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霍面
莫霍面 |
中文名: 莫霍面 外文名: moho 别称: 莫氏面 属性: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发现者: 莫霍洛维奇 |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1]
目录
发现
莫霍洛维奇在达喀尔的皇家航海学校任教时开始接触地壳学,他对地壳学感兴趣到一个程度,以致于他在1887年建立了地区性的气象站,后来针对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地区的 Observation of Precipitation 机构作系统性的地壳活动观察、量测、分析,也制作一些量测或分析时需要的仪器。1891年基于他的要求,他调到札格雷布的学校,在1892年在 Grič 建立气象站,对全克罗地亚地区提供地震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在大学教授地球物理学及天文学。在1892年莫霍洛维奇观测到一个非凡的气象现象,那就是1892年3月31日位在 Novska 的龙卷风,这个龙卷风卷起13吨火车车厢及50名乘客,丢到50米远的地方。他也观测1898年在 Cazma 附近的天坑,也研究札格雷布市的气候。他最后一篇地震学的论文在1901年发表,提出大气温度会随着高度而递减。他长年观察云所累积的资料成为他学位论文《On the Observation of Clouds, the Daily and Annual Cloud Period in Bakar》的基础,也使他在1893年得到博士学位。
在研究1909年的一次地震时发现。某些地震波到达观测站比预计的快。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从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然增至4.4km/s。其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平均深度为17km。根据分析,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地理应用
对该地区的深地震探测研究的总结和梳理,探讨了该区的莫霍面深度与变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华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内蒙褶皱带内,最浅的莫霍面出现在渤海湾盆地。东北地区最深的莫霍面出现在大兴安岭地区,最浅的莫霍面出现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内;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为一重要的莫霍面陡变带,其西侧的莫霍面一般大于40km,东侧的莫霍面一般小于36km,郯庐断裂带及其北延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内,莫霍面沿线均有隆起,但幅度不一。渤海湾盆地及方正断陷(位于依兰-伊通断裂带内)莫霍面上隆显著,敦密断裂带有莫霍错断现象;在出露古老结晶基底岩石的块体内,其莫霍面深度要深于相邻盆地;莫霍面在太行及燕山山前深度明显加大。这些特征说明华北及东北地区拼合到一起后共同经历了太平洋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大兴安岭-太行山梯度带限定了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范围,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的前缘可能位于太行山以东,郯庐断裂带以西。
组成
地幔与上下层不同物质的分界处称为不连续面。外面的被命名为莫霍不连续面,深处的则是古登堡不连续面。
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密度约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3.1-3.3×10^3kg/m^3。莫霍面温度为400-1000/℃
事实上,自莫霍面被提出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其形成和演化。当下认为莫霍面分为两种,一种为地震学莫霍面(Seismic Moho),代表地震波波速的突然提高;另一种为岩石学莫霍面(Petrologic Moho),这种莫霍面没有显示出地震波波速的异常,而是由浅部到深部渐变至地震学莫霍面以下的地震波波速水平。岩石学莫霍面经常在造山带的巨厚地壳位置出现,是下部地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到榴辉岩相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