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袁州區宜春市轄區。位於江西省西部,袁河上游。總面積26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6.6萬人(2015年末)。全區轄10個街道、19個鎮、3個鄉[1]:靈泉街道、金園街道、秀江街道、湛郎街道、珠泉街道、化成街道、鳳凰街道、官園街道、下浦街道、新康府街道、彬江鎮、西村鎮、金瑞鎮、溫湯鎮、三陽鎮、慈化鎮、天台鎮、洪塘鎮、渥江鎮、新坊鎮、寨下鎮、蘆村鎮、湖田鎮、新田鎮、南廟鎮、竹亭鎮、遶市鎮(遼市鎮)、水江鎮、洪江鎮、楠木鄉、柏木鄉、飛劍潭鄉(其中,金園街道由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官園街道由宜陽新區管理,溫湯鎮、洪江鎮、明月山采育林場、溫湯采育林場由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管理)。區政府駐下浦街道袁山東路。

目錄

歷史沿革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宜春縣,屬豫章郡。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元光六年(前129年),改宜春縣為宜春侯國。王莽代漢,改為修曉縣,屬九江郡。三國東吳寶鼎二年(267年),析西境置萍鄉縣,析東境鐘山以東置新喻縣,與宜春縣同屬安成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避鄭太后諱,改稱宜陽縣。隋開皇十一年(519年)復名宜春縣,置袁州。宋雍熙元年(984年),劃東境置分宜縣。民國三年(1914年),隸屬廬陵道。

1952年9月,宜春縣隸屬南昌專員公署。1959年元月,宜春縣復隸宜春專員公署。1979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劃出宜春縣所屬宜春鎮、下浦公社和渥江公社、樟樹公社、南廟公社、油茶林場、的部分大隊成立宜春市。1985年3月,宜春縣市合併。2000年5月11日,國務院(國函字[2000]50號)批覆同意撤銷宜春地區和縣級宜春市,設立地級宜春市;設立袁州區,以原縣級宜春市的行政區域為袁州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中山中路。2000年8月,袁州區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袁州區常住總人口920357人,其中,靈泉街道37005人、東方街道23598人、秀江街道38677人、湛郎街道19186人、珠泉街道19623人、化成街道60070人、彬江鎮42692人、西村鎮54413人、金瑞鎮36157人、溫湯鎮20797人、三陽鎮38678人、慈化鎮62978人、天台鎮38339人、春台鄉22638人、下浦鄉27073人、准江鄉17269人、新坊鄉23503人、洪江鄉12228人、南廟鄉19032人、竹亭鄉19275人、水江鄉22297人、楠木鄉17363人、天台山鄉12670人、遶市鄉26114人、寨下鄉36798人、洪塘鄉39222人、蘆村鄉19602人、豐頂山鄉9166人、柏木鄉21386人、胡田鄉31385人、新田鄉32068人、飛劍潭鄉19055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袁州區常住總人口1045952人,其中,靈泉街道81110人,秀江街道69521人,湛郎街道21580人,珠泉街道21582人,化成街道30764人,官園街道57672人,下浦街道23278人,鳳凰街道65632人,金園街道13376人,彬江鎮45220人,西村鎮57668人,金瑞鎮32031人,溫湯鎮22678人,三陽鎮38106人,慈化鎮66451人,天台鎮45278人,洪塘鎮45856人,渥江鎮13445人,新坊鎮21081人,寨下鎮32637人,蘆村鎮22181人,湖田鎮28612人,新田鎮26600人,洪江鄉11685人,南廟鄉19695人,竹亭鄉21325人,水江鄉22531人,楠木鄉17228人,遼市鄉19638人,柏木鄉19645人,飛劍潭鄉21040人,宜春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3445人,袁州區工業園區460人,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229人,宜春市宜陽新區管理委員會農牧實驗場1653人,西嶺布果園場1905人,明月山釆育林場209人,新坊采育林場922人,油茶林場1983人。

2013年,撤銷遼市鄉、水江鄉,設立遼市鎮、水江鎮。2014年,撤銷洪江鄉,設立洪江鎮(贛民字〔2014〕58號批覆)。2015年,市政府(宜府字〔2015〕65號批覆)批覆同意設立新康府街道;2016年正式掛牌成立。

視頻

袁州區 相關視頻

袁州區地方戲曲擂台賽
宜春市電視台報道袁州區戲曲擂台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