策

(一)支持黃淮四市建設現代農業基地

1.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從2008年起到2010年,繼續按現有比例集中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重點支持黃淮四市糧食生產潛力較大的縣(市)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將省財政集中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重點用於黃淮四市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治和耕地開發。優先在黃淮四市安排國家商品糧、棉基地建設,2010年前建成周口、駐馬店、商丘大型商品糧基地,爭取國家安排建設信陽大型商品糧基地和黃淮四市部分縣(市)優質棉花基地。爭取國家擴大對糧食主產縣的獎勵規模。省新增的小麥和玉米良種補貼、棉花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拿出一半以上用於黃淮四市,到2010年,對區域內糧食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的縣(市),全部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

2.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適時增加省畜牧業重點縣(市)扶持資金,將黃淮四市發展條件具備的縣(市)都納入省畜牧業重點縣(市)扶持資金支持範圍,建設一批標準化的大型畜禽養殖小區。縣域內成規模的養殖小區用電按農業用電價格執行。加大對黃淮四市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四個市的市級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全部完成升級改造,所有縣(市)都建成縣級動物防疫、檢疫監督設施。到2010年,黃淮四市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5%以上,畜產品加工產值與畜牧業產值之比達到1. 5 : 1以上。

3.積極調整農業結構。適當集中省農業結構調整資金,支持黃淮四市建設以優質小麥為主的優質糧食生產加工基地、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優質林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4.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適當放寬黃淮四市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數量限制。省內外大中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在黃淮四市建立的規模化農產品原料基地和加工企業,享受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政策。積極推動以財政參股、貼息方式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試點工作,優先申報黃淮四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入國家試點範圍。集中50%以上的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資金用於黃淮四市。鼓勵黃淮四市進行農村土地流轉的探索,發展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

5.加快建設品牌化勞務輸出基地。指定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及幾所重點職業技術學院分別與信陽、商丘、周口、駐馬店對口合作,建立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培養技能型、高層次的勞務輸出隊伍。將新增「陽光工程」任務的70%以上和「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資金的50%以上用於黃淮四市,並允許黃淮四市由縣(市)一級統籌使用各項農村勞動力培訓資金,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力度。省外事僑務辦公室、省商務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要積極疏通外派渠道,發展勞務中介,擴大國際勞務合作,逐步把黃淮四市建設成為具有較高水平和較強能力的外派勞務基地。 (二)支持黃淮四市加快工業化進程

6.促進工業集聚發展。對黃淮四市的縣(市)建設工業集聚區給予資金扶持,重點用於集聚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幫助所有縣(市)都建成一個有特色的工業集聚區。從2007年起到2010年,對區域內省級開發區和縣(市)工業集聚區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企業用電,參照省外送電價(適當確定過網費)實行大用戶直供或開展售電側市場改革試點。

7.培育支柱產業。採用貼息、補助等方式,對黃淮四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污染物減排要求、技術含量較高的重點項目,特別是對帶動黃淮四市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和擴大就業作用大的項目給予扶持。優先推薦黃淮四市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企業創新基金。

8.促進企業重組。鼓勵、支持省內外大型企業在黃淮四市投資設立子公司、重組或併購現有企業。對在黃淮四市兼併收購現有工業企業且生產規模增加1倍及以上、或者投資轉產更高附加值新產品的,以及對破產停產企業進行兼併重組、生產規模超過原有企業並安置下崗失業人員超過用工三分之一的,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9.壯大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從省百戶重點企業中選擇部分企業對黃淮四市企業開展對口幫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搞好經營管理人員培訓,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組織協調黃淮四市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到省對口企業任職鍛煉,增長才幹;鼓勵黃淮四市企業聘請省對口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為顧問,進行經營管理決策諮詢,促進企業家隊伍快速成長壯大。

10.優先保障建設用地。對黃淮四市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的建設用地優先供應。支持和引導黃淮四市盤活存量土地,集約、節約用地。

(三)加大對黃淮四市的財政支持力度

11.設立支持黃淮四市發展資金。在省政府原定2006年至2008年每年扶持13個困難縣發展專項資金2億元的基礎上,從2007年起增加2億元,執行到2010年(不在本區域的原陽縣、社旗縣、台前縣按原定政策執行到2008年),支持範圍擴大到黃淮四市所有縣(市、區),主要用於支持工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符合條件的工業項目貼息或補助、農業產業化經營。

12.增加對縣(市)一般性轉移支付。從2007年起到2010年,通過提高人口、人均支出、人均財力等因素的權重,增加對黃淮四市的縣(市)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數額,並對增加稅收、提高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的縣(市)給予獎勵。

13.加大對市本級財政支持力度。完善市本級轉移支付辦法,重點考慮財政供養人員和管理範圍等因素,增加對黃淮四市市本級的財力補助。對市本級負擔的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免雜費資金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再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助。省對黃淮四市農村低保的補助標準由月人均18元提高到22元。

14.加大對財政性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並降低市、縣兩級財政配套投資比例。申請國家財政撥款安排的大型商品糧棉基地、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河道治理、生態防護林、灌區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沼氣、農村安全飲水、基層公檢法司基礎設施及縣鄉村三級社會事業投資項目,均向黃淮四市傾斜,優先申報,優先安排。需地方財政投資配套的,黃淮四市的市、縣兩級配套比例要低於其他市、縣,或酌情研究免予配套。

(四)支持黃淮四市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15.提高防洪除澇能力。加快黃淮四市低洼易澇地區提排站建設,力爭2009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2008年底前完成渦河、沙穎河近期治理工程和小洪河治理工程,力爭2010年底前完成賈魯河、部分淮干支流等主要平原排洪河道治理,將主要河道防洪標準提高到10至20年一遇。

16.完善公路路網體系。加快建設列入省高速公路規劃的項目,確保如期建成投用。改造完善區域內國道、省道等幹線公路,儘快打通「卡脖子」路段,提高幹線公路聯通水平。2007年至2010年,國家和省農村公路補助資金重點用於黃淮四市和黃河灘區的農村道路建設;黃淮四市實現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後,補助資金重點用於完善縣鄉公路及橋涵建設。

17.加強骨幹電網和電源項目建設。力爭在2010年底前黃淮四市各建成1座500千伏變電站,共建成11座220千伏變電站。支持規劃中的電源項目加快建設,2009年前建成投產民權電廠和信陽華豫電廠二期260萬千瓦火電機組。重點支持駐馬店、周口等黃淮四市大型熱電聯產項目進入國家電力建設規劃。推進信陽雞公山、天目山風電和四市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建設。加快黃淮四市農村電網改造,2007年底基本實現戶戶通電,2008年底基本消除農網改造「盲點村」。

18.加快推進黃淮四市城鎮化進程。引導黃淮四市準確定位城市功能,正確選擇主導產業,科學編修城市規劃,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支持黃淮四市深化城鎮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建管體制改革,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與經營管理,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支持黃淮四市符合條件的地方開展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

(五)加快黃淮四市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和第三產業發展

19.積極推動科技進步。鼓勵省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黃淮四市設立科研開發基地及科技示範區,積極開展與黃淮四市各個產業領域的科研項目合作和科技成果轉讓。對促進黃淮四市經濟發展有較大作用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省財政給予適當補助。黃淮四市引進人才帶成果進行合作開發的,優先列入省級科技計劃,給予經費支持。

20.鞏固和加強基礎教育。在農村薄弱初中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和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方面給予黃淮四市傾斜支持,逐步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

21.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優先安排黃淮四市職教中心和技工學校建設項目,支持黃淮四市對現有職教中心和技工學校進行改造,2008年實現縣縣建成職教中心的目標。鼓勵黃淮四市發展民辦職業教育,對投資規模較大、辦學質量較高的民辦職業技術學校,給予一定資金支持。推動一批普通初、高中轉向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學校轉向職業教育以後,教師所享受的原有待遇不變。打破地區、部門界限,推動各類教育資源重組,走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辦學的路子。加快推行「雙證互認」,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聯合制定職業教育大綱、培訓師資、考核並核發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書。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舉辦職業技術學校或與職業技術學校聯合辦學,促進廠、校資源共享。支持技工學校、職業中專和職業高中面向農村富餘勞動力開展短期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學生頂崗實習和半工半讀,大力發展「訂單培訓」。力爭2010年在黃淮四市的所有縣(市)都建成能夠滿足勞動力培訓需求的職業技術教育基地,使黃淮四市初中畢業未進入高中以及高中畢業未升入大學的學生都能夠接受職業教育。

22,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完成鄉鎮衛生院改造任務,優先安排黃淮四市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改造等項目,加大對黃淮四市村衛生室改造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重大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傾斜支持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擴大農村計劃生育家庭扶助制度試點。

23.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傾斜支持黃淮四市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加快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文化下鄉工程。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要傾斜支持黃淮四市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並對省內大型文化企業到黃淮四市投資文化產業給予必要支持。

24.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支持黃淮四市的區域物流樞紐、綜合物流園區、專業物流市場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培育農產品、棉紡、食品、郵政等行業物流,支持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發展第三方物流,提高農區現代物流發展水平。

25.加快金融業發展。推動黃淮四市城市信用社儘快改制為城市商業銀行,支持在黃淮四市創建民間小額信貸組織、行業信用擔保協會、農民互助擔保協會和村鎮銀行。支持黃淮四市成立企業貸款擔保中心,提高貸款擔保能力。對在黃淮四市設立的民間貸款擔保公司,經國家批准後免徵3年營業稅。支持四市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在培育上市企業和發行企業債券等方面積極為黃淮四市創造條件、提供便利。省政府每年組織召開1至2次面向黃淮四市的銀企洽談會,加強項目推介和銀企合作。積極推動黃淮四市開展農業保險。

26.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支持黃淮四市加強特色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整合各類特色旅遊資源,打造大別山紅色旅遊區、豫東平原文化旅遊區和以南灣湖、嵖岈山、雞公山為主的精品旅遊線,加快創建一批優秀旅遊城市、旅遊名縣、旅遊名鎮,促進黃淮四市旅遊業擴大規模、提升檔次。

(六)支持黃淮四市擴大時外開放

27.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支持黃淮四市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加快實施農發基金大別山農業綜合開發、亞行北方旱作農業、日元貸款造林項目和世行資源培育、窪地治理、畜牧養殖等項目。認真實施「4+2」經濟合作計劃(即信陽、周口、駐馬店、南陽四市與上海河南商會、廣東河南商會兩方的經濟合作計劃),建立豫南經濟發展峰會制度,使之成為重要的招商引資平台。

28. 提高外貿出口水平。中央、省鼓勵外貿出口的各項資金,傾斜用於建設和培育黃淮四市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優先申報安排四市農產品質量標準及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擴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出口,培育農產品出口知名品牌,加快鮮活農產品出口的通關速度。黃淮四市達到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出口型企業可優先評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享受有關優惠政策,並由省給予必要資金支持。從2007年到2010年,對黃淮四市出口退稅超基數部分,由省財政全額負擔。支持在黃淮四市設立海關、商檢分支機構,完善「一次轉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放行」的大通關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抓好政策落實

加強對支持黃淮四市發展工作的組織協調。建立由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召集,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教育廳、省交通廳、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等省直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協調、解決黃淮四市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抓好政策措施和重大項目的實施。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兼任。對黃淮四市申請省支持的項目和資金,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不搞一刀切和平均分配。

黃淮四市各級幹部特別是市、縣主要領導幹部要切實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經濟建設上,自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改革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轉變作風、真抓實幹,真正把外部支持轉化為加快改革發展的巨大動力。要大力整頓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行政效率。認真落實市、縣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制度,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嚴肅查處「四亂」行為,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推動經濟社會步入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

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化黃淮四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選好配強鄉(鎮)、村兩級領導班子,優化鄉(鎮)、村兩級領導班子結構,鼓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競聘村幹部。深入開展農村黨建「三級聯創」活動,紮實推進「強基富民」工程,加強基層幹部作風建設和教育培訓,把鄉(鎮)、村幹部培養成為當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

改進和加強對黃淮四市發展績效的考核、評估工作。既要看客觀成效,更要看主觀努力,如實反映各地、各部門的工作成效和努力程度。對作出突出業績、貢獻的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要予以表彰;對因工作不力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的領導幹部,要通報批評,不勝任工作的要及時調整。

省直機關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對黃淮四市的支持和指導,搞好協調和服務,在規劃編制、政策制定和項目安排上切實體現對黃淮四市的傾料支持。省政府目標辦要把對黃淮四市的支持成效納入省直有關部門的責任目標考核體系。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要對有關部門落實本意見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支持黃淮四市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