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鵑隼
褐冠鵑隼 [1](學名:Aviceda jerdoni,英文名:Jerdon’s Baza)為鷹科中型猛禽(體長45厘米),俗名褐冠鵑雕。棲居於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時也出現在林緣山邊,留鳥。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類和蛙等小型脊椎動物。褐冠鵑隼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目錄
形態特徵
褐冠鵑隼為中型猛禽。頭頂紅褐色而具有黑色的縱條紋。頭頂有由2-3枚羽毛構成的長黑色羽冠,常常垂直地豎立於頭上,尖端為白色,特點非常鮮明。眼先、頭側灰色。上體為褐色,喉部為白色,中央還具有黑色縱紋,其餘下體棕褐色,具有寬闊的白色和紅褐色橫斑。飛羽上具有寬闊的暗灰色和黑色橫帶。尾羽為灰褐色,具有2-3道寬闊的暗色橫斑和寬的暗色亞端斑,飛翔時極為明顯。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上體較淡,下體乳白色或茶黃色;頦、喉和胸具淡紅褐色條紋,頦、喉的中央條紋不甚明顯;額和頭頂前面兩邊淡茶黃色,具紅褐色條紋。余同雄鳥。
幼鳥似雌鳥。雄的幼鳥上體較暗,尾有4道,有時甚至是5道橫帶;羽毛基部具白色斑點。
虹膜金黃色。嘴鉛黑色,具有2個齒突。腳和趾為黃色或藍白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350克;體長460-480毫米;嘴峰29-30毫米;翅327-360毫米;尾210-244毫米;跗蹠35-4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區,常出沒於茂密的森林中。
生活習性
留鳥,不遷徙。通常單獨活動,主要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黃昏較為頻繁,叫聲低沉,在天空中翱翔,飛速緩慢。主要以蜥蜴、蛙、蝙蝠、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等小型動物為食,但不攻擊鳥類。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遊蕩:新加坡。
產地不確定:不丹。
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分布於廣西、海南、雲南、湖南等地,為留鳥。
ㄒ繁殖方式== 每年4-6月繁殖,通常營巢於高山森林中的樹上。巢由枯枝和樹葉等構成,每窩產2-3枚,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44-45.7毫米×35-37.2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種。
列入中國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