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坡头镇
蒲城县坡头镇地处蒲城县西北约15公里处,北依太白山,与铜川、大孔接壤,西与苏坊镇及富平县老庙镇、美原镇、峪岭乡相连,东与三合乡相邻,南与兴镇相接。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8.5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258亩。辖坡头、桥陵东村、桥陵、安王、东山、六井、梁家、曹家、坊里、联兴、山王、五星、路家13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54个自然村。全镇共有5698户(含非农业户),25608人(含非农业人口),均系汉族。[1]
中文名: 坡头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陕西省蒲城县
地理位置: 蒲城县西北部
面 积: 50 km²
下辖地区: 坡头、桥陵、安王、东山、六井、梁家、曹家、坊里、联兴等
政府驻地: 坡头村
人口数量: 24925(2000年)
著名景点: 桥陵
目录
历史沿革
坡头镇因政府驻地坡头村而得名。民国时地属龙原乡之五保六保、忠武乡之七保、联保所之五保六保。1959年属兴镇人民公社的田良、苏坊、坡头三管区,1961年成立坡头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坡头乡,2000年撤乡改成坡头镇。
自然条件
坡头镇域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450-800米,地形复杂。北部为丘陵沟壑地形,东山一带高度不大的石灰岩孤丘呈东北西南走向,地面梁峁起伏,多系沟坡地。中南部为波状黄土台原区,地形比较平坦,是本镇的主要农业区。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3℃,降雨量530毫米。无霜期220天左右。
镇内北部沿山地带石灰石储量约1亿立方米,含镁量3%以内,氧化钙含量达55.6%,是生产水泥、石子、石灰的优质原材料,坡头沟内深层水属优质饮用水,开发前景诱人。
经济建设
坡头农业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红薯、芝麻等;果品主要有苹果、酥梨、柿子等。坡头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较为优越,井灌、集雨窖灌与抽黄灌溉相互补充,特别是南部抽黄灌区,适宜于生产优质粮食,2000年坡头镇被列入国家级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蒲城县已在坡头设立桥陵万亩观光设施农业园。九十年代后,坡头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养殖业、林业的比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养殖业方面已经形成两大基地,东山村的蛋鸡生产基地,路家村“二元母猪”、“三元”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在林业上,除了在桥陵的绿化工程之外,坡头加大了太白山的山川秀美工程和退耕还林工作力度。 已在北部沿山地带形成了3000多亩杂果林带,2000多亩花椒经济林带。
坡头的企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现已形成了建材、建筑机械、花炮、农副产品加工四大生产体系。2007年底,全镇乡镇企业产值8837万元,建材、建筑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厂家135个,从业人员942人,以弘达、旭阳为代表的花炮公司6个,从业人员5500多人。在坡头的企业中,坡头水泥厂、长征建筑机械厂、神力机械厂、秦星水泥厂已具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神力”、“长征”牌卷扬机,系列破石机械供不应求。坡头水泥厂的“桥陵”水泥亦远销新疆、银川等地。坡头花炮已走向规范化,多花色化,燃放安全化,产品远销西北、西南十多个省份,部分出口创汇,深受消费者 欢迎。
坡头境内的桥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陕西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其艺术性被史学家誉为唐陵之冠。它位于坡头境内的丰山(唐时称桥山),依山腹开凿墓室,在地面绕山势而筑成,桥陵是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为其父唐睿宗李旦建造的陵墓。封内20平方公里,设施非常豪华,地面原有献殿,阙楼,陵署,下宫等建筑群,现已荡然无存。但尚有大量的高大土阙,陵墙遗迹。地面现存的世大石雕群,规模之大、形体之伟、气势之宏、雕刻之美、艺术之精、国内罕见。2001年《桥陵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得到国务院审批,先期2400万人民投资已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桥陵已是绿树成荫,道路宽畅,按照规划,届时十里仿唐街,北方植物景观,桥陵石雕建筑将交相辉映,形成渭北黄土高原的一颗旅游明珠。
交通情况
坡头交通十分方便,兴罕公路纵横南北,与省道西禹线相接。坡蟠路,桥陵至五星环形路横穿东西,与富平名镇美原直通。桥陵旅游专线南接西禹线,向北直达桥陵山下。全镇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坡头邮政属兴镇邮区,境内十三个村实现了通邮,坡头街道建有坡头电信所,负责固定电话的安装,线路维修,收费业务。2007年底,全镇固定电话装机容量已达4100多部。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在坡头各设立铁塔移动电话站三座,各拥有营业厅一座,使得无线通讯在坡头十分方便。
坡头境内设有初级中学一所,村办小学十所,单设初小5小,个体办学小学一所。坡头的医疗卫生条件亦很优越,镇卫生院,坡头卫生院六井分院妇幼专科医院,及各村卫生所和个体医疗机构遍布全镇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