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
許倬雲,江蘇無錫人,1949年赴台,就讀於台南二中,完成高三最後半年學業,進入台大歷史系,後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人文學科博士學位。先後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南京大學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匹茲堡大學史學系退休名譽教授等職,代表作為《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西周史》、《萬古江河》。
許倬雲 | |
---|---|
出生 |
1930年 江蘇無錫 |
國籍 | 中國 |
民族 | 漢族 |
教育程度 | 台灣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 |
職業 | 教授,歷史學家 |
知名作品 |
《漢代農業》 《西周史》 《萬古江河》 |
目錄
人物經歷
許倬雲(Cho-yun Hsu),江蘇無錫人。
1930年7月生,求學於台灣和美國。
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先後執教於台灣、美國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學。
2000年10月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授予名譽教授,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學貫中西,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研究領域主要在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和中國上古史。代表著作包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西周史》、《萬古江河》等。歷史學家,是中國台灣歷史學界的耆宿,[1]許先生還是台灣著名音樂人王力宏的舅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1956-1962)
副研究員(1962-1967)
研究員(1967-1971)
通信研究員(1981-1997)
研究員(1997-)
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1989, 1999-2000, 2003, 2004, 2006)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1962-1964)
教授兼主任(1964-1970)
講座教授(1984-1985)
特聘講座教授(2006)
美國匹茲堡大學
歷史系及社會系教授(1970-1982)
校聘講座教授 (1982-1999)
榮休校聘講座教授(1999-)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講座教授、偉倫講座教授(1991-1998)
中國研究榮譽教授(1998-2001)
夏威夷大學本斯講座教授(1996)
SeniorVisiting Fellow, East-West Center,(1996,Spring)
杜克大學西孟講座教授(1998-2000)
香港科技大學包玉剛講座教授(2000)
南京大學余紀忠夫婦榮譽講座教授(2005-)
東南大學榮譽教授(2005-)
隨父遷台
我的中學是在無錫的輔仁中學度過的。輔仁中學在無錫非常有名,跟輔仁大學沒有什麼關係,而是取"以友輔仁"的意思。當時教我們的老師都是飽學之士,抱着服務鄉里的理念在那裡教書。他們教書跟其他的學校很不一樣,都是啟發式的。
當時那些關係非常好的同學,我們現在還保持着聯繫,前年和去年還進行聚會,不過老友凋落,不及一半,令人感慨。
1948年的年底,我還有半年就高中畢業,局勢變得非常動盪。我的父親一直在國民政府工作,當時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在當地有一定的威望。父親知道他絕對不可能留在無錫,恰好我有個姐姐在台北,父母就帶着全家人去了台灣。
台灣本來只有360萬人,突然增加了150萬,所以剛過去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在台灣的前十年,基本上都是餓肚子。我的大學教育是在台灣大學完成的。最初讀的是外語系,第二年轉入歷史系。
我在台大的時候,一些從內地撤到台灣的北大、清華、中央大學的大教授集中在台大任教。當時台大的校長是傅斯年先生,我就是在他手下考入台大的。現在想起來,這是一種幸運的機緣:當時台大學生少,好的老師很多,這樣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學派,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課題。這樣的背景讓我日後的歷史研究跟同行不太一樣:我關懷的範圍很寬,不單單在歷史一行之內,而是跨了幾個門道---比如說,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等。
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跟台大那些老先生們有着很大的關係。在台大,考古學我是跟李濟先生學的,跟李宗侗(玄伯)先生學了古代社會,董彥堂(作賓)先生教的是商周的甲骨文……當時我跟這些老師的聯繫相當密切,不單單可以在課堂上承教,還可以到他們的研究室隨時請教。有些老先生不願意出門的,就讓我到他們家去討論問題。
因為我走路不太方便,李宗侗先生就找個三輪讓人把我推過去,他講古代社會不是講中國古代社會,而是把希臘羅馬的古代社會和中國古代社會串通在一起講,師生倆一起上課,更沒有上下課的概念。
我跟董作賓先生讀書,一對一,也沒有上下課的概念,老先生不知道什麼是下課時間,一講一個下午,餓了,買幾個包子,一人一半。到了他講不來的課,他就找朋友來教我,這些大概都是現代的大學生很難碰到的吧。
轉學歷史歸功
對於我一生學科選擇影響很深的是傅斯年先生。
我的中學是在無錫讀的,無錫的學術氣氛很好。我所在的輔仁中學,規模不大,但是師生之間的關係很融洽,除了上課,老師們經常會讓我們看很多課外的東西,在那時我就對歷史比較感興趣。
到台大之後,本來考進的是外語系,不到兩三周,傅斯年校長找我了,因為我的入學考卷給他的印象很深,數學是滿分,國文卷子和歷史卷子被閱卷老師直接推薦到傅校長那裡。找到我之後傅校長直截了當地跟我說:"你應該讀歷史系。"
在台大上到二年級,我在全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傅先生又把我找過去,跟我說:"你好好讀歷史系,將來你到史語所來幫我。"
他老人家的樣貌,直到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我學歷史,要說受了誰的影響,那就是他老人家。慚愧的是我學歷史博雜得很,不太專心,對什麼都感覺很有趣。
對於研究歷史,我是拿歷史當材料看,拿別的學科當工具看,這樣我就可以用各種工具處理材料。
後來到芝加哥大學去,芝加哥大學也是很奇怪的學府,不大在意你讀什麼系,學生的課程可以自己設計。在那裡,我選課的範圍也比較寬,包括經濟學、中古史、考古學、宗教學、社會學等等。
我都很難說在芝加哥大學讀的什麼系。比方說我讀宗教學,但是並不拿學分,而且選讀宗教學的只有我一個學生,爬到三樓去聽老師上課。
中間我因為身體的原因在醫院裡開刀,教授我埃及古代史的老教授到我的病床前去教我,帶去書,一邊講,一邊討論。
芝加哥大學是韋伯理論的接受者和大本營,我到那裡的時候,韋伯理論剛剛傳到那裡不太久。我在那裡讀社會學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到中國的文官制度,因為這是韋伯理論大的系統中的一環,我的指導老師Blau先生所從事的就是中國文官制度的分析,那時候我就開始注意到韋伯談到的官僚和中國文官制度的基本差別。
這些是我一生的幸運,因為開刀,因為走路不方便而受到老師們特別的照顧,得到別人不太容易碰到的機緣。
追憶王世傑
1962年,我到了史語所工作。其實在這之前的1953年我就進了史語所,但是因為台大開辦了第一個研究所,我就辭去了史語所的工作,回學校讀研究生了,我是台大的第一個研究生,一直讀到1956年。還有一點就是讀研究生有獎學金,獎學金比我在史語所做助理員的工資還要多50塊錢。而且不用幹什麼活,只要好好念書就可以了。
那時台灣的研究生教育跟內地不太一樣,內地是一個導師帶一個學生,但是在台灣是由一個三到五人組成的學術指導委員會共同負責。這樣就給我一個相當大的刺激,因為當時我的幾個指導老師的治學思路都不一樣,他們在那裡各自講各自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尋找自己的路子。
後來1962年正式到史語所,一直待到1970年,中間還在我的母校教書,兩份聘書,一份工資。1964年我又開始擔任台大歷史系的系主任,這時候開始負責一些瑣碎的雜事。當時校長是錢思亮,他老人家總是指派我做不同的事情,從來沒有讓我閒過。現在想起來,那幾年忙得發昏,但是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我的眼界從過去那種單純的書齋生活中脫離出來,獲得了更大的視野。
當時還有一個讓我很忙的工作就是給中研院辦"洋務",人來客往,各種合作項目都是我"幫忙辦"。當時中研院的院長是王雪艇(世傑)先生,胡適之先生故去之後,王先生本來就是院士,又有行政經驗,被選為院長。我跟王先生的關係,不單是研究員和院長的關係,還輔助他做了很多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浪費了我很多時間,但是也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
王先生是個大學者,國際法的專家,三十歲上下的時候創辦了武漢大學,一出手就是一流的大學。後來他在國民黨政府工作,做過外交部長。
這期間我認識了我的太太,她本來是我的學生,她畢業後的第三年我們開始來往,後來很快就結婚了。
斥責李敖
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大概是在1980年,時間太久了,記不得了。這前後李敖曾經著文攻擊我。李敖在台大讀書的時候就是個很自負的學生,他的老師姚從吾先生很縱容他。我做系主任的時候,他正在讀研究生,李敖很聰明,但是他不守規矩,我對他也不假以辭色。
我跟李敖的第一次嚴重衝突是他在《文星》寫文章,說老先生們不交"棒子",其中涉及到我的老師們的一些事情完全出於他的編造。之後他跟《文星》的蕭老闆、還有餘光中先生到我那裡去,我就給他矯正,我跟他說:"我們學歷史別的沒有什麼,但是基本的行規就是不許編造故事。"就這樣我倆吵翻了。後來我很生氣,跟他說:"你給我出去。"蕭孟能就跟他走了。從那以後他就不斷地攻擊我,不過我也從來沒有回應過。
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跟他見面了。
1970年我到了匹茲堡大學,本來是去做訪問教授的,後來一些前輩老師就跟我說:"你不要回來。"就這樣,我就呆在匹茲堡大學沒有回去。
個人作品
一、專書
- ⒈ 《心路歷程》,台北:文星書店,1964;台北[2],1969年。
- ⒉ 《歷史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 ⒊ 《中國科學思想的因素》,台北: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演習所,1968年。
- ⒋ 《中國傳統的性格與道德規範》,台北: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演習所,1968年。
- ⒌ 《傳統與更新》,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0年。
- ⒍ 《關心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
- ⒎ 《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北京[3],2006年10月。
- ⒏ 《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北京:三聯書店,1994;修訂三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增補本(海外學人叢書)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1月。
- ⒐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北京[4],2006年6月。
- ⒑ 《挑戰與更新:許倬雲文集(政論之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 ⒒ 《剎那與永恆:許倬雲文集(文化之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 ⒓ 《風雨江山:許倬雲的天下事》,台北[5],1991年。
- ⒔ 《推動歷史的因素》,台北: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1990。
- ⒕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桂林[6],2006年9月。
- ⒖ 《從歷史看領導: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手札》,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2年。
- ⒗ 《從歷史看領導》,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2;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 ⒘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香港[7],1992年10月。
- ⒙ 《現代倫理寓言--東遊記》,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5年;桂林[8],2003年6月。
- ⒚ 《現代社會的職業倫理》,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5年。
- ⒛ 《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5年。
- 21 《尋路集》,River Edge,New Jersey: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
- 22 《從歷史看組織》,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7;上海[9],2000年7月,2011年5月第2版。
- 23 《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程農、張鳴譯),南京[10],1998。
- 24 《歷史分光鏡》,上海[11],1998年6月。
- 25 《九六文錄:中國人文探索》,台北[12],1998年。
- 26 《從歷史看時代轉移》,台灣: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2000年;桂林[13],2007年1月。
- 27 《許倬雲自選集》,上海[14],2002年8月。
- 28 《倚杖聽江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 29 《江渚候潮汐》,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 30 《江心現明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 31 《從歷史看人物》,台灣: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2005年;桂林[15],2007年1月。
- 32 《從歷史看管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香港[16],2005年。
- 33 《漢代農業: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及特性》,王勇 譯,桂林[17],2005年8月。
- 34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鄒水傑 譯,桂林[18],2006年1月。
- 35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香港:中華書局,2006年;上海[19],2006年6月;台北: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 36 《史海巡航:歷史問學周記》,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 37 許倬雲主講,《傅鍾迴響:許倬雲先生台大講學集》,台北[20],2008年。
- 38 《江口望海潮》,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 39 《許倬雲問學記》,桂林[21],2008年8月。
- 40 《許倬雲觀世變》,桂林[22],2008年9月。
- 41 《歷史大脈絡》,桂林[23],2009年2月。
- 42 《許倬雲自選集》(漢學名家書系),濟南[24],2009年5月。
- 43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貴陽[25],2009年8月。
- 44 《許倬雲談話錄》,許倬雲 口述,李懷宇 撰寫,桂林[26],2010年1月。
- 45 《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香港[27],2009年;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8月。
- 46 許倬雲看歷史系列(全四冊):《從歷史看時代轉移》、《從歷史看人物》、《從歷史看領導》、《從歷史看管理》,桂林[28],2011年3月。
- 47 《知識分子:歷史與未來》 許倬雲講演錄,桂林[29],2011年9月。
- 48 《西周史》(增補二版),北京: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1月。
- 49 《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程農、張鳴譯,鄧正來校),南京[30],2012年1月。
- 50 《許倬雲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上海[31],2012年4月。
合著
- ⒈ 李方桂等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台北:清華學報社,1965-1967年。
- ⒉ 《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年。
- ⒊ 顏元叔等著:《人文學概論》,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 ⒋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1982年。
- ⒌ 許倬雲等著:《知識與民主》,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 ⒍ 許倬雲等著:《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 ⒎ 許倬雲等著:《中國歷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 ⒏ 錢穆、余英時、許倬雲等著:《中國何處去?》,台北:《聯合月刊》雜誌社,1986年。
- ⒐ 嚴文郁等著:《蔣慰堂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 ⒑ 楊聯升、全漢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台北[32],1987-1988年。
- ⒒ 徐佳士等著:《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0年。
- ⒓ 許倬雲等著:《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李登輝先生政策理念之探析》,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
- ⒔ 宋文熏主編:《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壽論文集》,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 ⒕ 許倬雲等著:《浩然基金會暑期研習會演講討論輯:世界宏觀(第一冊)》,台北:浩然基金會,1991年。
- ⒖ 許倬雲等著:《浩然基金會暑期研習會演講討論輯:人文(第五冊)》,台北:浩然基金會,1991年。
- ⒗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 ⒘ 許倬雲等著:《尋找九十年代的人生價值:智慧生活》,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94年。
- ⒙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
- ⒚ 《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
- ⒛ 王永慶等著:《叫太陽起床的人》,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 21 許倬雲等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七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
編著
- ⒈ 許倬雲主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輯》,台北:國風出版社,1965年;再版,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66-1967年;三版,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5年。
- ⒉ 臺靜農、許倬雲主編:《台灣大學文史叢刊》第16期至第26期,1965-1968年。
- ⒊ 屈萬里、許倬雲主編:《台灣大學文史叢刊》第27期至第38期,1969-1972年。
- ⒋ 許倬雲、毛漢光、劉翠溶主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3年。
- ⒌ 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1986年。
- ⒍ 許倬雲、張忠培主編:《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 ⒎ 許倬雲、張忠培主編:《中國考古學跨世紀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1999年西陵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 ⒏ 許倬雲、陳天機、關子尹主編:《系統視野與宇宙人生》,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 ⒐ 許倬雲、張忠培主編:《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4月。
論文
- 〈周禮中的兵制〉,《大陸雜誌》9 3 (1954)。
- 〈殷歷譜氣朔新證舉例〉,《大陸雜誌》10 3 (1955)。
- 〈中國古代民族的溶合〉,《主義與國策》44 (1955)。
- 〈先秦諸子對天的看法(上)(下)〉,《大陸雜誌》15 2 (1957);15 3 (1957)。
- 〈試擬中國社會發展的幾個論點〉,《思與言》1 2 (1963)。
- 〈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 下(1963)。
- 〈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 (1964)。
- 〈一位廿世紀的史學家──比蘭〉,《思與言》3 1 (1965)。
- 〈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4 (1965)。
- 〈對於「商王廟號新考」一文的補充意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 (1965)。
- 〈漢代家庭的大小〉,收入李方桂等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台北:清華學報社,1967)。
- 〈三國吳地的地方勢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7 1 (1967)。
- 〈周人的興起及周文化的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8 (1968)。
- 〈兩周農作技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 4 (1971)。
- 〈十九世紀的宜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 (1972)。
- 〈兩周的物理天文與工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 4 (1973)。
- 〈漢代的市場化農業經濟〉,《思與言》12 4 (1974)。
- 〈周代的衣、食、住、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 3 (1976)。
- 〈周代都市的發展與商業的發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 2 (1977)。
- 〈社會史的研究〉,《史化》9 (1978)。
- 〈周東遷始末〉,《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
- 〈政權與政治的關係〉,《東海大學史學會刊》7 (1978)。
- 〈中華農業史──論集導言〉,《思與言》16 1 (1978)。
- 〈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史若干特性〉,《食貨月刊》11 5 (1981)。
- 〈步入文明:中國文化的發展〉,《故宮季刊》16 1 (1981)。
- 〈春秋戰國時代農業的變動〉,《幼獅雜誌》16 3 (1981)。
- 〈漢代農業史導論〉,《思與言》20 6 (1983)。
- 〈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序言〉,《漢學研究通訊》2 4 (1983 10)。
- 〈論雅斯培樞軸時代的背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 1 (1984)。
- 〈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中原文獻》18 8 (1986)。
- 〈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中原文獻》18 9 (1986)。
- 〈李宗侗教授遺著目錄〉,《漢學研究通訊》5 3 (1986)。
- 〈戰前與戰時的社會比較〉,收入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 〈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年刊》75 (1987)。
- 〈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移動的初步考察〉,收入嚴文郁等著,《蔣慰堂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 〈尋索中國歷史發展的軌〉,《九州島學刊》2 3 (1988)。
- 〈社會學與史學〉,《自由青年》79 4 (1988)。
- 〈推動歷史的因素〉,《自由青年》80 3 (1988)。
- 〈南朝奴役勞力的商品化〉,收入楊聯升、全漢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88),下冊。
- 〈文化的歷劫〉,《中原文獻》21 2 (1989)。
- 〈中華文化發展過程及其在世界文化發展中之地位〉,《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2 10 (1989)。
〈*中國考古遺址文化層的分布──人口與區位的初步考察〉,收入宋文熏等主編,《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台北:正中書局,1991)。
- 〈試論網絡〉,《新史學》2 1 (1991 5)。
- 〈中古早期的中國知識分子〉,收入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 〈中國文化演變周期概說〉,《哲學雜誌》1 (1992)。
- 〈中國古代社會與國家之關係的變動〉,《國科會人文社會學刊》3 1 (1993)。
- 〈文化與社會崩解的比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 1 (1993)。
- 〈古公亶父時代的先周──謹答饒選堂教授〉,《二十一世紀》16 (1993 4)。
- 〈十九世紀上半期的宜蘭〉,《宜蘭文獻雜誌》5 (1993 1)。
- 〈中國古代文化與其它古代文化的比較──西周篇與兩河篇〉,《歷史月刊》69 (1993 10)。
- 〈關於未來全球文化衝擊的討論⑵:走向整合的世界〉,《二十一世紀》20 (1993 12)。
- 〈中國古代文化與其它古代文化的比較──埃及篇〉,《歷史月刊》74 (1994)。
- 〈古希臘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化的比較〉,《歷史月刊》77 (1994)。
- 〈中國古代文化與其它古代文化的比較──古中國與古希臘〉,《歷史月刊》84 (1994)。
- 〈一個整合過程的假設〉,《二十一世紀》25 (1994 10)。
- 〈體系網絡與中國分合〉,《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
- 〈孔子論仁及其延伸的觀念〉,《中原文獻》27 3 (1995 7)。
- 〈中國史與世界史的結合〉,《二十一世紀》31 (1995 10)。
- 〈錢存訓先生及其大作──造紙及印刷〉,《漢學研究》14 1 (1996)。
- 〈人生智慧分享──研究與教學者職業規範〉,《教改通訊》24 (1996 9)。
- 〈義、瑞、西三國漢學研究近況〉,《漢學研究通訊》16 1 (1997 2)。
- 〈受過教育的人該學什麼〉,《宏觀》31 (1997 5)。
- 〈香港知識分子與社會主體性〉,《二十一世紀》41 (1997 6)。
- 〈怎樣看江澤民訪美〉,《關愛與服務》86 11 (1997 11)。
- 〈介紹《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一個新的學術主題典範〉,《漢學研究通訊》16 3 (1997 8)。
- 〈良渚文化到哪裡去了?〉,《新史學》8 1 (1997)。
- 〈試論東漢與西羅馬帝國的崩解〉,《簡牘學報》16 (1997 11)。
- 〈不卑不亢與世融合〉,《天下雜誌》200 (1998 1)。
- 〈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共存方式──也談兩岸關係〉,《關愛與服務》87 1 (1998 1)。
- 〈法律的無力感〉,《司法改革雜誌》14 (1998 4)。
- 〈法律的無力感〉,《關愛與服務》87 4 (1998 4)。
- 〈漫談說唱〉,《關愛與服務》87 10 (1998 10)。
- 〈傅先生的史學觀點及其淵源〉,《大陸雜誌》97 5 (1998)。
- 〈社會科學觀點的轉變與科際整合〉,《歷史月刊》131 (1998)。
- 〈「中美書緣」序言〉,《國家圖書館館刊》87 2 (1998)。
- 〈台灣文化發展軌跡──寫在台大「跨世紀台灣文化發展研討會」之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94 (1999 4)。
- 〈昆藝瓖寶──《崑劇傳世演出珍本全編》介紹〉,《漢學研究通訊》18 4 (1999 11):538-539。
- 〈談樞軸時代〉,《二十一世紀》57 (2000 2):30-32。
- 〈近百年來中國的歷史學發展軌跡(座談會)〉,許倬雲、李國祁主講,李惠華整理,《歷史月刊》145 (2000 2):74-85。
- 〈由地緣意義談一中原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103 (2000 10):10-12。
- 〈兩岸對話的發展過程〉,《交流》56 (2001 4):27-30。
- 〈漢學中心二十年慶──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20 3 (2001 8):1-2。
- 〈楊慶?先生的治學生涯 (1911-1999)〉,《漢學研究通訊》20 3 (2001 8):88-90。
- 〈試論伊斯蘭文化體系與東西方兩大文化的互動〉,《歷史月刊》169 (2002 2):68-73。
- 〈也是一番反省──「台灣史學五十年」序言〉,《歷史月刊》175 (2002 8):85-90。
- 〈農民自主與農業振興〉,《農訓雜誌》20 1 (2003 1):6-9。
- 〈對王德權先生「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的響應──許倬雲先生的對話〉,《新史學》14 1 (2003 3):203-208。
- 〈從歷史角度論述幾個違反永續發展的案例〉,《全球變遷通訊雜誌》38 (2003 6):17-20。
- 〈自古霸業終成空〉,《歷史月刊》185 (2003 6):60-64。
- 〈錦瑟無端五十弦──憶台灣半世紀的史學概況〉,《當代》200 (2004 4):70-75。
- 〈人、空間、時間(一~三)〉,《人生雜誌》255 (2004 11):112-117;256 (2004 12):112-116;257 (2005 1):112-116。
- 〈歷史散論:歷史的多種定義〉,《歷史月刊》206 (2005 3):36-38。
- 〈學史散論──古代的中原是怎樣形成的?〉,《歷史月刊》207 (2005 4):34-37。
- 〈中國概念與其經濟接口〉,《歷史月刊》208 (2005 5):38-40。
- 〈學史散論──古代中原的多種文化〉,《歷史月刊》209 (2005 6):30-32。
- 〈第二次世界戰爭──戰後六十年的回顧〉,《歷史月刊》211 (2005 8):48-52。
-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的史料意義舉隅〉,《歷史月刊》212 (2005 9):34-38。
-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開展與轉折》自序〉,《歷史月刊》213 (2005 10):34-36。
- 〈二十世紀中葉前台灣百年的變化〉,《歷史月刊》214 (2005 11):38-40。
- 〈君權與相權〉,《歷史月刊》218 (2006 3):35-37。
- 〈中國現代學術科目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2 (2006 6):1-8。
- 〈劉邦與朱元璋:兩位開國董事長〉,《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HBR中文版》1 (2006 9):68-72。
- 〈溫良正直、博厚高明──錢存訓先生《留美雜憶》序言〉,《傳記文學》91 4 (2007 10):123-125。
- 〈對於 Peter Zarrow 教授書評的響應〉,《漢學研究》25 2 (2007 12):479-484。
文獻參考
- ↑ 有"台灣改革開放的幕後推手"之稱。
- ↑ 傳記文學出版社
- ↑ 新星出版社
- ↑ 新星出版社
- ↑ 天下文化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 台灣書店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商務印書館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 台大出版中心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山東教育出版社
- ↑ 貴州人民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中文大學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食貨出版社
- ↑ 許倬雲《漢學研究》.搜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