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區街道位於中山市城區西部,是中心城區的西大門,面積25.21平方公里,轄9個社區,常住人口97673人(2010年)。

2014年,西區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7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62.9億元,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49.9億元,增長14.6%;國地兩稅收入30.43億元,增長18.4%。

西區街道內有中山詹園中山溫泉仙沐園中山岐江公園等旅遊景點。 [1]

中文名: 西區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中山市

面 積: 25.21 km²

下轄地區: 9個社區

政府駐地: 廣東省中山市西區升華路8號

電話區號: 0760

郵政區碼: 528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97673人(2010年)

著名景點: 中山詹園、中山溫泉仙沐園、中山岐江公園等

車牌代碼: 粵T

目錄

建制沿革

1988年始建西區辦事處。

1996年,轄新安、槎橋、沙崗、庫充、亨尾、新村、紫馬嶺、小鰲溪、大鰲溪、三溪、長江、柏山、土瓜嶺、起灣、齊東、老富頭、白沙灣17個管理區(村)和柏苑、花苑、竹苑、松苑、威力5個居委會。

1999年7月14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中山市撤銷沙朗鎮,將其併入西區辦事處。同年8月25日,中山市人民政府西區辦事處掛牌成立(時稱新西區)。新西區東鄰岐江河,與石岐區隔河相望,東北與石岐區鴨梨沙和港口鎮接壤,南與沙溪鎮龍瑞和南區的城南相鄰,西與沙溪鎮相連,北與東升鎮坦背為界。

2000年,轄威力、柏苑、花園、松苑、竹苑、夏洋、齊富、東裕、富灣9個居委會和柏山、新村、沙崗、槎橋、新安、庫充、亨尾、三溪、紫馬嶺、土瓜嶺、起灣、齊東、老富頭、白沙灣、長江、大鰲溪、小鰲溪17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西區街道下轄9個社區,分別是長洲社區、後山社區、西苑社區、煙洲社區、彩虹社區、廣豐社區、沙朗社區、隆平社區、隆昌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廣東省中山市西區升華路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區街道位於中山市城區西部,是中心城區的西大門,東鄰岐江河,與石岐區隔河相望,東北與石岐區鴨梨沙和港口鎮接壤,南與沙溪鎮龍瑞和南區的城南相鄰,西與沙溪鎮相連,北與東升鎮坦背為界。面積25.21平方公里。街道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31′1″ ,東經113°20′49″。

地貌

西區街道地勢以平原為主,西北部有獅山和馬山,海拔30~77.6米。 整個平原地勢平坦,海拔在2米以下,大致由西北向東南輕微傾斜。

氣候

西區街道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西側,處於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地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西區街道境內有西江和北江,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241億立方米,占珠江平均徑流總量3290億立方米的68.1%。

動物資源

截至2014年,西區街道動物以爬行類、兩棲類、鳥類和鼠類為主;水生動物有魚類、甲殼類和多種貝殼。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西區街道的常住人口約1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萬多人。全街道以漢族為主。

經濟

綜述

2014年,西區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7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62.9億元,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49.9億元,增長14.6%;國地兩稅收入30.43億元,增長18.4%;其中,國稅收入17.59億元,增長17.1%;地稅收入12.84億元,增長20.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9億元,增長5%。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0.7:35.6:63.7。

第一產業

西區街道主產稻穀和甘蔗,次為塘魚、蔬菜、荔枝、桔、橙和香大蕉。農田水利有良好的設施,使有效灌溉面積達1.35萬畝,排澇面積1.58萬畝,1990年全鎮糧食總產達9011噸。從1991年起,形成以養殖羅氏沼蝦為主,以水稻、蔬菜為輔的「三高」農業生產布局。1998年全鎮養蝦麵積6300畝,實現總收入5110萬元,養蝦戶平均利潤達4.6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082元,比1990年增長2.46倍。

2008年,西區街道全區農村人均年純收入11297元,同比人均增加6835元;國地稅入庫125601萬元,同比增長6.82倍。

第二產業

截至2014年,西區街道全區擁有工業企業200多家,上規模企業38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16家。西區街道擁有全國名牌2個,全國免檢10個,全國馳名商標2個,省名牌9個,省著名商標8個,免驗企業2家。

第三產業

1998年,西區街道社會總產值79800萬元;比1990年增長4.57倍。稅收入庫3800萬元,比1990年增19.1倍,其中第三產業實現稅收1465萬元,占全區稅收收入的61.45%。

自80年代中期起,先後建成了中山國際酒店、富華酒店、香山酒店、鐵城酒店等一批高級賓館及較為高大的商場,至1997年境內有酒店等旅遊接待單位19家,批發市場22個。2008年境內有賓館酒店35家,大型飲食娛樂場所18家,大型商場19個及房地產業33家等。

2006年,西區進入第二屆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千強名單中,名列第87位,成為上升最快的鎮區之一;成功創建為市經濟強區;是年,西區在全市三產綜合評比中名列第一。2008年,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82300萬元,比2007年增長10.22%。

社會事業

醫療

截至2015年,西區街道有中醫院中醫養生保健中心(新中醫院)、張溪社區衛生站、中樂群社區衛生站、星晨花園社區衛生站、中山市西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區翠景社區衛生服務站、西區後山社區衛生服務站、西區隆平社區衛生服務站、西區廣豐社區衛生服務站、西區隆昌社區衛生服務站謝淑華口腔診所、西區醫院第一門診部等醫療機構。

中山市中醫院,1957年3月在石岐悅來上街2號和晉元坊8號開辦。原稱中山縣中醫院,1984年改稱今名。現址位於中山市悅來南路南安路2號,是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1991年6月成為國家示範中醫醫院,1993年成為全國衛生文明先進集體、廣東省振興中醫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996年成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1998年成為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

教育

1988年至1990年,西區有小學2所,沙朗鎮有中學1所,小學4所。2008年,全區有公辦學校7所,民辦學校5所。其中: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成人技術學校1所,小學10所,幼兒園11所,形成了基礎教育,職能教育與成人教育均衡發展的局面。全區有省一級學校2所,市一級學校5所;省一級幼兒園1所,市一級幼兒園3所。隨着經濟財政的好轉,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2007年投入7800萬元教育經費。2008年投資6000萬元建成西區中心小學,投資1000萬元建設昌平小學綜合樓,全區適齡兒童入園率,適齡學童入學率,初中入學率,三年鞏固率均達100%;科研興教成績突出,全區中小學共有12個國家、省、市級立項課題。

民生

從2000年起,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至該年底,全區參加各類保險人數達44287人。2001年積極開展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是年,區經濟發展總公司支付企業退休員工社保費114萬元;長洲村支付1000萬元為全村40歲以上的村民全部購買養老保險。2006年開始由區統籌的新農村合作醫療,有1.4萬人登記參加,參保率達100%;該年全區有7841人參加城鄉居民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實施全區五保戶供養,特困戶補貼,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生活外和就業安置等制度,使鰥寡孤獨老人和經濟困難的家庭生活有了保障。

西區街道每年新增財政60%以上用於民生事業,每年為群眾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每年投入2000萬元實施沙朗片區幸福提升工程。出台了完善社保、推動就業創業、加強危房改造等事關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住院和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全覆蓋;個個社區有行政服務中心和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文化

2001年長洲社區建成翠景康體園和翠景文化中心。2003年建立西區文化活動中心,並創建為省一級文化站,2007年創建為省特級文化站。文化中心設有圖書館,藏書1.65萬冊、老人活動中心、少兒活動室、綜合排練場、展覽廳等設施,文化廣場1.45萬平方米,每日向群眾開放。全區擁有各類業餘社團19個,每年舉辦20多場次大型文化活動,送文化下鄉32場次。西區街道擁有高檔文化娛樂場所30多處,具有500年歷史的「煙洲書院」、「黃氏宗祠」折射出西區濃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煙洲書院是全市全民修身學堂總堂。西區醉龍民間舞蹈分別被列為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第二批國家級別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市首家市級圖書館分館在長洲社區建成開放。

通信

郵政電信便利,市郵政局、郵政電信大樓設於境內富華道。1994年沙朗開通5000門程控交換機,使沙朗人均擁有電話密度列全市前列,1996年被授予中山市電話普及第一鎮。1999年西區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6萬門,用戶1.1萬戶,2006年達2.6萬戶。西區電信大樓承擔了全市70%的長途業務和100%的網關匯接工作,中山市所有的固定電話,小靈通與移動電話之間的互聯互通都要經此來完成。

體育

全省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綜合性體育場館之一的中山羽毛球場館設於境內(占地32畝,有20多項運動休閒設施)。

視頻

中山市西區辦事處深入永善縣檜溪鎮考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