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丹人民解放運動

蘇丹
[1] 原圖鏈接

蘇丹人民解放運動(Sudan People's Liberation Movement,SPLM),簡稱「蘇人解「,成立於1983年5月,由蘇丹政府軍軍官約翰·加朗埃塞俄比亞成立,主要成員是非穆斯林、非阿拉伯人的蘇丹南部黑人,其武裝力量稱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在南蘇丹獨立之前,該黨主張以武力推翻蘇丹政府,建立世俗社會,廢除伊斯蘭法,公平發展各地經濟,與政府共享國家財產。2005年1月9日與蘇丹政府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簽署全面和平協議[1] ,其黨主席約翰·加朗出任蘇丹第一副總統,但在7月30日墜機身亡。2005年8月1日,蘇丹人民解放運動領導機構選舉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為蘇丹第一副總統兼南方政府主席,以接替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的約翰·加朗 [2] 。 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後,該黨領袖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當選總統南蘇丹總統 ,「蘇人解「成為南蘇丹共和國執政黨。

目錄

經過

2011年1月,根據《全面和平協定》,蘇丹南部舉行公投,以98.83%的贊成率通過獨立。2011年7月9日0時,南蘇丹正式成立,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擔任第一任總統。

從1983年到2005年,蘇丹一直陷於內戰。直到2005年1月,蘇丹政府與以南蘇丹獨立或分離為目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簽署《全面和平協議》[3]

"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成員主要由南蘇丹人組成。簽訂和約之前,蘇丹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蘇丹人民解放運動"也作為一個統一的政黨和組織在全國活動。

簽訂和約後,蘇丹南方實行了高度自治,成立了自治政府,幾乎處於獨立狀態。

2011年7月9日,蘇丹南方獨立後,"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成為南蘇丹執政黨,而"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的北方人在革命鬥爭年代參加了"人解運",獨立後不能加入南蘇丹國籍,他們的去向就成了問題。為此,"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就成立了"北方局",繼續留在北蘇丹,演變為蘇丹境內的反政府武裝。

相關事件

據法國媒體2014年4月21日報道,聯合國21日表示,自2013年12月中旬以來,效忠於南蘇丹前副總統、2013年被總統薩瓦爾解職的里克 馬沙爾的部隊就一直與政府軍對抗,是南蘇丹最大的反政府武裝。4月中旬,反政府軍占領了該國北部的石油重鎮本提烏,因種族原因屠殺了當地數百名平民。

聯合國在聲明中表示,本提烏是北部產油的統一州首府,原本由南蘇丹總統薩瓦爾 基爾的政府軍控制,4月15日,被以馬沙爾為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力量奪取,並在一座清真寺就打死了200多人,除此之外,一座天主教教堂、廢棄的聯合國建築物和本提烏的醫院內也有多人遭殺害。

屠殺發生在15、16兩日,聯合國人員20日才趕到當地調查。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稱:「當馬沙爾反叛軍奪取本提烏之後,他們搜查了一些有數以百計的南蘇丹平民和外國人避難的地方,在確定他們的種族和國籍之後,殺害了數百平民,被槍殺的人們暴屍街頭,場面十分血腥。」

南蘇丹的衝突源於現總統基爾和前總統馬沙爾政權之間的鬥爭,這其中還夾雜着丁卡人部落和努爾人部落由來已久的種族對立,而這兩位領導人則恰好分 別來自這兩個部落。1983年-2005年,南方黑人反對喀土穆中央政府,蘇丹爆發南北內戰,最終使得南蘇丹於2011年7月獨立。而獨立後,南蘇丹並沒 有因此穩定下來,兩大部落一直衝突不斷,國內局勢動盪。

政黨武裝

根據蘇丹政黨法,作為政治黨派或反對黨,"人解運北方局"可以註冊為合法政黨,但國家只有一個軍隊和武裝,政黨不許擁有軍隊,必須解散其武裝力量或整編為政府警察部隊。

"人解運北方局"拒絕政府要求,反而繼續招兵買馬,擴充兵員。更有甚者,"人解運北方局"2011年還與達爾富爾反政府武裝"公正與平等運動"、"蘇丹解放運動(米納維派)"等組織在南蘇丹首都朱巴簽署了成立"蘇丹革命陣線"的宣言,旨在聯合推翻蘇丹政府。

從2011年9月開始,蘇丹政府軍對盤踞在青尼羅州南科爾多凡州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武裝開始進行清剿,包括"人解運北方局"總書記、前青尼羅河州州長馬利克·阿卡爾在內的青尼羅河洲的"人解運北方局"武裝已被政府軍驅逐到南蘇丹境內。而盤踞在南科爾多凡州"人解運北方局"武裝,憑藉奴巴山區的有利地形繼續與政府軍對抗。

參考資料

  1. 蘇丹政府代表團與反對派組織達成初步和平協議. 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 2005-01-17   [2020-06-26] (中文). 
  2. 蘇丹選出新任第一副總統. 騰訊新聞. 2005-08-03 [2020-06-26] (中文). 
  3. 新聞背景:「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武裝. 人民網. 2012-01-29 [2020-06-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