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製造
計算機輔助製造是指在機械製造業中,利用電子數字計算機通過各種數值控制機床和設備,自動完成離散產品的加工、裝配 、檢測和包裝等製造過程。簡稱cam。
一個大規模的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是一個計算機分級結構的網絡,它由兩級或三級計算機組成,中央計算機控制全局,提供經過處理的信息,主計算機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並對下屬的計算機工作站或微型計算機發布指令和進行監控,計算機工作站或微型計算機承擔單一的工藝控制過程或管理工作。
目錄
簡介
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是通過計算機分級結構控制和管理製造過程的多方面工作,它的目標是開發一個集成的信息網絡來監測一個廣闊的相互關聯的製造作業範圍,並根據一個總體的管理策略控制每項作業。
從自動化的角度看,數控機床加工是一個工序自動化的加工過程,加工中心是實現零件部分或全部機械加工過程自動化,計算機直接控制和柔性製造系統是完成一族零件或不同族零件的自動化加工過程,而計算機輔助製造是計算機進入製造過程這樣一個總的概念。
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的組成可以分為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方面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輸送裝置、裝卸裝置、存儲裝置、檢測裝置、計算機等,軟件方面有數據庫、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計算機輔助數控程序編制、計算機輔助工裝設計、計算機輔助作業計劃編制與調度、計算機輔助質量控制等。
成組技術
成組技術是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的基礎。它從50年代出現的成組加工,發展到60年代的成組工藝,出現了成組生產單元和成組加工流水線,其範圍也從單純的機械加工擴展到整個產品的製造過程。70年代以後,成組工藝與計算機技術和數控技術結合,發展成為成組技術,出現了用計算機對零件進行分類編碼、以成組技術為基礎的柔性製造系統,並被系統地運用到產品設計、製造工藝、生產管理等諸多領域,形成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以及有成組技術特色的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成組技術是一門涉及多種學科的綜合性技術,其理論基礎是相似性,核心是成組工藝。成組工藝與計算機技術、數控技術、相似論、方法論、系統論等相結合,就形成了成組技術,在現階段更有計算機輔助成組技術的特色。
成組工藝是把尺寸、形狀、工藝相近似的零件組成一個個零件族,按零件族制定工藝進行生產製造,這樣就擴大了批量,減少了品種,便於採用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提高經濟效益開闢了一條途徑。
零件在幾何形狀、尺寸、功能要素、精度、材料等方面的相似性為基本相似性。以基本相似性為基礎,在製造、裝配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所導出的相似性,稱為二次相似性或派生相似性。因此,二次相似性是基本相似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成組工藝的基本原理表明,零件的相似性是實現成組工藝的基本條件。成組技術就是揭示和利用基本相似性和二次相似性,是工業企業得到統一的數據和信息,獲得經濟效益,並為建立集成信息系統打下基礎。
零件信息描述
輸入零件信息是進行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的第一步,零件信息描述是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的關鍵,其技術難度大、工作量大,是影響整個工藝設計效率的重要因素。
零件信息描述的準確性、科學性和完整性將直接影響所設計的工藝過程的質量、可靠性和效率。因此,對零件的信息描述應滿足以下要求:
(1)信息描述要準確、完整。所謂完整是指要能夠滿足在進行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時的需要,而不是要描述全部信息;
(2)信息描述要易於被計算機接受和處理,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工效高;
(3)信息描述要易於被工程技術人員理解和掌握,便於被操作人員運用;
(4)由於是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信息描述系統(模塊或軟件)應考慮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計算機輔助檢測等多方面的要求,以便能夠信息共享。
評價
除cam的狹義定義外,國際計算機輔助製造組織( cam-i )關於計算機輔助製造有一個廣義的定義:「通過直接的或間接的計算機與企業的物質資源或人力資源的聯接界面,把計算機技術有效地應用於企業的管理、控制和加工操作。」按照這一定義,計算機輔助製造包括企業生產信息管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 )和計算機輔助生產、製造3部分。計算機輔助生產 、製造又包括連續生產過程控制和離散零件自動製造兩種計算機控制方式。這種廣義的計算機輔助製造系統又稱為整體製造系統(ims)。採用計算機輔助製造零件、部件,可改善對產品設計和品種多變的適應能力,提高加工速度和生產自動化水平,縮短加工準備時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批量生產的勞動生產率。
視頻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 東南大學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