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咏唱
诗篇咏唱是基督教崇拜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咏唱《诗篇》及其他圣歌。
圣歌源于《诗篇》[1],是当时圣公会清教思想的表现。早期常用单声部,一乐音对一音节,小唱诗班演唱,风琴伴奏,经文大多出自《诗篇》、主祷文和《圣经[2]》选段。也常由一带伴奏的独唱与一组四个歌手交替演唱。
目录
背景介绍
诗篇咏唱表演方式分为:启应式,即领唱与会众或唱诗班的轮流表演,常用于《诗篇》歌及《诗篇》外的赞美歌;交替式,即唱诗班一分为二的交替表演,多用于申正经(称大交替式)、日课其他时辰(小交替式)以及弥撒的升阶经和哈利路亚中。
发展历史
公元4世纪,诗篇咏唱进入拜占庭和意大利米兰教会。随着格列高利圣咏的发展,诗篇咏唱形成简单格式,产生“诗篇八调”(同原教会调式一一对应)。6世纪起成为日课重要内容。其拉丁文歌词从若斯坎时代起,为无数经文歌提供歌词。18世纪末以来,圣公会的诗篇咏唱逐渐为会众赞美诗咏唱及大教堂唱诗班合唱所取代。
参考文献
- ↑ 《诗篇》,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网
- ↑ 《圣经》为什么分旧约和新约,我爱历史网,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