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
行會是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目錄
名詞解釋
在封建社會,為了阻止外來手工業者的競爭和限制本地同行業的手工業者之間的競爭,城市手工業者建立起一種組織叫行會。
行會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行會後期的種種規定,不只限制了自由競爭,限制了從業人員數量,限制了商品的大量生產,而且限制了新生產工具的應用。 行會的的建立意味着對外來工人或其他行業及不歸屬本行會者的排斥,行會還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宗教信仰不同也會產生有不同觀念的行會各行會間常因為某些宗教分歧或觀念的不同而發生衝突。有些行會勢力相當大,而小的行會常被大的行會吞併或排斥。
封建時期手工業者的同業組織。西歐行會是在反對封建領主和城市貴族壓迫剝削鬥爭中產生的,也是在生產力底下市場狹小的條件下,出於排斥競爭目的而組織的。行會嚴格規定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它既是生產組織,又是軍事組織,宗教組織和互助組織,也是具有嚴格封建等級制度的封建組織。12世紀以前,行會在爭取城市獨立,保護脆弱的城市手工業,保存於發展手工技術和生產經驗等方面起積極作用。
隨着生產發展,市場擴大,行會就越來越阻礙生產力的發展。14世紀起,西歐的行會開始解體。
參考文獻
- ↑ 中文為何越來越受歡迎?,搜狐,2021-12-30
- ↑ 中國能屹立幾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麼?漢文化的誕生和傳承是關鍵,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