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語《鄉人飲酒章》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解讀

傳統鄉村的聚餐,以及其他遊樂活動,都是氛圍輕鬆而又禮序井然的場合。身處其中的人,受其薰染,一代人影響一代人,傳統由此而成。但禮俗終究不是剛性的,人又會不經意地漠視它,長者為了不破壞氛圍,也往往不加斥喝,久之而禮壞。守規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孔子總是很自然地踐行禮,呈現禮的精神。比如鄉人飲酒,待長者離席,他才離,不先不後,以示尊老。觀看請神驅邪的儺舞,雖已近於演戲,但仍穿正裝立於東面的台階,以表誠敬。[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