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飛蝨
型態外觀
(飛蝨科)體長4.3mm,體背褐色,頭部及複眼黃褐色,觸角鞭節粗短,端部如細絲,前胸背板有3條黃白色的細縱紋,下緣端部尖狹,翅膀透明具淡紫色的光斑,翅脈淡黃透明,側邊具長毛排列,前翅翅痣不明顯,翅端漸窄。此類飛蝨體型皆小,白天躲藏葉背吸食植物汁液,多數種類夜晚會趨光,本種分布於1000公尺以下山區,不普遍。[1]
生態習性
年發生八至十一世代,愈南部發生世代愈多,但無論在第一或第二期稻均可發生3~4個世代。在水稻移植後,長翅型成蟲即由外遷入稻田產卵繁衍,嵌入高峰在一期作於移植後1個月左右,二期作於移植後2~3週間。其族群密度通常經兩個世代的增殖後,於第三代若蟲期,出現於水稻乳熟期前後,達到高峰,待第四代若蟲出現時水稻已屆黃熟。褐飛蝨可在台灣越冬,越冬量與再生稻田之面積及冬季溫度具密切關係。一般而言,越冬密度頗低,此為台灣地區在一期稻褐飛蝨族群密度低而不致嚴重危害之主要原因。但褐飛蝨為長距離遷移性害蟲之一,每年在5~8月間可隨氣流由華南及呂宋島遷入台灣,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其遷入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之遷入量與當年二期稻褐飛蝨之發生密度及危害程度具密切關係。[2]
危害作物
危害概述
褐飛蝨成蟲一般產卵於稻株基部之葉鞘脊部組織內,數粒至十餘粒產在一起,產卵痕清晰可見。當族群密度高時,成蟲亦可產卵於稻株中,上部之葉鞘組織內,或葉片中脈內。卵及若蟲之發育臨界低溫均為 12.5℃。在 15、20、25、28 及 29℃之恒溫下,卵期平均分別為 26.7、15.2、8.1、7.9 及 8.5日;若蟲期平均分別為 46.5、27.2、16.7、14.3 及 15.8 日,發育所需日數約為卵期的兩倍。若蟲通常與成蟲混棲於稻株基部吸食養液,經五次脫皮後變為成蟲。3-5 齡若蟲每天之吸汁量達 6-11mg,其取食量約為雌成蟲之 2.4 倍。在 25-30℃下雌成蟲於羽化後經 2-5 日開始交尾產卵,產卵盛期可歷時 10-15 日,產卵高峰期可持續 6-10 日。每雌產卵數 0-1417 個,平均約 300 餘粒,短翅型成蟲產卵數略較長翅型者為高。成蟲壽命在室內飼育可達20 餘日,但在田間平均短於 10 日。 褐飛蝨成蟲有短翅型與長翅型之別,翅型之分化受寄主之營養條件,飛蝨之族群密度以及溫、濕度等之影響。低溫高濕,在水稻分蘗期至抽穗期,飛蝨族群密度低時,短翅型發生比例較高;高溫乾燥,寄主植物不適或水稻靠近成熟期,或在飛蝨族群密度過高時,長翅型成蟲發生比例較高。若蟲第三齡為影響翅型的分化的關健時期,如在第三齡期,食物不足或品質不良,且族群密度太高時,多產生長翅型,食料豐富且品質良好,飛蝨密度低時,則多產生短翅型。 短翅型成蟲少移動,產卵前期較長翅型為短,且產卵數較多,在適宜環境下,短期內能大量增殖,因此其發生數量可供作發生量之指標。長翅型成蟲適於遷移,其遷移多在卵巢尚未發育成熟前,可由數十公尺之短距離或數百公里至一千公里以上之長距離遷移。[3]
防治方法
- 1. 利用寄主植物的抗性:
為最經濟有效的防蟲措施。目前在台灣已推廣抗褐飛蝨水稻品種有嘉農秈 11 號,台農秈 12 號,台農秈 14 號,台農秈 16 號,台農秈 18, 19, 20, 22號,台中秈 10 號,台中秈 16 號,台中秈 17 號,台秈 1 號,台農秈糯 1 號,台農 68 號,台農 69 號,台農 70 號,台農 2 號及台農 16 號等。在同一地區大面積連續栽植由同一抗蟲基因所支配之抗蟲品種,可能導致褐飛蝨生物小種之產生,而瓦解水稻之抗蟲性,宜與不同基因所支配之抗蟲品種輪流栽植。
- 2. 化學防治:
防治用葯劑種類,可參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葯物毒物試驗所編印之植物保護手冊所列之葯劑選用。 3. 防治預測: 葯劑為目前防治褐飛蝨最速效而可靠的一種方法,但使用葯劑防治時,施葯時期、施葯方法及使用葯劑種類之適當與否,影響防治效果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