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述昼夜分乘城
《蓟门述昼夜分乘城》是一首明代古诗。明代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许多明代诗人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在明初,一些诗人开始回避社会现实,更多地发出位卑谏勿直,直谏君心疑的个人感慨,抒写世路剑关险,吾志在山林的退隐情怀。而在后期,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渐渐不满前七子诗风、尚能卓然自立的诗人,如杨慎[1]、高叔嗣、薛蕙、王廷陈等,他们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
昼夜分乘城,一卒守数陴。 落落似晨星,迹远宁附丽? 弧戟藓半侵,刁斗音空齐。 修筑十载余,但见来胡儿。 治险既艰难,恃险亦倾危。 莫谓两无益,谁从求端倪? 兼之制外役,使者纷路歧。 严工即复停,且逐使者驰。 终岁苦莫陈,无能扬双眉。 士困每不堪,边臣尤失意。 俸给未或敷,曷由章厥志? 俯仰苟混淆,曷由措厥事? 廉毅天降衷,岂无平旦气? 浊水视清尘,飞沉两暌异。 嗟嗟佐吏威,扬鞭动恣肆。 道左贵鸱蹲,庭前爱狐媚。 由是裨校流,上及参游辈。 奔走车尘前,屈体若僮隶。 恃操荣辱柄,睚眦立倾置。 忽薰倏为莸,当路安得识? 伤哉七曜明,难悉覆盆翳。 主吏尚不免,讵暇问入卫? 将欲列守陴,边工胡敢废? 将欲练备虏,边工胡能暨? 将欲罢边工,战守势轩轾。 |
” |
— [明代]戚继光 |
目录
明代诗词反映社会现实的意义
明代诗词是明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明代诗词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明代社会存在着诸多矛盾,包括阶级矛盾、土地兼并问题、农民起义等。文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例如,有些诗作描写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农民起义的原因,表现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 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
明代的官场存在着许多腐败现象,如贪污受贿、官僚作风等问题。文人们通过诗歌来揭露这些不公现象,对官场的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例如,有些诗作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官场的黑暗面。
3. 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
明代社会经历了许多变迁,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等。文人们通过诗歌来记录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例如,有些诗作描写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的生活状态。
4. 表达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明代文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这些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体现了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综上所述,明代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们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表达了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参考文献
- ↑ 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搜狐,2019-08-28
- ↑ 第九讲:明代文学,搜狐,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