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读作: dú,【释义】 ①看着文字出声来:朗读|宣读|读古诗。②阅读;看(书或文章):阅读|精读|这本书值得一读。③指上学或学习:读小学|读大学一年级。④指识取:读取[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读 [2]

外文名称 Read

拼音 dú dòu

笔顺 4512544134

编码 CJK

统一汉字 U+8BFB

五笔 YFND

部首 讠

基本释义

[ dú ]

字的念法;读音:异~。"长"字有两~。

[ dòu ]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详细释义

读的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例词

dòu

名词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动词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上学 。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词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独。《说文》诵书也。《徐锴曰》读犹渎也。若四渎之引水也。《诗·墉风》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毛传》抽也。《郑笺》抽犹出也。《朱传》诵言也。《礼·文王世子》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又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疏》《孝经纬》云:祝融之乐曰《属读》。

又曲名。《唐书·礼乐志》《读曲》,宋人为彭城王义康作也。

又官名。《唐书·百官志》集贤殿书院有侍读学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

又姓,见《姓苑》。

又《集韵》《韵会》大透切,音豆。义同。《周礼·天官·宫正注》郑司农读火绝之。《释文》徐音豆。

又《增韵》句读,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今秘省挍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闲。

又《韵会》通作投。《马融·长笛赋》察度于句投。《注》说文曰:逗,止也。投与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按此则读与逗通。逗又与投通。

又叶亭历切,音狄。《苏辙·醉吟庵诗》诗成付与醉中读,知有淸溪可终日。

说文解字

诵书也。从言卖声。徒谷切

说文解字注

籒书也。籒各本作诵。此浅人改也。今正。竹部曰。籒、读书也。读与籒叠韵而互训。庸风传曰。读、抽也。方言曰。抽、读也。葢籒抽古通用。史记。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字亦作紬。抽绎其义薀至于无穷。是之谓读。故⺊筮之辞曰籒。谓抽绎易义而为之也。尉律。学僮十七巳上始试。讽籒书九千字。乃得为吏。

讽谓背其文。籒谓能绎其义。大史公作史记。曰余读高祖侯功臣、曰大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大史公读秦楚之际、曰余读谍记、曰大史公读春秋暦諩谍、曰大史公读秦记皆谓紬绎其事以作表也。汉濡注经。其章句为读。如周礼注郑司农读火绝之、仪礼注旧读昆弟在下、旧读合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子子嫁者未嫁者是也。

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人所诵习曰读。如礼记注云周田观文王之德博士读为厥乱劝宁王之德是也。讽诵亦为读。如礼言读赗、读书、左传公读其书皆是也。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薀。自以诵书改籒书而读书者尟矣。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则互文见义也。从言。声。徒谷切。三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