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象雄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象雄

象雄國,是古代橫跨中亞地區及青藏高原之大國,歷史上曾稱它為羌同、羊同,藏文作(Zhang zhung);古象雄有着幾千年悠久歷史的輝煌而燦爛的遠古文明,是象雄文明真正的源泉。被尊稱為萬法之源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由古象雄的王子辛饒彌沃如來佛祖所創。古象雄佛法在古象雄傳統文化中居於最至高無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宗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佛法。

由於"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燦爛的歷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2013年7月,"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已經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課題。古象雄佛法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西藏民族傳統文化與藏傳佛教的源泉和一切佛法的總根源。[1]

目錄

象雄地域

據著名學者朵桑坦貝見參(skal bzang bstan pvirgyal mtshan)所著的《世界地理概說》(vdzam gling yul bsbad)記載,象雄地域分三部:

里象雄,是在岡底斯山西面三個月路程之外的波斯(Par zig)、巴達先(bha das shan)和巴拉(bha la)(巴達先和巴拉大概是在印度與巴基斯坦有爭議的克什米爾一帶)。

中象雄,在岡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那裡有枕巴南喀(dran panam mlchav)的修煉地穹隆銀城(khnyung lnny ugul dmkhav)(包括大部分藏區和印度拉達克地區),這曾是象雄王國的都城。這片土地曾經為象雄十八國王統治;

外象雄,是以穹保六峰山(khyung po ri stse drng)為中心的一塊土地,也叫孫巴精雪(sum pa gyim shod)。包括三十九個部族,北嘉二十五族(rgya sde nyer lnga),這是藏地的安多上部(mdo stod)、康區(大概是青海和四川的部分地區)。

象雄都城

象雄的都城在文獻記載中為穹隆銀城(Khyung lung Dngul mkhar),也有的叫穹隆銀堡,藏語為"穹隆威卡爾"。"穹"是大鵬鳥之意,"隆"即"地方","穹隆"也就是大鵬鳥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銀子,這裡引申為銀色,"卡爾"是城堡之意。簡而言之,穹隆威卡爾即"大鵬銀城"。

據《敦煌吐蕃歷史文書》之《贊普傳記》記載,薩瑪噶嫁給李迷夏之後,曾遣使卜金贊芒穹去穹隆堡寨看望薩瑪噶,薩瑪噶在歌中描述了穹隆銀城的情況,歌雲:"我陪嫁之地呀,是穹隆堡寨,他人認為地域寬廣,可從外觀看是險峻山崖,從裡邊看是黃金與寶石","從外看,蒼白又崎嶇"。

考古界,穹隆銀城的具體位置尚無定論,但可基本確定在阿里地區象泉河流域。

從20世紀開始,象泉河上游一帶規模宏大的古代遺址漸漸被探索者的目光所關注。其中包括噶爾縣境內"穹隆銀城"遺址和札達縣境內的"穹隆銀城"遺址,兩者都是建在山體上的城堡遺址,都符合文獻中記載的"穹隆銀城"的地理條件。

象泉河流域是西藏西部最為重要的古代文明發祥地,歷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國(漢文史書稱其為"羊同"、"女國"等)、古格王國都曾以這一流域為中心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由於這一流域與南亞次大陸、中亞草原地區相毗鄰,因此也成為中外文明交流的一個十字路口,歷來被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重視。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以意大利藏學家圖齊(Giaseppe·Tucci)為代表的外國學者開始在這一區域內進行考古調查,但在進入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後,這一地區的考古工作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學者才重新進入到這一區域開展考古工作,相繼取得了佛教時期的古格故城考古、托林寺考古、皮央·東嘎石窟寺考古等一系列令人矚目的考古新成果。

2004年6至8月,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學系與西藏自治區文物局聯合組成的"象泉河流域考古調查隊"赴象泉河流域對中方境內沿岸文物古蹟進行了調查,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此次調查發現的前佛教時期考古遺存中,最為重要的是位於噶爾縣門士鄉境內的"穹隆銀城"遺址群的發現,相傳是歷史上古象雄王國的都城所在地,遺址地處札達盆地東緣的象泉河北岸,有名為曲那河、曲嘎河、朗欽河的三條小河在遺址南側交匯,故小地名亦為"曲松多"。經調查隊周密的調查測繪,初步查明該遺址分布於略呈北東--南西走向的長條形山頂,遺址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

此次調查發現的"穹隆銀城"遺址群,至今為止當地本教高僧仍將其奉為象雄王國王子的誕生之地加以崇拜,穹隆銀城(穹隆威卡爾)這一古老的地名也曾見諸於藏文史書的記載。從遺址表現出的時空特徵而言,其屬於象雄王國時代遺存的可能性不容低估。但是,長期以來並沒有相應的考古材料與文獻相互印證。

象雄興衰

古象雄部曾統一了號稱十八萬戶部落的十八國,建立起了威震中亞的象雄王國,並經歷了有影響的十八代象雄王朝,象雄王朝鼎盛之時,曾具有極強的軍事力量,其疆域十分廣闊。

隨着時代變遷,象雄的國勢逐漸走向衰弱,首先是西部的里象雄被外族侵占,到了松贊干布時代,雅壠部落逐漸脫離了象雄王室脆弱的統治。(最初的土蕃,只限於雅壠部落,隸屬於象雄,雅壠部落興起於聶赤贊普,象雄王室的承襲早在聶赤贊普以前就存在了。)加之蘇毗的崛起,切斷了象雄王室與東部象雄的聯繫,以後的象雄就只限於今天阿里和克什米爾了。漢文史書中稱象雄為羊同,《帥府元龜》載:"大羊同國,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闐,東西千餘里,勝兵八九萬。"這裡僅僅提到大羊同(即上面提到的中象雄),而西面的小羊同、大小勃律(波斯、巴達先、巴拉,即上文提到的里象雄),以及廣大的多康地區(外象雄)都已經不再屬於象雄的版圖了。到公元8世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統治時期,吐蕃徹底征服了象雄。從那以後,象雄文明就漸漸從歷史中消失了,如今它僅僅遺留下了一些零星的歷史記載和古城的殘垣斷壁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畢竟只是遐想 考證困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