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蟋蟀科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蟋蟀科

拉丁學名:Gryllidae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 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亞 綱:有翅亞綱

目:直翅目

亞 目:螽亞目

科:蟋蟀科

學 科:生命科學

蟋蟀科(學名 Gryllidae;cricket)是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 [1]

目錄

蟋蟀科基本信息

蟋蟀科(Gryllidae;cricket)是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有的是偶發性大害蟲。

蟋蟀科簡介

體小型至大型。體色通常較暗,黃褐色至黑色,部分類群呈綠色或黃色,缺鱗片。頭通常球形,觸角絲狀,長於體長;複眼較大,單眼3枚。前胸背板背片較寬,扁平或隆起,兩側緣僅個別種類明顯;側片一般較平。前翅通常發達,部分種類前翅退化或缺失,後翅呈尾狀或缺後翅。前足脛節聽器位於近基部;後足為跳躍足,脛節背面多具長刺。雌性產卵瓣發達,呈刀狀或矛狀。

蟋蟀科生物學

蟋蟀科不同類群棲息的生境差別較大,部分種類具有穴居性,還有一些種類生活於土表的腐葉層下或碎石之中,另有一些種類生活在草叢中,並受濕度的影響,而距蟋亞科大多數種類生活在較小的灌木叢中或樹頂。多數類群為夜間活動,其中有些種類趨光性較強,而斗蟋屬的種類則具好鬥習性。此外,黃蛉蟋屬、墨蛉蟋屬和片蟋屬等種類的雄蟲則均以善鳴著稱。

蟋蟀科分布

世界性分布。該科在我國有13亞科64屬230餘種,在浙江天目山發現6亞科14,屬23種 。

蟋蟀科形態特徵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各足跗節3節,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

產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由2對管瓣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對。雄腹端有短杆狀腹刺1對。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

體色多為黑褐色,體型多成圓桶狀,有粗壯的後腿,比身體還要長的細絲狀觸角。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絲,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絲還長的產卵管,分辨雌雄還有一招,翅膀有明顯凹凸花紋的是雄的,翅紋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聽器是在前腳節上。

蟋蟀科生活習性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越冬卵於10月產下,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蟲。若蟲蛻皮6次(即6個齡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141~151天。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科基本分類

本科分12個亞科,中國常見的亞科和種類如下: 頭圓大,跗節縱扁,後脛節有刺,但刺間無小鋸齒。中國最普遍的種類有: ①斗蟋,從北京到廣東、台灣以及國外日本均廣分布。體中型,雄長13~16毫米,雌長14~19毫米。黑褐色。後頭有3對黃色縱紋。前翅雄蟲長達腹端;雌蟲短,僅到腹部中央。雄雌蟲後翅皆不發達。發音鏡長方形,中有一橫脈,另有2斜脈。端網區與發音鏡等長,產卵管與後腿節等長。性好鬥,善鳴,中國自古就有鬥蟋蟀的遊戲,所用的就是斗蟋。 ②北京油葫蘆,廣布中國各地和國外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體大型,雄蟲長22~24毫米,雌蟲長23~25毫米。黑褐色。兩眼內方有「八」字形橙黃色紋。發音鏡大致為正方形,內有一橫脈,另有4~5條斜脈。端網區較長。後翅發達,露出腹端如長尾。產卵管比後腿節長。 ③大扁頭蟋,分布於北京、陝西、河北、安徽、江蘇等省及國外日本。體中等大,長19毫米。黑褐色。雄頭頂顯著向前凸出,面扁平傾斜,凹凸不平,兩側向外突出。發音鏡近正方形。無橫斷脈,斜脈2~3條。

與蟋蟀亞科近緣,但體軀特大,單眼排成「一」字形,後腿節較長。本亞科的花生大蟋別名大土狗、大頭蟋,形特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國外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以及馬來半島。體長40毫米,寬13毫米。赤褐色。頭半圓形。只有一橫脈,另有斜脈3條。後翅發達,伸出尾端如長尾。

體小型,後脛節有長而能動的刺,體面被柔毛與黑刺相間,雄蟲前翅端網區很小,發音鏡後端常有不規則的短脈,分為數小室,有1條斜脈。產卵管末端稍膨大,其邊緣常有小強齒。針蟋不建洞穴,性喜潮濕,常活動於地面、叢林間、枯葉下,尤其是池塘、水流附近,少數種類能入水游泳。污斑擬針蟋。體長5~7毫米,淡灰褐色,具許多不規則褐色污斑。後頭,有4條淡色縱紋。前胸背板兩側各有一個三角形紋,尾須黑褐色,發音鏡不規則,後方有2~3個小室。產卵管與後腿節等長,端瓣具強刺。一年兩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鳴聲為「吱……」單音。寄主:蘿蔔、白菜、狗尾草等。分布於北京、江蘇、浙江、河北;國外在日本。

樹蟋體柔弱狹長。綠、白或黃色。頭向前,前胸背板狹長,雄蟲後胸有一大腺孔。足細長,前脛節內外側聽器特長大。前翅近透明。發音鏡大,內有橫脈。產卵管端瓣寬而平截,有強鋸齒。本亞科常見的台灣樹蟋中等大,淡黃褐色,體長約13毫米,雄蟲體形前狹後寬。頭小。觸角略比體長。前翅前狹後寬,質薄、透明,長於腹端。發音鏡大,後翅狹長過腹端如長尾。一年兩代,以卵在樹皮內越冬,為害甘蔗、棉花、水稻。分布於新疆、陝西、江蘇、貴州、雲南、廣東、台灣,國外於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

(Phalangopsinae):金鐘體大型,前小而後大,與樹蟋相似,唯頭垂直,容易區分。頭小,足細長,後脛節有刺,在基部刺間有齒。有翅種類雄蟲發音鏡內至少有橫脈2條。跗節很長,第2節甚小。性喜潮濕,常生活於林中落葉或腐木下。不少種類穴居。本亞科的金鐘兒中等大,體長約13毫米。暗黑色。雄蟲體形前小後大,後緣較圓,配合脈紋頗像樂器琵琶。頭小,黑褐色,後頭有黃斑。觸角很長,淡黃色,中段白色;發音鏡很大,有3條彎橫脈。常棲於枯葉中,草根下,巷道中。年發生一代,常被人們飼養傾聽鳴聲欣賞。分布於江蘇、浙江、四川、貴州等。

(Podosyrtinae):形態變異較大,但後脛節各刺間和基部均有小齒;外端距很短,約等長;內端距均長,上端距最大;後跗基節短有強齒。梨綠蛣蛉,大型,體長18毫米,淡黃綠色,有褐色或黑色脈紋縱橫分布。體型中段大,兩端小。複眼突出。觸角長約體長的一倍。發音鏡大,略呈四方形,內有一橫脈,另有斜脈5~6條。在山東,成蟲和若蟲為害梨、蘋果、山楂、葡萄、棗、櫻桃、棉花,齧食葉、花、芽、果實和種子;在華中和西南地區生活於行道樹上。一年一代,雌蟲在樹枝上產卵,成若蟲夜晚活動。分布於江蘇、浙江、山東、安徽、四川、雲南等省,國外於日本。

蟋蟀科基因研究

蟋蟀科(Gryllidae)隸屬於昆蟲綱直翅目螽亞目蟋蟀總科(Insecta:Orthoptera:Ensifera:Grylloidea)。蟋蟀科昆蟲既是一類觀賞性昆蟲,又是藥用和食用的資源昆蟲,同時也是主要的農業害蟲之一。國內外對蟋蟀科昆蟲的分類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形態分類、鳴聲分類、細胞學等方面。

蟋蟀科研究以線粒體基因Cytb為分子標記對蟋蟀科部分種類的系統發育關係進行了重建,為蟋蟀科的系統學研究提供分子依據。蟋蟀科研究應用昆蟲的通用引物擴增出蟋蟀科7屬和異針蟋屬1種作為外群共35條Cytb基因部分序列,序列長度為579bp(去除引物序列),從分子水平上對蟋蟀科部分類群屬種間的系統進化關係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蟋蟀科35條Cytb基因部分序列在鹼基組成上具有偏好性。A、T、G、C的平均含量分別為32.6%、36.4%、10.1%、20.8%,A+T含量為69%,而G+C含量為30.9%,A+T含量明顯高於G+C含量。密碼子第三位點A+T平均含量最高。第三位點的高轉換率與其高A+T含量有關,轉換率稍高於顛換率說明本科昆蟲分歧時間較近。另外Cytb基因在密碼子的使用上及氨基酸組成上也具有偏向性 。 對於蟋蟀科7屬18種蟋蟀,用幾種建樹方法所構建的分子系統的拓撲結構一致,系統發生關係為:((啞蟋屬+秦蟋屬)+(棺頭蟋屬+((油葫蘆屬+蟋蟀屬)+(斗蟋屬+灶蟋屬))))。啞蟋屬和秦蟋屬是比較原始的類群,且支持油葫蘆屬和斗蟋屬有着較近的親緣關係,而與棺頭蟋屬親緣關係較遠。

對於蟋蟀科屬內種間的系統發育關係,(尖角棺頭蟋+((泰康棺頭蟋+石首棺頭蟋)+(((多伊棺頭蟋+竊棺頭蟋)+小棺頭蟋)+哈尼棺頭蟋)))。其中泰康棺頭蟋+石首棺頭蟋是比較原始的類群;支持哈尼棺頭蟋和竊棺頭蟋分別為兩個種的觀點,但對於尖角棺頭蟋及小棺頭蟋的分類地位有差別,還需要結合其他方法進一步研究。】 對分別采自藍田、翠華山、旬陽、柞水和眉縣營頭五個不同地理區域的多伊棺頭蟋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進行了重複試驗,結果顯示所測序列完全一致,沒有地域差異,可能原因有以下幾種推測:Cytb基因在種內是穩定的;我們選擇的序和GenBank中的雙斑蟋Cytb基因(Gryllusbimaculatus)的全序列比較,擴增得到的序列位於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Cytb基因序列的中後段(10763~11342),所包含的變異位點較多(變異位點數為258個,變異率為44.55%,其中簡約信息位點數為221個,占整個變異總數85.66%的,單個鹼基變化位點數37個)。 蟋蟀科

運用Cy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對蟋蟀科進行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科內屬種間的系統關係比較明確,得到的系統發育樹的拓撲結構一致,且置信值較高。因此通過該實驗可以看出Cytb基因在蟋蟀科昆蟲的分子系統進化分析中可以作為有效的分子遺傳標記,且適合於進行屬種分類單元之間的系統進化研究。

蟋蟀科經濟意義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

參考來源

  1. 蟋蟀科,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