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羅伯特·普森
生平
普森他在18歲時對彗星軌道有強烈興趣,鑽研軌道計算方法。1852年供職于牛津大學拉德克立夫天文台,當子午環、赤道儀的觀測員。1860年後,一直在印度馬德拉斯天文台工作。在1856年提出亮度與星等間的基本關系式,即兩個相鄰星等的亮度比為1∶2.512,或相差5個星等時,其亮度差100倍。這一規則至今仍在沿用。於1868年及1871年,他參加了印度的日食觀測隊。1868年他在觀測日食中發現日冕光譜中發射線。曾編製過《恆星星表和變星星圖》。
在他的天文生涯中,一共發現了八顆小行星及二十一顆變星。
他出任馬德拉斯天文台台長共三十年,直至去世。
貢獻
普森將星等這個概念數學化。星等的最先原由,出於古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Hipparkhos)。 他認為全天的恆星有不同的級別,由亮至暗分為一等至六等。普森則將一等星定義為比六等星亮一百倍,即每暗一星等,光度減少100^(1/5),即2.512倍,後人將此比例稱為「普森比例」。
m1 - m2 = -2.5 log10 (L1 / L2)
以上是計算星等的方程式,式中的m為恆星的星等;L為恆星的光度 [1]
獎項
曾獲得法國科學院的拉朗德科學獎金。
發現的行星
小行星名稱 | 發現的年份 |
---|---|
小行星42 | 1856年5月23日 |
小行星43 | 1857年4月15日 |
小行星46 | 1857年8月16日 |
小行星67 | 1861年4月17日 |
小行星80 | 1864年5月2日 |
小行星87 | 1866年5月16日 |
小行星107 | 1868年11月17日 |
小行星245 | 1885年2月6日 |
相關影片
參考來源
- ↑ 英國天文學家諾曼·普森誕辰. 香港天文學會. 2017-03-23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