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德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蔣永德,四川內江人,1932年出生,1949年11月參軍,1951年3月赴朝作戰。
1952年11月4日,上甘嶺戰役期間,在12軍31師92團2營4連任副班長的蔣永德接到任務,他要帶領兩名新戰士組成戰鬥小組,負責守衛537.7高地5號山頭右翼陣地。
據戰史記載,當時4連的任務就是要再次攻擊4、5、6號陣地並堅守。任務內容很簡單,但打起來一點都不容易,畢竟對面是美軍,火力十分強勁。
天還未亮,敵人的重炮就對志願軍陣地實施了猛烈炮擊,大部分泥土都被炸飛了,只剩下堅硬的石頭,然而,這還不是最不利的情況。
志願軍拿下537.7高地後,防守難度很大,因為不遠處的美軍陣地地勢比較高,他們在東、南兩個方向用坦克炮和重機槍可以直接壓制志願軍。
在蔣永德的五號陣地,他和張輝倫和馬福金打退了敵人兩次進攻,殲滅了20多名敵軍,然而張輝倫因為負傷犧牲。交火一直持續到中午,包括蔣永福的戰鬥小組在內,整個4連傷亡慘重,蔣永福讓馬福金回去向連長報告戰況,自己隻身一人堅守5號陣地。
蔣永福躲在掩體後思考,為什麼敵人主動反撲,我軍作為防守方,傷亡卻也這麼大?他找機會掃視了一下戰場,發現敵人在山底下修築了碉堡。
只有打掉這個碉堡,才能遏制地方的火力壓制,蔣永福決定自己去端了這個火力點。
「最後我發覺,敵人在山底下有碉堡,那個碉堡在那打我們,我就去拿了兩個手雷,直接衝上去,把第一個碉堡炸了……」蔣永福在接受採訪時描述當時的戰況,「炸了以後,返回來發現還有一個碉堡,我又把那個碉堡一起炸了。」
從蔣永福雲淡風輕地描述中,我們根本無法想象當時戰鬥的艱辛:他一個人在守衛戰地的間隙,抓住機會衝過火線靠近美軍陣地,在敵方步兵的攻擊的範圍內把手雷扔進碉堡中,然後快速通過戰場,返回陣地。
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九死一生的冒險,蔣永福能安然歸來,絕對稱得上「孤膽英雄」,隨後他在志願軍炮火的支援下,又打退了美軍十次進攻,殲敵200餘人。
蔣永德因為炸毀敵人碉堡,被志願軍總司令部授予「二級爆破英雄」稱號,個人榮立「特等功」,此時他才21歲。
戰鬥結束後,蔣永德回國,一直保持低調,沒有對人提起自己光輝的往事。1966年3月退伍後,[1]他分配到宜賓的磷肥廠工作。
「如果不是70年代有人放火燒了我家房子,我爸爸回去找那個獎章,我們都不知道他立過大功。」蔣永德的女兒蔣曉玲對採訪的記者講述了父親當年的往事,「他為人很低調,從來不會主動說這些事情。」
「爸爸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他要求我們憑自己的本事自立,我們也從來沒用他的關係走後門。」蔣永德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風格,影響了整個家族。
上甘嶺戰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日,他帶領兩名新戰士堅守537.7高地北山一個陣地。在打退敵人兩次反撲、殲敵20餘人以後,一戰士犧牲,他即派另一名戰士回去報告,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孤膽作戰,隻身打退敵人10餘次進攻,殲敵200多人。立特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
參考文獻
- ↑ 上甘嶺英雄蔣永德:隻身打退美軍十次進攻,因房屋着火才亮明身份,記者倪好,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