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六·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六·二]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六·三]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六·四]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 君子周急不繼富。」
[六·五]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六·六]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六·七]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六·八]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六·九]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六·十]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六·十一]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六·十二]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六·十三]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六·十四]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六·十五]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 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六·十六]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六·十七]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六·十八]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六·十九]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六·二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六·二十一]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六·二十二]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六·二十三]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六·二十四]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六·二十五] 子曰:「觚不觚〔51〕,觚哉!觚哉!」
[六·二十六] 宰我問曰〔52〕:「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53〕,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54〕,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55〕。」
[六·二十七]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56〕!」
[六·二十八] 子見南子〔57〕,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58〕:「予所否者〔59〕,天厭之〔60〕!天厭之!」
[六·二十九]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六·三十]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6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62〕,可謂仁之方也已。」
注釋
南面: 古代以面朝南為尊位。使南面: 任命為卿大夫。 子桑伯子: 春秋末隱士,魯國人。 簡: 不煩瑣。 居: 居心,自處。 臨: 上對下之稱,意為治理。 無乃: 豈不是。大: 同「太」。 貳過: 重犯過失。 亡: 同「無」。 請粟: 求送養米。 釜(fǔ): 古容量,一釜為六斗四升,合今量之半。 庾(yǔ): 古容量,一庾為二斗四升。 秉: 古容量,一秉十六斛,一斛十斗。 周: 救濟。繼: 接濟。 原思: 孔子學生,姓原,名憲,字子思,曾任孔子家的總管。宰: 這裡指大夫家總管。 九百: 九百斗,一說為九百石。 與: 贈與。鄉黨: 同鄉人。 犁牛: 耕牛。騂(xīn): 紅色。古代祭祀用的牛要有紅毛,還要長角,不能用耕牛代替。這裡用耕牛的小牛犢比喻仲弓。其父據說地位卑賤,又行為不端,但仲弓本人有德行。 用: 字面意思是用於祭祀,比喻任用。 山川: 山川之神,這裡比喻為握有大權的人。舍: 捨棄。諸:「之乎」二字的合音。 三月: 言其久。 日月: 指短時間。而已矣: 如此而止。 季康子: 時任魯國正卿,孔子學生冉求幫他理政。 果: 果斷。 達: 通事理。 藝: 有才能。 閔子騫(qiān): 孔子弟子,姓閔,名損,字子騫,魯國人。費(mì): 地名,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北,是季氏的封邑。 復我: 再來召我。 汶(wèn): 河流名,即今山東省境內的大汶河,當時流經齊魯之間。在汶上: 到汶水那邊,意即逃到齊國。 伯牛: 孔子學生,姓冉,名耕,字伯牛。 牖(yǒu): 窗。 斯人: 指伯牛。斯疾: 指所患惡疾。 簞(dān): 盛飯竹器。 女: 同「汝」。畫: 中途停止。 武城: 魯國的城邑。 焉耳: 於此。通行本「耳」作「爾」。 澹臺滅明: 孔子晚年弟子,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 徑: 小路。 偃: 子游名。 孟之反: 名側,魯國大夫。伐: 誇耀。 奔: 敗走。殿: 殿後。 策: 以鞭子抽馬。 祝鮀(tuó): 衛國大夫,字子魚,有口才。 而: 這裡意為「與」。宋朝: 宋國貴族,以美貌得到衛靈公及其夫人南子的寵幸。 質: 質樸,未經文飾的自然狀態。文: 文采,指經禮儀的修飾。野: 粗鄙。 史: 虛華無實。 彬彬: 兩者相雜,配合適當。 罔: 指不正直者。 樊遲: 孔子學生,姓樊名須,字子遲。 務民之義: 專用力於人道所宜。 先難: 先致力於解決難事。 〔51〕 觚(gū): 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稜角,呈喇叭狀,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年,後改為圓筒形,無稜角,不合禮制規定。 〔52〕 宰我: 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 〔53〕 井有仁焉,井中有人。 〔54〕 可逝: 使之往救。 〔55〕 罔: 迷惑,愚弄。 〔56〕 畔: 同「叛」,背離。 〔57〕 南子: 衛靈公夫人,名聲不佳。 〔58〕 矢: 發誓。 〔59〕 所: 假若。否: 不是,不對。 〔60〕 厭: 厭棄。 〔61〕 堯、舜: 上古二帝王,為孔子所推崇。病: 有所不足。 〔62〕 能近取譬: 就近從己身取例然後推己及人的修養方法。
鑑賞
本篇上半部分接上篇,繼續評論弟子。不過討論的重心開始移向對人生價值理想的探求,並一直延續到篇末。
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所樹立的人格品德最高的典範是「聖人」。可是在孔子那裡,「聖人」只是一個虛懸的理想。除了歷史上的堯、舜、禹、周文王、周公之外,很難找到可稱為聖人的人。當然孔子也否認自己是聖人。當子貢問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否稱為已達到了「仁」的標準了,孔子回答他這何止於仁,「必也聖乎」(第三十章)。即使是堯、舜,在「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一方面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可見這一品德的崇高、偉大。
「仁者」是孔子所創導的比較具體、在現實社會中可以追求的理想人格。「仁」是孔子一生身體力行所體現的,也是循循教導弟子去實踐的最高理想境界。由於這個境界的標準也相當高,不是所有的弟子一下子能理解的,於是孔子在眾弟子中物色了一個他最得意的弟子——顏回,作為實踐「仁」的道德精神的榜樣。顏回思想品格具有以下特點:
一、 「安貧樂道」。對於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前後兩次嘆曰:「賢哉,回也!」可以體會到孔子對這位高足的滿意,已經到了讚不絕口的地步。
二、 「好學」不倦。在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中,好學者不乏其人。然而在孔子眼中,顏回是卓爾不群的。要不然孔子怎麼會在顏回死後憂傷地說:「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這裡還須補充一點,顏回之好學,並非師雲亦云,而是善于思索的。在《為政》篇中曾記述孔子說顏回看似愚笨,然而「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三、 「不遷怒,不貳過」。兩條六字,要做到實非易事。遇到令人憤慨的事,不怨天尤人,不遷怒他人,而嚴於責己,這正合孔子關於「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教誨。一般人孰能無過,過後一犯再犯也非稀見。顏回的「不貳過」的品德,後儒也讚揚不已。如《易·繫辭下》說他「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
四、 「其心三月不違仁」。別的人「日月至焉而已矣」。這裡的「三月」不是實數,而是指其多。一日一時做善事,不違仁,也該肯定;而長期堅持,始終不違仁,可就不容易了。
我們很容易發現,顏回的「安貧樂道」、「好學」不倦的精神,實際上就是孔子的「樂以忘憂」、「敏而好學」精神的翻版。所以,宋代的思想家提出要探尋「孔顏樂處」。把「孔顏樂處」作為道德修養的一個崇高的典型。即使人類已處在物質生活較古代大為豐富的今天,尋求塑造崇高精神生活的典型,仍是一個重要課題。
人類崇高的精神生活,往往是真、善、美相統一的。孔子有時從審美情趣的角度來向弟子們談論仁與智的統一。他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第二十三章)朱熹注釋為:「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論語集注》)從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欣賞,折射出對倫理精神的崇高追求。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傳統文化關於天人合一、美善統一的深刻見解。
如何才能達到崇高的理想境界呢?實踐仁道的方法、途徑何在?孔子提出運用「能近取譬」的方法,認為掌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原則,就能成為一個「仁者」。所謂「能近取譬」,就是以身邊的事為實例,並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這是所有的人都能把握到的一種修養方法。所謂「立己立人」、「達己達人」的原則,和孔子提出的另一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見《顏淵》和《衛靈公》),是相輔相成的。自己要想站得住,行得通,也應該讓他人也站得住,行得通。自己所不願意的,則不強加於他人。這兩條原則,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所必不可少的。這兩條原則也是為一切不為「小人儒」而做「君子儒」的人,從現實世界到達理想境界所架設的兩座橋樑。
具體說來,可以通過「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第二十七章),即一方面廣泛學習詩書禮樂典籍文獻,另一方面,躬行實踐,嚴格以禮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兩者齊頭並進,來達到人生修養的理想境界。此也即是第十八章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之謂也。[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