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虞山相伴(20)張春彥

重新導向頁面
虞山相伴(20)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虞山相伴(20)》中國當代作家張春彥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虞山相伴(20)

頻長江而臥,讓半壁入城。陽光明媚的時候,山倒映在水裡,青黛如洗;水徜徉在山間,粼粼似畫。有風拂過,山的倒影被迅速吹皺,層層蕩漾開去,與不遠處湛藍的天銜接在一起,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婀娜嫵媚。

花開荼蘼的季節,念叨着「吳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經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詩句,我來到虞山,看見了這樣的景致。

原本想尋覓那「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古剎,原以為它應與賢明的舜帝或風情萬種的虞姬有這樣那樣的關係,面對它時才知道,自己錯了,大錯而特錯!這似臥牛般延綿而沉默的山,得名於另外的人,長眠了那麼多的英魂,峰巒疊嶂的青黛里,除了裊裊的鐘磬禪音、迷離的山光潭影、啁啾的鶯啼蟬鳴外,竟然還有那麼深沉厚重的歷史掌故、文脈流芳、壯志悲歌、沉沉浮浮。

「泰伯導仁風,仲雍揚其波」。三千年多前,生長於秦川的泰伯和仲雍兄弟,為了完成作為部落首領的父親---古公亶父齊家振邦興國安天下的願望,以到南方採藥為父親治病為由,離開所鍾愛的三秦大地,跋山涉水一路坎坷地奔波到當時尚未開化,被稱為「荊蠻」的吳地,用「文身斷髮」的行動,既表明融入當地生活、接受當地文化洗禮的決心,又毅然決絕地斬斷了回歸故土的路。兄弟二人在那荒蕪的地方,建立「勾吳」國,帶領當地人民披荊斬棘,戰天鬥地,孜孜不倦地傳播黃河流域的農耕技術和先進文化。兄弟二人先後為王,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當鳳鳴岐山,天下歸一,父親的夢想終於實現,原本只迴旋在西北大地的黃鐘大呂的聲音在華夏神州久久蕩漾時,兄弟二人早已離開這世界,仲雍更是葬在了這個山頭。因仲雍的次曾孫被周武王封為虞國國君,所以仲雍也被後人尊稱為虞仲。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衣冠開國俗,俎豆繼春秋」的功績,把山改稱虞山,一直叫到了現代。如今,仲雍的墓廬在虞山東麓寂寂而立,經歷了歲月沉沉浮浮的三塊墓碑,在千百年風霜雨雪的洗禮下斑駁嶙峋,除了刻有「先賢虞仲周公墓」的那塊外,其它兩塊的字跡雖早已模糊不清,但依然流露出深深的歷史滄桑。從石碑回望,隱藏在濃濃的綠蔭里的三道石牌坊依次排列,卓立挺拔。其中第二道石牌坊又稱「清權坊」,橫額題「南國友恭」,石楹聯為「道中清權垂百世,行俟夷惠表千秋」,背面刻「讓國同心」四字,概括了仲雍一生友恭禮義、淡泊權力以及教化吳地的不朽功勞。當年,浪漫的詩仙李白專門來此地憑弔,高亢激昂地寫到:「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清風盪萬古,跡與星辰高」;而低調的元朝詩人鄭東面對它時,卻平靜的如同一池春水,認為仲雍因隱逸與清權,才讓人一直念念不忘。「死無歸國夢,人識逸民心」,對於懂他的人而言,在「海虞山上月」時,就欣然「梅里共沈沈」了。紀念一個人,無論詩文的浪漫豪邁抑或格調平淡,只要能傳達出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就一樣旖旎。

立國辟疆,原本是少數英雄才能成就的事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偉大,但平凡的人一樣可以不朽。當地人就堅定地認為,作為平凡人,春秋時期的言子以文化人的不朽功勳,絲毫不吝於仲雍的偉大。「路轉城西最上峰,昔賢遺寢翠微中。弦歌共沐流芳遠,文學還欽吳道東」,離仲雍墓不遠,他們用同樣的方式,來懷念言子的崇高:同樣是巍峨的三道牌坊,同樣是睥睨的氣度,同樣有凌然的肅穆。第一道沖天式三楹石坊,石頭已呈青幽的色彩,表明了歷史的久遠,坊額題「言子墓道」,隱隱的厚重。第二道石坊,刻「道啟東南」的大字,讚嘆言子把孔子的思想在南方地區傳播並發揚光大的業績,是對這位孔子唯一的南方學生中肯的評價。因而,看到第三道牌坊寫着「南方夫子」時,你就不會覺得驚訝了。言子又名子游,小孔夫子45歲,是他晚年的學生。他繼承了孔子重視禮儀教化、渴望世界大同的精神,並言傳身教,讓這樣的精神在南方大地生根發芽怒放乃至今天的碩果纍纍。後人感激他,感慨到「青瓜延羅宗枝茂,丹桂流芳子孫賢。禮樂四方尊教化,弦歌百里熹相傳」。明時的顧炎武受他的影響深遠,面對他的墓廬,油然而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積澱起開啟民智、教化萬民的思緒,並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發出「為萬世開群蒙」的吶喊,喊得這山更加俊俏艷麗,喊得這水更加清澈剔透,喊得這裡的人骨子裡擁有了更為自覺的家國情懷。

這沉甸甸的家國情懷,冥冥中給這一方水土所養育的人打上深深的烙印。秉承並堅守這一情懷的人,萬古流芳;淡漠甚至忘卻了這一情懷的人,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種對比,越是在國破家亡、金甌殘缺的時刻,越能得到充分地驗證。不相信這一點,你就無法理解虞山西北的拂水岩旁,竟然還長眠着一位奇女子---柳如是。奇怪的是,她並沒有與自己的夫君錢謙益合葬。史料上說,在82歲的錢謙益病逝一年零四天後,46歲的柳如是在錢氏族人的逼債聲里,毅然懸樑自盡。自盡後,錢氏族人仍對她有莫名的恨,不允許她與錢謙益合葬,甚至不讓她埋入錢氏祖墳。這樣的身後事,讓人唏噓不已。

料想錢柳二人,當初肯定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願望,肯定幻想着既然生未同裘,那就死同穴吧,造化弄人,是耶非耶?其實,當年23歲的柳如是,嫁給60歲的錢謙益時,就不被士林看好。好多清流和錢謙益的族人都認為,青樓出身的柳氏,配不上權高位重、才華橫溢的東林領秀、士林首揆錢謙益。論出身,相比於錢謙益,柳氏是卑微不堪的;但若提及對家國的愛、對民族氣節的堅守、對大丈夫精神的承繼,柳氏不知高過所謂名士的錢謙益多少。不知道柳如是在決心終了自己的生命時,是否後悔過這段姻緣?是否覺得大節有虧的錢謙益是浪得虛名、不過爾爾?至少在國破家亡,她動員身為南明禮部尚書的錢謙投水殉國,錢謙益說「水太涼,不能下」,並把她從水裡硬生生拉上來,隨即投敵變節時,她的內心肯定是淒涼而痛苦的。回望往昔,肝腸欲絕來時路,一種淒涼,十分憔悴,芙蓉淚里,傷心如許。

雖然錢謙益晚年也曾極力想重塑個人的愛國情懷與傳統美德,也曾偷偷支持過江南的反清活動,甚至臨時前還呼喊「當初何不死在乙酉日」,但既未見諒於士林,被譏諷為「江浙五不肖」之首;又被清廷錄入「貳臣錄」,孤獨與迷茫的後半生里,陪伴他的,還是這位剛烈的女子。頗具嘲諷的是,對於錢謙益而言,反而因柳氏的申明大義家國情懷、因柳氏在他落難時多方奔走的救助、因柳氏在家境困頓時的不離不棄,減輕、淡化了他的惡名。其實,兩個人最終沒有葬在一起也是好事,「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青山掩映中,明媚如柳如是者,用堅定的精神,不屈的氣節,堅守着民族大義,鳳凰涅槃般地踐行了一個人不可以選擇出身,卻可以選擇道路的偉岸與崇高

不知道瞿式耜的選擇,是否有柳如是的影子。作為錢謙益的門生之一,他骨子裡的浩然正氣、肩膀上的民族精神,要遠遠勝過老師許多。在大明朝苟延殘喘的末日,朝廷稍有安穩,就虐他千百遍,棄之如敝履;但在最為危難的時刻,他鐵肩擔道義,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拼搏,企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甚至一度讓南明看見最後的曙光。1650年正月,桂林大亂,城中無一兵一卒,瞿式耜知道已經無力回天,抱定與城共存亡的決心,把桂林當成最後的歸宿地,把死亡當成唯一的必然的選擇,與他的學生張敞端坐城中,飲酒賦詩,從容就逮。瞿式耜何嘗不知道生命的珍貴,人世間的美麗,但因「綱常萬古一身留」的信念,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被俘後被囚禁的日子,他一身正氣,罵退前來勸降的孔友德,拒絕了剃度出家即可活命的條件,用以死殉國的抉擇,傳遞出凜然不可侵犯的氣節。「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生命的最後時刻,鬢須皆白的他依然正襟危坐,懷着對故鄉難捨的思念,恭恭敬敬地祭拜過北方的家園,留下「從容待死與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張。三百年來恩澤久,頭絲猶帶滿天香!」的絕命詩,在桂林城北的彩疊山下,遙望故土山河,從容不迫地說:「吾生平最愛山水佳景,此地頗佳,可以去矣」,大好頭顱一擲輕,留取丹心照汗青。幾十年後,他的後人把他的屍骨遷回故土,葬在他念念不忘的虞山。「三更白月黃埃地,一寸丹心紫極天」。斯人已去,他的忠魂業已化作碧血,但精神卻永遠芬芳。身後那白月、黃地、丹心、紫極相互掩映的畫面,絢爛的奼紫嫣紅。

青山隱隱伴忠骨,綠水迢迢憶香魂。千百年時光流轉,虞山依舊晴川歷歷,芳草萋萋。山高水長、蒼蒼莽莽的世事輪迴里,花開花謝、風捲雲舒的變幻莫測中,被淹埋了的、忘卻了的,有許多許多;唯有那民族的、每個人靈魂深處都應擁有的風骨、氣度以及精神,在這青山之巔、綠水之畔,朝氣蓬勃,熠熠生輝,萬古飄香。[1]

作者簡介

張春彥,山東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