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袁露丹散文三题(袁露丹)

袁露丹散文三题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袁露丹散文三题》中国当代作家袁露丹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袁露丹散文三题

我最敬佩的人

迎着蒙蒙细雨,踏着泥泞小径,侧身穿过一片苇杆,眼前赫然是一望无际的翠绿竹林,薄暮冥冥中隐约有人影晃动。走近了先听到的,是悠悠的山歌,伴着噼啪轻弹竹子的响声,悦然成调,宛转悠扬之中掩盖不住一抹沧桑……

那便是老周,一身肥大的老土粗布衣裳,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足上蹬着一双旧黄色胶鞋,常年的漂洗已经使它泛白了,已经没了鞋带,凑合着系着两根白色线绳,一只鞋帮上还缀补着一块米色补丁。“周三伯,您咋不上大院里吃宴去?”“我个穷汉子怎么敢上你们那打扰。再说了,我离不了这竹子啊…”说着,老周把手在衣服上蹭蹭,略带尴尬的用手指了指林子深处,说:“屋里坐坐去!”

老周引我到了一间小屋。屋外晾着各式竹制品,推开吱吱作响的老旧木门,房间很小,很干净。老周取出唯一一把凳子放在炕边,点点头示意我坐下,不一会,又取了一杯水递给我。老周盘膝坐下,还没聊上几句就坐不住了,“丫头,我上外边砍些竹子去!”又自言自语地喃喃着:“这天天的,闲着都别扭。”我毫不犹豫地跟上了。

背上竹篓,拿起镰刀,踏着小径,顺着林子向深处走去,去寻林子里最上等的竹子。老周一路走着,用手指轻弹身边的竹子,便知竹子好坏,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不断,似是一曲动听的歌。当有竹子发出沉重又不失清脆的声响时,便听“嘿!”地一声,竹子应声而倒。待到竹篓满了,老周便回屋了。 老周以熟练的手法定型,固边,编蔑,锁口等等,一丝不苟,流畅自如。在微弱的烛光下,我才注意到老周手上缠得满是白布条,隐约透出了斑斑殷红的血迹……屋里很静,静得只能听见竹条上下舞动的风声和窗外随风摇曳的竹林……过了好一阵子,竹篾编好了,屋里泛着一股淡淡的竹香。很久,老人只是双手捧起竹篾,细细端详着,嘴边挂着痴痴的笑……

雨停了,斜阳透过竹林,照在老周屋上,风轻拂,竹叶轻摆……老周,一位普通匠人。一生专心把一件事做好,对得起这匆匆的时间;静心去做工艺,对得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指导教师董春燕点评】

文章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山野气息,源自小作者利用环境的渲染、变化的句式等方法,让读者有很强的情境代入感。透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粗布衣裳”“黄色胶鞋上的米色补丁”“固边、编篾、锁扣”“白布条上透出的血迹”等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将一个把毕生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匠人描写的生动形象。透过这些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专心做好事,精心做工艺”的主题。   故里韵味    离开大山,久居北京,再没了晨间带露的青菜,点柴的大灶,饭点的炊烟。一年里,还是留恋着故乡的味道,我最钟情的还是两次入锅的一道炒肉,有个名字——回锅肉。

“丫头,你也得学会这做法啊!以后你得自己做哩!”母亲说着,把我推进了厨房,“喏,瞧着点!”母亲取出一块晾制近半年的腊肉,经时间酝酿,浓厚而醇香。以平底锅把皮烫的焦香,放到竹笼里蒸上,小火慢蒸,肉中点点汁水蒸发凝成水珠,一滴一滴融到肉里去了。氤氲缥缈的气雾飘了十来分钟,母亲打开竹笼,顿时香气四溢,取出那块丰盈欲滴的腊肉。带皮焖蒸后肉汁水丰盈,并带有独特的焦香。刀锋过处,张力十足油脂迎刃而开,绵密浓烈, 余香不绝。

然后便是炒制了,只见油花溅起,鲜椒崩裂,火随势起。加入豆瓣,葱段,青椒反复翻炒,登时色调鲜明,飘香十里。盛到盘中,舀起一勺红油,由下至上浇上,油光闪烁,整盘菜便晶莹剔透,金灿灿的。

极致的味觉体验便在此了,皮焦肉嫩,鲜美多汁,又不乏狂热的香辣。这便是尝遍天下美味,依然贪恋的味道——家的味道……

【指导教师董春燕点评】

一个有切身生活体验的人,才能真正写出生活的韵味。“浓厚而醇香”“张力十足的油脂”“红油闪烁”等等细节,小作者利用多感官描写,将那一道普通的家乡回锅肉鲜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在这背后所透露出的对故里亲情,更是会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乡音袅袅,情韵悠悠。

外婆    岁月如歌,弹奏着一阙又一阙的乐章,或清悦,或激昂。人生如戏,演绎着一幕又一幕的故事,或精彩,或平淡。曲终人散,繁华落尽,蓦然回首,几多回味,几分感触……

小时候,和外婆一起去菜市场:“不吃这个,太贵了划不来!”;同外婆一起逛超市:“不需要这个,我用不上,还这么贵!”;陪外婆一起去看衣服:“不要不要,超过一百了!”父母常常苦口婆心,却也劝不动,我也常常在心里别扭,每次却都会看见她双手抱着那份廉价商品,看见一份满足悄悄爬上她结霜的两鬓。就是一个非常倔强有时有令人费解的老太太,对自己节俭到想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直到……外婆陪我去菜市场:“这个你爱吃啊,回去做给你吃哦!”外婆陪我逛超市:“这个挺好的,你拿着!”;外婆给我看衣服:“这件花裙子多漂亮啊,拿回去穿吧!”当我穿着花裙子转着圈,跳来跳去的时候,只见外婆如碧波伴清澈的眼神,洋溢这淡淡的温馨,嘴角微微上扬。

每当窗外下起淅淅沥沥的雨,你会撑起一把蔚蓝的大伞,我钻进去,挽着你的胳膊陪你在雨中漫步,每次总能看见你那边是一大片阴沉沉的雨,而我这边是一片蔚蓝时,我便会稚气地说:“外婆,伞歪了!”,你每一次只是报以一笑。到家,你的肩头一半湿一半干,还会细心地擦去我手上的一些雨点。就这样,每一次从雨里回来,你的肩头都是一半湿的,一半干的……

似水流年,当撑起的伞握在我的手中时,我扶着你,陪你看雨。突然听见你沙哑着嗓子,用微颤的声音说:“孩子,伞歪了……”恍惚间,忆起属于你我的一切,忆起朦胧深刻的点点滴滴。

夕阳西下,地面为余晖所炙,手捧热茶,忆起那山长水远的流年,忆起我童年时的你。

【指导教师董春燕点评】

这是一篇让人动情的美文,动人之一:一个对自己如此节俭的外婆,对“我”却那样慷慨大方;动人之二:温馨的笑意,雨中的呵护,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暖暖的细节是最温情的画面。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都是外婆对孩子殷殷的关怀与爱,这份爱跨越时空,悠远绵长。[1]

作者简介

袁露丹,北京师达中学初一10班学生,爱好读书、写作。多篇习作见刊于《新蕾》等报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