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褐飞虱
原图链接

褐飞虱 ((Brown planthopper),学名:Nilaparvata lugens (Stal)。

目录

型态外观

(飞虱科)体长4.3mm,体背褐色,头部及复眼黄褐色,触角鞭节粗短,端部如细丝,前胸背板有3条黄白色的细纵纹,下缘端部尖狭,翅膀透明具淡紫色的光斑,翅脉淡黄透明,侧边具长毛排列,前翅翅痣不明显,翅端渐窄。此类飞虱体型皆小,白天躲藏叶背吸食植物汁液,多数种类夜晚会趋光,本种分布于1000公尺以下山区,不普遍。[1]

生态习性

年发生八至十一世代,愈南部发生世代愈多,但无论在第一或第二期稻均可发生3~4个世代。在水稻移植后,长翅型成虫即由外迁入稻田产卵繁衍,嵌入高峰在一期作于移植后1个月左右,二期作于移植后2~3周间。其族群密度通常经两个世代的增殖后,于第三代若虫期,出现于水稻乳熟期前后,达到高峰,待第四代若虫出现时水稻已届黄熟。褐飞虱可在台湾越冬,越冬量与再生稻田之面积及冬季温度具密切关系。一般而言,越冬密度颇低,此为台湾地区在一期稻褐飞虱族群密度低而不致严重危害之主要原因。但褐飞虱为长距离迁移性害虫之一,每年在5~8月间可随气流由华南吕宋岛迁入台湾,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其迁入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迁入量与当年二期稻褐飞虱之发生密度及危害程度具密切关系。[2]

危害作物

水稻属 (Oryza) 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3]

危害概述

褐飞虱成虫一般产卵于稻株基部之叶鞘脊部组织内,数粒至十馀粒产在一起,产卵痕清晰可见。当族群密度高时,成虫亦可产卵于稻株中,上部之叶鞘组织内,或叶片中脉内。卵及若虫之发育临界低温均为 12.5℃。在 15、20、25、28 及 29℃之恒温下,卵期平均分别为 26.7、15.2、8.1、7.9 及 8.5日;若虫期平均分别为 46.5、27.2、16.7、14.3 及 15.8 日,发育所需日数约为卵期的两倍。若虫通常与成虫混栖于稻株基部吸食养液,经五次脱皮后变为成虫。3-5 龄若虫每天之吸汁量达 6-11mg,其取食量约为雌成虫之 2.4 倍。在 25-30℃下雌成虫于羽化后经 2-5 日开始交尾产卵,产卵盛期可历时 10-15 日,产卵高峰期可持续 6-10 日。每雌产卵数 0-1417 个,平均约 300 馀粒,短翅型成虫产卵数略较长翅型者为高。成虫寿命在室内饲育可达20 馀日,但在田间平均短于 10 日。 褐飞虱成虫有短翅型与长翅型之别,翅型之分化受寄主之营养条件,飞虱之族群密度以及温、湿度等之影响。低温高湿,在水稻分蘗期至抽穗期,飞虱族群密度低时,短翅型发生比例较高;高温干燥,寄主植物不适或水稻靠近成熟期,或在飞虱族群密度过高时,长翅型成虫发生比例较高。若虫第三龄为影响翅型的分化的关健时期,如在第三龄期,食物不足或品质不良,且族群密度太高时,多产生长翅型,食料丰富且品质良好,飞虱密度低时,则多产生短翅型。 短翅型成虫少移动,产卵前期较长翅型为短,且产卵数较多,在适宜环境下,短期内能大量增殖,因此其发生数量可供作发生量之指标。长翅型成虫适于迁移,其迁移多在卵巢尚未发育成熟前,可由数十公尺之短距离或数百公里至一千公里以上之长距离迁移。[3]

防治方法

  • 1. 利用寄主植物的抗性:

为最经济有效的防虫措施。目前在台湾已推广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有嘉农籼 11 号,台农籼 12 号,台农籼 14 号,台农籼 16 号,台农籼 18, 19, 20, 22号,台中籼 10 号,台中籼 16 号,台中籼 17 号,台籼 1 号,台农籼糯 1 号,台农 68 号,台农 69 号,台农 70 号,台农 2 号及台农 16 号等。在同一地区大面积连续栽植由同一抗虫基因所支配之抗虫品种,可能导致褐飞虱生物小种之产生,而瓦解水稻之抗虫性,宜与不同基因所支配之抗虫品种轮流栽植。

  • 2. 化学防治:

防治用药剂种类,可参照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编印之植物保护手册所列之药剂选用。 3. 防治预测: 药剂为目前防治褐飞虱最速效而可靠的一种方法,但使用药剂防治时,施药时期、施药方法及使用药剂种类之适当与否,影响防治效果甚大。

参考来源

  1. 褐飞虱. 嘎嘎昆虫网 (中文). 
  2. 褐飞虱. 行政院农业委会 农业试验所 (中文). 
  3. 3.0 3.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行政院农业委会 农业试验所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