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薄賦富民·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十二·九]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十三·九]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二十·一]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 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所重: 民、食、喪、祭。
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二十·二]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鑑賞
孔子認為人們希望富裕是十分合理的,他曾經說過:「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恥也。」(《泰伯》)這大概主要是針對知識分子說的,他的意思是,在政治清明的社會中按照正當的手段獲得財富沒有什麼不光彩的。當然在政治黑暗的社會中為虎作倀,因此享受榮華富貴則是可恥的。他作為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牽掛,因此非常關注民生問題,始終主張政府要實行利民、富民的政策,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這就是說凡是能夠讓百姓得到實利的事情,朝廷都應當加以支持、推廣。他明確地把民生問題列為治國安邦的第一件要務。弟子子貢曾經問孔子最重要的政事是什麼?孔子說是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統治者。子貢設想,如果為情勢所迫,在前二項中不得不去掉一項,那應當去掉什麼,孔子毫不猶豫地指出,那只能放棄軍備,以保證人們有足夠的糧食。可見,在他看來,民生問題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孔子在各種場合一有機會就申述他這一基本的政治、經濟思想。孔子周遊列國時在衛國路上看到行人熙熙攘攘,非常熱鬧,不禁讚嘆這個國家人口眾多,為他趕車的弟子冉有問「一個國家人口多了以後該怎麼做?」孔子不假思索地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可見富民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在孔子看來,它是仁政、德政的根本基礎。
孔子經常用相傳是古代聖王堯的教導來強調民生的極端重要性,《論語》第二十篇第一章記錄了堯的這段話。堯說,如果天下的人都陷於貧困,上天賜給你的祿位就永遠完結了。可見天命決定於民生,統治者有沒有資格治理天下要看他是讓百姓過富裕的生活,還是陷於窮困。孔子告訴人們,實際上所有那些賢明的君主都關心人民的生活,他在同一篇文字中以周朝的歷史為例說: 周朝大發賞賜,大封諸侯,讓善人都富裕起來。
《論語》第二十篇第一章可以視為孔子概括的中國古代政治史總綱,他從這一總綱總結出來的最高的政治原理是:「所重: 民,食,喪,祭。」古代世界各地的統治者一般不是把敬神、就是把軍事置於國家大事的首位,與他們不同,孔子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放在高於一切政事之上。
對於歷史上和現實社會中的所有的統治者的表現,孔子評判的一個主要標準就是能否出色地處理民生問題。春秋時代後期鄭國傑出的政治家子產關心百姓的福利,施政力求讓人民得到實惠,孔子就讚揚他,稱他是「惠人」(《憲問》),指出他的君子之道之一就是「其養民也惠」(《公冶長》)。相反,魯國執政季氏富可敵國,還讓孔子的弟子冉求為他搜刮百姓錢財,孔子以鮮明的態度對此加以反對,表明了他痛恨苛政、關心百姓利益的一貫立場。
針對當時普遍存在的苛政擾民、害民的現象,孔子要求統治者「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又主張實行薄賦政策,以減輕百姓的負擔。魯哀公以收成不好、國家財政困難為藉口,要求增加稅收,徵求孔子弟子有若的意見。有若反對他這種做法,主張堅持收十分之一的稅。魯哀公說收十分之二的稅都不夠,何況十分之一?有若根據孔子思想告訴他:「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句話是很有說服力的,它表明儒家的薄賦的主張既是關注百姓利益、民生問題的表現,也是出於其基本的財政思想。儒家把發展經濟、增加人民的收入作為國家財政的基礎。在儒家看來,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民富才會國富,就像一棵大樹,只有根深,枝葉才會繁盛。民貧則國用不足,統治者如果因此殺雞取卵,毀了根本,政權也就不保了。所以歷代儒家根據孔子思想,都主張藏富於民,不與民爭利,反對苛捐雜稅,竭澤而漁。儒家是以長遠、戰略的眼光來處理民生與國家的財政關係問題,這既有利於百姓生活的改善,社會經濟的發展,也能源源不斷地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現在已經有大量的歷史材料證明,近代以前中國的經濟的總量和發展水平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這同儒家的重視民生問題、同他們的經濟思想和財政政策有很大關係,儘管還有其他許多重要的原因。
孔子的經濟思想即使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可以借鑑的地方,例如他提出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思想可以作為各地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政府部門決定興辦經濟事業、規劃某種生產項目的時候,不能違背群眾的意願、採取強迫命令的做法,否則政府自己在財力和精力上就會付出太多,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勞民傷財。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做法,則不干涉人民合法經營的自由,保障他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各項權利,因勢利導,鼓勵和支持人民去從事他們認為有利的事業,並為他們提供方便的條件。這樣就能充分激發所屬範圍內每個人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發揮地區環境、資源的優勢,實現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有效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當然,薄賦富民的思想同現代的市場經濟的理念也有一致之處,對於經濟政策的制定、社會發展事業的規劃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