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山窯古代瓷窯。在浙江溫州西山。東晉時燒制青瓷,胎為灰色和淡土黃色,質較松。釉肥厚,以淡青為主,少細開片。裝飾上多在器物內外刻劃蓮瓣紋,也有青褐加褐彩的。深口寬底高碗為其典型作品。西山窯在唐、五代和宋時,繼續燒造青瓷[1]

[]

目錄

詳細信息

概況 不久前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來到這個被歲月湮沒的地方。窯址其貌不揚,並不顯眼,四周沒有車馬喧囂,只見青草覆蓋,山體草叢中可以找到瓷礫。據史料記載,西山窯興於唐,盛於北宋,結束於北宋末南宋初或稍晚,是宋代甌窯著名窯址,散布在沿山腳一公里長的地帶。其中護國嶺腳一帶保存尚好(唐代溫州的制瓷中心就在護國寺嶺腳一帶,北宋時期甌窯仍以西山為主),從取土倒塌的斷面來看,堆積層豐厚,並發現龍窯一座,窯場蜿蜒數里,依稀可見當時的繁華景象。西山窯燒制的瓷器以品種繁多、製作精湛和釉彩淡雅晶瑩而負盛名,它不僅繼承了兩晉縹瓷的優良傳統,而且在造型、紋飾上吸取了浙江越窯秘色瓷的許多特點,足與當時著名的越窯瓷相媲美。據已發掘的史料考證,西山青瓷窯址群所產青瓷造型別致而富於變化,如執壺形式多樣;罐有球形、瓜形、腰鼓形,腹飾仰蓮紋;碗有撇口、斂口、葵口,底有挖足、臥足、假圈足環、環形底。胎骨趨向堅硬、細薄,呈白中泛灰色。釉色以淡青色薄釉為主,部分呈灰綠色,釉層勻淨、細潤,施釉多不至底,露胎部分呈朱紅色。常見紋飾有蓮花、秋菊、雙蝶等。採用刻或模印,以刻畫蓮瓣紋為主,窯具有瓷質缽形匣缽、墊圈、墊餅等。

瓷器 1960年6月間,這裡曾發現大量的瓷器,計有 碗、 瓶、 壺、 、 缽、 盆、 碟、 盤、 洗、 粉盒水盂燈盞碗托、熏爐等等。釉色青灰,光澤透明。從瓷器的造型、釉色特徵來看,有許多器形接近唐和五代時餘姚上林湖的產品。另一處,正和堂窯址(屬西山窯址群)位於雙橋村蓬壠山北麓,範圍約2000平方米,龍窯廢品堆積層長50餘米,厚約1.5米,走向東南。產品有碗、盤、罐、杯、缽、盞、壺、瓶等,造型精巧新穎,以瓜形、荷花形的各式罐、碗最負盛名。胎色灰白,緻密堅硬。施釉以淡青為主,除圈足外均施滿釉,釉層勻淨滋潤,有玉般光澤。常見刻畫紋飾有荷花、 蕉葉垂雲、 草花、 牡丹等,線條粗獷遒勁,風格獨特。後期出現少數醬褐色產品,多系燈盞類粗製品。窯具有桶形匣缽、喇叭形墊座、墊餅和墊圈四種,概由瓷土製成。燒制時間為晚唐至宋。窯址保存完整,是研究甌窯以及燒造技術的重要依據。

陶瓷 因為陶瓷是水火土的產物,所以古時燒窯,整個窯場也因山而建、緣水而興。窯址一般選在依山傍水的地方,窯床依山而築,似一條臥龍自上而下,最低的一端為火膛,最高的一端開排煙孔,中段為窯室。形成一個自然的高度差,窯床的頂端每隔數米設置一個投柴孔,使火焰快速均勻遍布窯床。這就是所謂的龍窯。我們從古窯遺址一端拾級而上,沿着山體一路前進,不時發現地上一些碎瓷片。這些碎瓷,其胎面的釉彩依稀發亮,傳達着古瓷瑰麗的人文風情,暗示着昔日古窯風采與繁華。如果說甌窯是溫州數千年文化歷史的縮影和實物見證,那麼西山群窯址便是甌窯的精靈,構成甌窯文化交流碰撞的亮點。

簡介

在浙江 溫州西山,故名。燒造時代五代、 北宋、 青瓷。胎色灰或淡青白色,質較細膩。釉層肥厚,以淡青為主,少數開片。裝飾以刻劃蓮瓣紋為主。

溫州素有「東南鄒魯」之稱,晉杜毓《苑賦》曰:「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東甌」指的就是浙江溫州一帶。西山窯,因在溫州西山(一名甌浦山),故名。窯地距城約3公里,面積頗大,以護國嶺腳為中心,東南以西山山腳為界,西至渚浦嶺,北接雙樂住宅小區。總面積3.48平方公里,最高點外營盤山,海拔173米。松柏遍布,山形優美,是一個內涵豐富深厚的古窯遺址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