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赏月听蛙声(文香婵)
作品欣赏
荷塘赏月听蛙声
邕河是南阳较区的一条小河,从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外紫山的幽谷里汩汩流出,款款而行,穿过树林,越过阡陌碧野,走出繁华闹市,直达白河的怀抱。
邕河现在很美,美得像一位深闺少女,娉娉婷婷,温婉而窈窕。岸边杨柳依依,浅滩芳草萋萋。河水清澈,站在水边,可以清晰看到小鱼小虾悠游嬉戏。夏季的夜晚,远远就能听到河边传来的阵阵蛙鸣,像大山里的情歌,像校园里的琅琅书声,赏心悦耳。随着扶贫攻坚的逐步发展、邕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争创文明卫生先进城市的滚滚热潮中,历经累年浴火,邕河终于涅槃重生,硬化了体魄,转变了容颜,驱除了污迹,焕发了原貌。细石铺底,板石砌岸,河滩广植树木,水湾遍插蒲苇,池塘里游弋着紫鸭白鹅,水边错落有致地置放高矮肥瘦的卵石,野趣横生,令人遐想。岸上一棵棵景观树木,一排排青藤架、一簇簇灌木丛和一片片奇花异草,将一河两岸装扮成一道望不到尽头的绿色长廊。在宽阔的河汊连接处开凿一鉴荷塘,塘头一架巨石,上面镌刻着宋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塘中央矗立一茅亭,朴拙天成,古韵卓然。亭子门楣上镶嵌“赏荷听蛙”四个大字。一道竹廊曲桥穿亭而过,两侧亭柱上悬挂一副楹联,上联是:“清风荷影时时见”。下联是:“碧水蛙声处处闻”。仲夏的一个傍晚,我独自来到茅亭,认真端详那副对联,又回首望了望满塘的红莲,心想:这“荷影时时见”自不必说了,只是那“蛙声处处闻”不知是否名实相符。蛙声处处闻,声声韵不同。青蛙是一个大家族,据生物学家所说,我国有一百三十多个种类,最大的体长可达二十多厘米,而最小的却只有两三厘米,相当于人的半个手指那么大。蛙的鸣叫有高中低不同声部,那些体形较小的,其嗓音往往会更加高亢,更加清亮。
夏季骄阳似火,青蛙一般都会躲在水草丛中的荫凉处避暑。到了夜晚,徐徐轻风送来阵阵清凉,娃儿们便会高傲地端坐在莲叶之上,享受着月光下的惬意。众蛙相逢,无论任何一只随便鸣叫几声,其他的便会紧跟着唱起来,好像情人对歌似的,唯恐受到冷落。蛙声最嘹亮的时候应当是在大雨滂沱之后,往往会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竞相争鸣。声音连成一片,恢弘浩亮,相距数里之外都能够听得到。晴朗天气里也能够听到青蛙的鸣叫,尤其是在她们谈情说爱的季节。池塘里总是同时居住着不同种类的蛙儿,鸣叫起来此起彼伏,高中低音错错落落,洋洋洒洒,就像一部大合唱,也仿佛是一台交响乐,能够让人陶醉,若梦若幻。
夕阳慢悠悠地沉落到了楼群侧畔,天空渐渐暗了下来。静静地坐在草亭上,仔细向荷塘深处望去,只见点点绿萍朦胧在水面,莲叶的影子在绿萍上摇曳生姿,出浴美人似的荷花点缀在莲叶之间,青雾一般的淡淡月韵则弥漫于莲叶与荷花的清香之中。因为刚刚下了一场雨,湿润的空气里到处流动着清新。我正陶然在静谧的夜色里,忽然听到莲叶繁茂处传来蛙鸣。开始只是一两声低吟,不大一会儿,这儿一声,那儿一声,紧接着一声连着一声,此呼彼应。整个荷塘里响满了蛙儿们的大合唱。我不禁一阵惊喜,啊!这不是我苦苦思念了多年的那种声音吗?这不是我“几番魂梦与君同”的音乐吗?这久违的歌声还依然是那么的清越,那么的美妙,顿时勾起我对昔日情景的怀念,令我眼前油然浮现出小河当年的姿容。昔日的岁月里,我常常在初灯高照时沿着小河看杨柳在微风中漫舞,嗅着莲叶与河水的气息在晚风中混合而成的缕缕清香,仰望晚霞散去后的朗朗星斗与融融月色,听着清冷的水声和悠扬的蛙鸣,那真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享受。
在小河蒙难的那些日子,我曾经悲观地认为,蛙声从此与我永别了,并且为此伤心了好久。没想到这种诗一般清雅景象,却在阔别数年后,终于又在幽幽荷香里回到了我的身旁。我为我们中原人祈福,为我们这个新时代喝彩! [1]
作者简介
文香婵,酷爱诗歌文学创作。长期从事各种题材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