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鱼总目
蟾鱼总目 |
蟾鱼总目(Batrachoidomorpha)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的一个总目。体短粗,平扁或侧扁,皮肤裸出,有小刺或小骨板;鳃孔小,位于胸鳍外侧的腹面腹鳍胸位或喉位;均为底栖的肉食性鱼类。
目录
简介
形态特征:体短粗,平扁或侧扁,皮肤裸出,有小刺或小骨板;鳃孔小,位于胸鳍外侧的腹面腹鳍胸位或喉位;均为底栖的肉食性鱼类。
主要目:本总目共有4个目,我国产3个目,即海蛾鱼目、喉盘鱼目和𩽾𩾌目。喉盘鱼目现知我国仅产于台湾。
评价
蟾鱼目
有1科19属约64种。头部及口缘常具许多触须状小皮瓣。上下颌及腭骨具弯曲犬牙或具绒毛状牙。鳃孔狭,具3个全鳃。鳃盖骨上有硬棘。体一般无鳞,个别种类具发光器。背鳍2个。胸鳍宽圆,有4~5鳍条基骨其末端扩大。有鳔。为热带、亚热带暖水性和暖温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主要产于美洲两侧。栖于沿岸浅水、河口或随潮汐上溯江河。少数种类生活于淡水。活动迟缓,但在追捕食饵时能快速游动。离水时能发声,数小时不死。背鳍棘和鳃盖棘可竖起,刺具毒液。肉味鲜美。有些种类的肝脏有毒。
海蛾鱼目
仅1科1属5种。我国有1属3种。因似飞蛾而得名。体宽短,平扁;躯干部圆盘状,尾部细长或较短,微能活动。头短。吻部突出,二鼻骨愈合突出,形成一具锯齿的吻部。眼大,下侧位;口小,下位,稍可伸出。无牙。鳃盖各骨愈合成大型鳃板。鳃孔窄小,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肛门位于体中部稍前方腹面。体无鳞,完全被骨板,躯干部骨板密接,不能活动。背鳍1个;臀鳍短小,与背鳍相对,均位于尾部;胸鳍宽大,侧位,翼状,具指状鳍条;腹鳍亚腹位,尾鳍后缘截形。广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热带、亚热带水域,为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
喉盘鱼目
包括2科36属约114种。因喉部具吸盘而得名。口能伸缩,口裂伸达眼中部下方。唇厚,下唇有时分为对称排列的皮褶。牙小,锥形,绒毛状或三叉形。鳃孔大,前鳃盖骨和方骨间具孔,前鳃盖骨后部尖。体光滑无鳞。头部粘液孔发达,侧线孔不明显。背鳍常位于尾部和尾鳍相连;臀鳍和背鳍同形,相对;均无鳍棘。胸部具一由匙骨和后匙骨支持的吸盘,圆形或椭圆形,由部分胸鳍和腹鳍组成,分前、后两部,腹鳍位于吸盘后部的两侧。无鳔。为暖水性和温水性近岸底层鱼类。广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暖流地区。行动迟缓。生活力强,常离水不死。具保护色。
𩽾𩾌目
包括3亚目16科约64属265种。第一背鳍棘游离呈引诱食饵之钓具。体平扁或侧扁,粗短或延长。头大,平扁或侧扁。眼中大或较小,位于头的背面或头侧。口宽大或小,通常上位。上颌由前颌骨组成,常可伸缩;下颌一般突出。假鳃有或无。鳃盖骨细小。体无鳞,皮肤裸露或具硬棘,或被细小棘刺。背鳍由鳍棘部和鳍条部组成,鳍棘部常具1~3独立鳍棘,位于头的背侧,第一鳍棘常形成瓣膜状或球茎状吻触手;胸鳍具2~4长形鳍条基骨,下方最后一鳍条基骨末端颇扩大,形成假臂;腹鳍如存在,为喉位。鳔如存在,无鳔管。分布于三大洋热带及温带海区。为底层鱼,大部分种类生活于大洋深处,一般均具瓣膜状或球茎状吻触手,用以引诱食饵;或用假臂状胸鳍在海底匍匐,爬近猎物捕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