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柒·述而篇》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柒 述而篇
《述而》是《論語》的第七篇,它一共包括了38章。本篇涉及孔門師徒間的對話並不多,更多記錄的是孔子吐露自己為學和為人的心聲。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見本篇之中。應該說,《述而》的內容是很豐富的。
原文
陳司敗問[1]:「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2]:「吾聞君子不黨[3],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4]。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注釋】
[1]陳司敗:陳國的司寇。一說,姓陳,名司敗,是齊國大夫。昭公:魯國國君,姓姬,名惆,公元前541年至公元前510年在位。「昭」是諡號。[2]揖:拱手行禮,作揖。巫馬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弟子。[3]黨:偏袒,包庇,有偏私。[4]取:通「娶」。吳孟子:春秋時國君夫人的名字,一般是她出生國的國名加上她的姓。
譯文
陳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後,陳司敗向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聖人的智慧
這一段對話實際上關係着好幾個重要的問題。其一,魯昭公娶吳國女子本身「非禮」;其二,孔子為國君諱,事關君臣之禮;其三,孔子在別人指出以後,承認「錯誤」的態度。我們這裡不可能假設孔子不知道陳司敗問話的意思,只能理解為孔子在為本國國君「諱」。孔子認為的「直」是兒子為父諱,父親為兒子諱。當別人直接指出昭公的失禮之處,並懷疑孔子有偏私包庇之嫌時,孔子意識到自己的「偏私」背離了君子的某些品德,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真誠地感激陳司敗告知自己的過失。勇敢正確地面對自己的錯誤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是越有權威的人也越容易固執己見,越不容易聽取反對的意見。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原文
子曰:「奢則不孫[1],儉則固[2]。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3],小人長戚戚[4]。」
【注釋】
[1]孫:通「遜」,恭順,謙讓。[2]固:固陋,小氣,寒酸。[3]坦:安閒,開朗,直率。蕩蕩:寬廣,遼闊。[4]戚戚:憂愁,哀傷,患得患失。
譯文
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聖人的智慧
這兩章是孔子對生活和人生的一些態度。孔子認為生活太奢侈優越了,人會變得傲慢不遜;生活困難呢,就會顯得寒酸小氣。孔子說如果在傲慢不遜和寒酸小氣中選擇,我寧願寒酸小氣一點好。君子的性格是開朗直率的,胸懷是無限遼闊寬廣的;小人的性格是悲悲戚戚的,胸中侷促過於憂慮。
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出身貧苦,但志向遠大,儘管有時失之於偏陋固執,然而身上總有種銳意進取的精神。而那些過於富足的人,常常對身邊的許多事顯得漫不經心,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傲慢姿態,結果是自己胸無點墨空空如也。我們無意倡導「憶苦思甜」,然而端正對生活的態度,踏踏實實地做人確是我們所期望的。人生短短不滿百年,快樂也是一生,悲憂也是一生,你願意選擇哪個?做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安安靜靜快快樂樂地度過一生,才是真正的幸福。[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