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七·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七·二]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七·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七·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七·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七·六]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七·七]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七·八]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七·九]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七·十]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七·十一]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七·十二]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七·十三] 子之所慎: 齊,戰,疾。
[七·十四]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七·十五]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七·十六]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七·十七]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七·十八]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七·十九]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七·二十]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七·二十一] 子不語: 怪,力,亂,神。
[七·二十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二十三]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二十四]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七·二十五]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七·二十六]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七·二十七]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七·二十八]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七·二十九]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七·三十]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七·三十一]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七·三十二]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七·三十三]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七·三十四]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七·三十五]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 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七·三十六]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七·三十七]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51〕。」
[七·三十八]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釋
述: 傳述。作: 創作。 老彭: 商之賢大夫。 識(zhì): 記住。 徙(xǐ): 遷移,趕往。 燕居: 家居,閒暇無事之時。 申申如: 衣冠整齊的樣子。 夭夭如: 行動舒緩的樣子。 周公: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魯國君主之祖,曾代理天子之職。 藝: 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束脩(xiū): 一束干肉,共十條,古代的一種見面禮。脩是干肉。 憤: 心求通而未得。啟: 開啟。 悱(fěi): 口欲言而未能。 隅(yú): 角。 舍: 不用。 爾: 指顏淵。 行: 率領。三軍: 古軍制,大國三軍。 暴虎: 徒手搏虎。馮(píng)河: 徒足涉河。 執鞭: 賤職。 齊: 同「齋」,戒齋。 為: 這裡意為幫助。衛君: 指衛靈公之孫出公,名輒。其父因謀殺南子而被靈公驅逐出國。靈公死,國人立輒為君,其父回國與之爭君位。其父子行徑與伯夷、叔齊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 飯: 吃。疏食: 粗糧。 肱(gōng): 胳膊。 《易》: 即《周易》,《易經》。 雅言: 周王朝官話,為當時各諸侯國通行語言。 葉(shè)公: 楚大夫沈諸梁。 桓魋(tuí): 宋國主管軍事的大臣。孔子周遊列國時從衛國去陳國途經宋國,在一棵大樹底下與弟子演習周禮,桓魋率領士兵包圍了他們,欲殺孔子,並砍斷了大樹,孔子師生成功地逃離了此地。 二三子: 指諸弟子。 約: 窮困。泰: 安泰,這裡是奢侈的意思。 綱: 以大繩系網,系鈎而漁。 弋: 以生絲系矢而射。宿: 宿鳥。 次: 次一等。 互鄉: 地名,當地人與外界很難溝通。 唯何甚: 意為如此有何過分。 司敗: 陳國官名,即司寇。 昭公: 魯國君,名裯,「昭」為諡號。 巫馬期: 孔子弟子,姓巫馬,名施,字子期。 黨: 偏私。 取: 同「娶」。 同姓: 魯吳都是姬姓。 吳孟子: 魯昭公夫人,按周禮應稱為吳姬,昭公諱之,稱為吳孟子。 反: 重複。 莫: 大約。 抑: 然而,不過。為之不厭: 努力不懈。 疾: 生病。病: 形容病重。 諸:「之乎」二字合音。 誄(lěi): 這裡指向鬼神祈福的禱文。 神祇(qí): 天神為神,地神為祇。 孫: 同「遜」。 固: 固陋,寒愴。 蕩蕩: 寬廣。 〔51〕 戚戚: 迫促憂愁。
鑑賞
本篇有兩個重點: 孔子的自我評價和孔子的教育思想。關於孔子對自己的評價,在別的篇章中也有所見,但是不如本篇如此集中地記載。關於孔子的教育思想部分,可以看作是對第二篇有關部分的繼續展開。
歷史上對孔子的評價,有時褒,有時貶。其中有不少背離了實事求是精神。其中原因很多,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全然不顧孔子曾多次作過的自我評價,造成了評論偏頗,就毫不奇怪了。
本篇中孔子對自己評價可分為五類:
第一類,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第二十章)又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只是依靠「多聞」、「多見」,「擇善而從」而獲得知識,只能算是「知之次也」(第二十八章)。
第二類,強調其「好學」精神。他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第二章)前篇還記載孔子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步入老年,孔子還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第十七章)表達他至晚年還要繼續鑽研宇宙人生哲理的心愿。
第三類,自述其道德志向。第十九章記葉公向子路打聽其師之為人,子路一時不知如何相答。孔子說,你為何不這樣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如此而已。他還說吃粗糧,喝白開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亦在其中矣」,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第十六章)。
第四類,自評其學術旨趣。孔子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第一章)奉為治學準則。他對古代文化有很高的素養,因而達到了「信」而不疑的地步。但說他只是闡述而不去創造,事實並非如此。他建立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就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他總結的符合人類認識規律的教育思想,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教育理念和實踐。他按輕重次序表述的四條:「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第六章),不僅是對教學綱目的概述,而且也是對他學術旨趣的高度概括。
第五類,體現其謙和、坦誠的品格。當時弟子們已把孔子視為「聖人」,孔子否定地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第三十四章)他說自己對「文」的掌握,與他人差不多,而在「躬行君子」,實踐君子的理想方面,還「未之有得」(第三十三章)。他認為「富而可求」,「吾亦為之」(第十二章)。與常人一樣,他也有過失,他認為所幸的是「苟有過,人必知之」(第三十一章)。
從以上孔子坦誠的自評中,我們就可以大致了解了這位中國文化偉人的為學與為人。
本篇還記載了孔子關於教育實踐活動的一些重要言行,其內容與《為政》篇不相重複。這裡,擇其要者介紹如下: (一) 關於教育內容,「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第二十五章)。除了第一項「文」為歷代文獻外,後三項都屬於道德教育範圍。可見德育在孔子辦學中的地位。(二) 關於教育方法,孔子提出啟發式教育的原則。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第八章)「心憤口悱」(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是學習的基礎,「舉一反三」是學生積極思維的表現。(三) 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二十二章)的名言。這從孔子「每事問」,「學無常師」以及本篇第二十章所說的「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得到印證。這裡要注意,孔子並非是唯師言是從,他一再強調「擇善而從」(見第二十二、二十八章)。
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重視。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第二十七章)。歷來的解釋,只是就事論事,或望文生義,未及其所含深刻含義。或釋其「仁人之本心」,或認為是「游於藝」之事。直到現代人類面臨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的危機,才真正體會到,孔子反對過度捕殺魚、鳥,其智慧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的觀點有相契合之處。我們不能不驚嘆古代文化偉人的思想資源,歷經二千餘年,仍有其不竭之價值。[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