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川杨
藏川杨 |
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Var.tibeticaSchneid),乔木。叶初时两面有短柔毛,后仅沿脉多少有柔毛或近光滑,微具棱的小枝,芽和叶柄均有短柔毛,可与川杨(原变种)区别。产四川和西藏。生于海拔2000-4500米高山地带。木材供箱板材、民用建筑或纤维原料等,也植为行道树。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藏川杨
拉丁学名: 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Var.tibeticaSchneid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杨柳目
科: 杨柳科
属: 杨属
形态特征
叶初时两面有短柔毛,后仅沿脉多少有柔毛或近光滑,微具棱的小枝,芽和叶柄均有短柔毛,可与川杨(原变种)区别。[1]
生长环境
落叶大乔木。多分布于年均气温4~12℃、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能忍受-30℃以下低温。[2]
分布范围
栽培技术
立地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杨树是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我省杨树造林地主要在平原地区和河滩地,造林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地势平坦,或坡度在15°以下,有效土层厚度大于0.7米,具有溉灌条件的地块。2,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次之;毛白杨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3,地下水位适宜。杨树生长适宜的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4,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5,土壤pH值6—8,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石砾含量在20%以下。
造林密度 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生长快、树冠较大的品种,培养大径材的,密度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选用干形通直,冠形较窄的品种,培育短轮伐期的林分时,密度可以大些。纯林以株行距2×4米、3×4米、4×5米、 4×8米为宜。实行林农复合经营的平原宜采用株行距1×2×12米、1.5×2×8—10米。
整地 土壤封冻以前进行。根据地势进行土地平整,实行机耕全垦的全面整地,垦深30厘米以上;或带状及反坡梯田的局部整地。然后开挖80厘米见方的栽植穴,挖穴时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
选用良种壮苗 选用良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立地及不同的培育目标选择已经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的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用壮苗。选用1年或2年生,苗高4.5米、地径3.5厘米以上的苗木,且根系完整,苗木粗壮,木质化程度高,具有充实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栽植 1,苗木处理:在起苗、运苗、栽植的各个环节,都要防止苗木失水。在苗田应遵循先灌水后起苗的原则,苗木起运中要注意保护好根系,使根系完整、新鲜、湿润,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美洲黑杨的一些无性系,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1-2天。造林前,应把长根截去,侧根长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即可(过长在栽植中易出现窝根)。对运苗中有些顶芽甚至梢部被损坏的苗木,在修根时应把顶梢剪去,回剪到最上部第一个壮芽以上1厘米处。
2,栽植:栽植时间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11月中旬),冬季杨树落叶后及土壤封冻前,春季萌芽前,均适宜杨树造林。栽植深度:根据土壤条件而定,在较干旱疏松的土壤上栽植60厘米左右为宜,这种深度可增加苗木的生根量,提高抗旱抗风能力,而在比较粘重的土壤和低洼地,则不宜深栽。栽植方法:造林时要求大穴栽植,扶正,栽直,分层填土,分层踩实,使苗木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栽后立即浇水,水渗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抚育管理 1,适时灌溉。除新造幼林要立即浇水外,4-6月干旱季节,要对林分适时灌溉,以保证林木旺盛生长。秋季干旱时也要进行灌溉,对美洲黑杨等品种进行冬灌可提高林木的抗旱、抗寒能力。灌溉次数和灌水量视天气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在春季树木发芽前后、生长季节、土壤封冻前,视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在土壤缺水时及时浇水,浇水后要及时培土保墒。
2,合理施肥。基肥:在造林前每亩施土杂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左右,混合后施入挖好的树穴内根系栽植深度范围。追肥:每年5-6月,在杨树的生长旺期追肥两次,施肥量每次为尿素3-7公斤或碳酸氢氨12-15公斤,造林当年可晚施、少施,随林龄增加可适当多施,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
3,松土除草。林分郁闭前,每年除草不少于两次,实行农林间作时可与农作物管理结合进行。林分郁闭后可适当减少除草次数。农林间作期间不专门为林地松土,停止间作后每年最少要松土1-2次,以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
4,修枝。适时修枝可提高树干质量,有利于培育干形圆满的优质良材。造林时修去苗木的全部侧枝,造林后1-3年的幼树,去除竞争枝,保留辅养枝,并剪除树干基部的萌条,培养直立强壮的主干,修枝强度应保持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在3/4以上。胶合板材应没有疤结,当第一轮侧枝基部的树干达到10-12厘米时进行修枝,去掉第一轮侧枝,以培养无结良材。修枝应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行,切口要平滑,不撕裂树枝。对四年以后的林木要逐步修除树冠下层生长衰弱的枝条,使树冠长度与树高大致保持以下比例:树高10米以上,冠高比2/3;树高20米以上,冠高比1/2;树高25米以上,冠高比1/3。
5,实行农林间作,以耕代抚,在林分郁闭以前实行农林间作,不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如松土,除草,浇水,实施等措施,起到抚育幼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收益的作用,间作农作物应以矮小,耐荫,耗水肥少的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或瓜菜,药材小麦等。间作的作物与林木要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以免耕作时损伤林木根系或作物与林木争水争地。
病虫害防治
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是危害欧美杨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杨树叶片,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杨树叶片大面积吃光现象,影响树木生长。防治方法有:
1,营林措施:首先要提倡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选用泡桐、刺槐、臭椿、香椿、合欢、楸树及大枣、苹果、梨等与杨树进行块状混交或带状隔离,造林用苗选用抗虫性强的良种壮苗。其次是加强抚育管理,及时开展中耕、松土、除草、施肥,并在适宜季节修枝抚育,增强树势,提高林分自身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2,生物及仿生制剂防治:虫害发生面积较大时,可在害虫产卵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或舟蛾赤眼蜂进行防治。或在林间悬挂鸟巢,积极开展益鸟招引,增加鸟类数量。或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喷洒25%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进行地面喷雾防治。对有一定郁闭度的路林、林网、片林,可采用背负式机动喷粉机喷施森得保粉剂进行防治。对于大面积集中连片发生的可采用超低量飞防25%灭幼脲Ⅲ号600g/hm2防治。
3,人工物理防治:在害虫越冬(越夏)期间,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摘除卵块、虫苞或虫茧,可以减少越冬(越夏)害虫基数、减少害虫数量;成虫羽化盛期,可以在林间悬挂杀虫灯(黑光灯)或在林缘点燃火堆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对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可采用地面喷烟或放烟防治,适宜在3龄幼虫期前,采用担架式、背负式机动喷雾机或车载机喷施80%敌百虫800倍液等高效低毒环保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有一定郁闭度的路林、林网、片林,可采用6HY、OR系列烟雾机喷施有触杀性、胃毒性或熏蒸性的乳油或油剂进行喷烟防治,药剂与柴油混合比例1:10;或采用林丹烟剂、敌马烟剂进行放烟防治,烟剂用量1公斤/亩。 局部发生、高大树木受害时,可采用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的10%吡虫啉等药剂在树干胸径部位树干周围砍伤口或刮去老树皮后涂毒环的方法防治。也可采用干基部打孔注药,利用打孔注药机或手工钻等工具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内吸传导性强的10%吡虫啉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等。用药量为2—4毫升/10厘米胸径,原药或1—3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5,采伐。间伐:纯林较密的林分(2×4米、3×4米),在树龄4—5年、林地接近郁闭时,应在休眠期内进行隔行间伐;宽窄行双行带状林分进行隔株间伐,并清除间伐剩余物。皆伐:对已达到工艺要求的成熟林,在休眠期内进行全面采伐,并清除采伐后的剩余物。
主要价值
木材供箱板材、民用建筑或纤维原料等,也植为行道树。
科研研究
杨树品种较多且对于有些树种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但多数树种在抗虫。显的缺点,为了改善杨树品种结构,提高杨树抗虫力,从西藏地区引进新树种藏川杨。 通过对藏川杨光合特性的研究,确定了其在本,为研究其抗虫性打下基础;随后对藏川杨进行柳蓝叶甲和光肩星天牛危害情况的观察,对藏川杨的抗柳蓝叶甲和光肩星天牛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藏川杨含水量、木材基本容积量的柳蓝叶甲和光肩星天牛体内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研究了柳蓝叶甲和光肩星天牛取食藏川杨后这些指标在的变化规律及与柳蓝叶甲和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
1、通过对藏川杨与对照树种的物理性质以及解剖结构的观察发现,与对照树种相比藏川杨的物理性质与结构有较明显的抗虫优势,能够在栽植过程抗虫特性阻止昆虫入侵。
2、藏川杨和中林46的日光合速率变化都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00时,为17.45μmol/(m2·s)和18.27μmol/(m2·s)。第二峰值较第一峰值均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在11:00时同时出现了峰值,藏川杨为4.67m。 [1]
参考文献
- ↑ 植物知识科普,小编带你了解川杨”,小度讲植物,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