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貳·為政篇》上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貳 為政篇
《為政》是《論語》的第二篇,它一共包括24章。本篇主要圍繞着「為政」、「君子」、「為學」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孔門十分重視「政事」,孔子也說:「學而優則仕。」可見,古人把《為政》列為第二篇也是大有深意的。
原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1],居其所而眾星共之[2]。」
【注釋】
[1]北辰:北極星。古人以為北極星在天正中而且靜止不動。[2]共(gǒng):通「拱」,圍,環繞。
譯文
孔子說:「用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好像北極星一樣在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圍繞在它的周圍。」
聖人的智慧
這是《為政》中的第一章,其中主要講的是為政治國的大道理。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思想,他指出為政者如果以德治民,自然就會具有極大的道德感化力,使百姓人民能緊緊地聚集在他們的周圍。在具體的步驟上,孔子提出:要首先重視道德禮教,輔之以政令刑罰。要使百姓懂得榮辱廉恥,讓良好的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一味的嚴刑懲罰僅僅能使百姓心存畏懼,而不能使他們擁有高尚的情操。其次,孔子強調了為政者應該以公正、正直的心去選拔人才。這樣,賢良之人得到重用,百姓才會滿意。
孔子一生都致力於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他的很多想法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示。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驚人的程度。許多官員的腐敗墮落,無數的大案要案觸目驚心。我們要不要道德約束?怎樣實現官員乃至普通百姓的自律是我們真正要面對的大難題。道德靠說教是行不通的,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其實公德無小事,你每做一件好事就在積攢一份向善的力量。劉備在白帝城留給兒子劉禪的遺書里說得好:「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荀子也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雖然今天我們不可能成為聖人,但是向着至善的方向努力,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原文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1],曰:『思無邪[2]。」
【注釋】
[1]蔽:概括。[2]思無邪:出自《詩經·魯頌·駉篇》。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詩經》的總體評價。《詩》在春秋時期是士大夫人人都要學習的經典。孔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孔鯉就說:「不學《詩》,無以言。」在先秦的許多古書中,士大夫通過賦詩來表明自己心聲和志向的內容,簡直是俯拾皆是。然而,《詩》中的許多篇章就像我們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樣,有不少關於男女情愛的內容。怎麼看待這類詩篇呢?孔子到了晚年,對《詩》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刪改修訂。他認為《詩》的內容是純正的,沒有什麼不健康的東西。自孔子修訂以後,《詩》成為了儒家的經典,膾炙人口。《詩經》里的時代離開我們已經太遠了,然而先民的智慧和精神通過詩歌融進了民族的血液。《國風》的清新和真摯,就像仲夏夜的習習涼風,沁人心脾。《小雅》的深沉和幽怨,像一曲嗚咽的竹笛,向我們訴說着先民們的憂思。《大雅》更像一首首史詩,把我們帶到那個開天闢地的崢嶸歲月里,與祖先們同甘共苦。《頌》是英雄的讚歌,遠古的輝煌激勵着我們繼承祖先的志業。今天,我們的流行歌曲再也沒有這麼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沒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了。我們是不是需要從祖先那再汲取些養料,來提高我們的創作呢?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1],齊之以刑[2],民免而無恥[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4]。」
【注釋】
[1]道(dǎo):通「導」。引導,先導。[2]齊:整齊,約束。[3]免:指避免犯錯誤。無恥:指做錯了事,心裡沒有羞恥感。[4]格:歸服,嚮往。
譯文
孔子說:「用政治禁令去引導百姓,用刑罰去約束百姓,百姓只求免於受罰,心中並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來引導百姓,用禮制來約束百姓,百姓有了羞恥之心,就會自覺地認同歸依。」
聖人的智慧
孔子的政治思想,後人概括起來只有一個「德治」而已,在諸多的批評家中,大多認為孔子只注重德治而忽視法治,事實是這樣嗎?恐怕不然。孔子的時代,王綱瓦解,禮樂不存,諸侯爭雄,各逞其能,百姓陷於刑罰者不知其幾,嚴刑酷法導致的結果就是使得百姓想盡辦法儘量躲避受罰,只有投機取巧之心,而沒有羞恥之心。在孔子看來,政治刑罰只是一種外在的作用,並不能徹底地使百姓擺脫刑罰。但是道德禮制的引導約束,是能夠讓百姓在心理上去自覺自愿地接受領導,這就將政治法律的他律變成了自律,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進步。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1],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注釋】
[1]天命:這裡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人生的道義和使命等許多重含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時不被外物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判斷是非真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違背規矩。」
聖人的智慧
孔子的一生是不斷學習和提高修養的一個過程。他講自己從十五歲有志於學,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質的提高。這正是聖人的成長軌跡。《周易》里說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眼前總是有形形色色的誘惑,太多的理由叫我們放棄。人生苦短,何必這麼勞累呢?但誰又能保證在他年邁的時候不後悔呢?人總是處於這樣的矛盾困惑中。不如這麼吧,規劃好每天,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不留遺憾。每一天的圓滿,才能鑄就無悔的人生。美國着名的自行車運動員、一度被查出患有癌症而後又連續七次奪得環法大賽總冠軍的阿姆斯特朗說:「我要讓每一天都有意義。」NBA的球星阿里納斯在一個廣告裡也宣稱:「每一天我都竭盡全力。」朋友,你還猶豫什麼呢?
原文
孟懿子問孝[1],子曰:「無違。」樊遲御[2],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釋】
[1]孟懿子:姓仲孫,亦即孟孫,名何忌,「懿」是諡號。魯國卿大夫。與叔孫氏、季孫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都是魯桓公的後代,合稱「三桓」。[2]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36歲。御:趕車,駕車。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制。」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告訴他『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制』。」樊遲問:「不要違背禮制是什麼意思?」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之後,要按禮安葬他們、祭祀他們。」
原文
孟武伯問孝[1]。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2]。」
【注釋】
[1]孟武伯:姓仲孫,名彘。是孟懿子的兒子。[2]其:指代父母。
譯文
孟武伯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果作為父母,只需要為兒女的疾病擔憂(這樣的子女就可稱為孝子)。」[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