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龙袍
衮龙袍 |
---|
衮龙袍是中国隋代至明代为皇帝、皇太子、亲王、郡王,新罗国王、高丽国王、朝鲜国王、王世子、大韩帝国皇帝、皇太子、亲王,越南皇帝、皇太子,琉球国王所穿,绣着龙形图案之圆领袍,穿时配翼善冠。皇帝所穿的又称衮服、衮衣、龙袍、黄袍、吉服,与冕服合称衮冕。明朝时期有很严格的官服制度,朝廷规定朝鲜国王必须带前后9串珠子的官帽,官服穿龙袍。皇帝允许他这身衣服也能说明,皇上对他是很重视的,因为在明朝时期只有皇亲国戚才能穿带龙的衣服。李成桂为了表示自己对明朝皇上的忠心臣服,特别把自己之前4爪的龙袍,改为了与皇上统一数量的五爪龙袍,这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1]
目录
历史沿革
衮服最早不是黄色的。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开始穿黄袍的皇帝,《读通鉴论》:“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袍遂为皇室专用之服。在京剧中,戏衣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五爪龙只能用在象征皇家的黄色龙袍上。 衮龙袍,就是明代皇帝、太子、亲王、世子及郡王等所穿的圆领常服袍,胸背两肩一般有团龙补子,定陵出土有皇帝的带十二章的圆领袍,有原签文字题作“衮服”,曾引发很多考证,现在看来,此“衮服”实际上是从“衮龙袍”而来,与皇帝冕服中的衮服意义是有区别的。衮龙袍一词极少被服饰史研究者提到,但通过查找各种史料,这应该是明代帝王常服圆领的比较标准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