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草間彌生 原圖鏈接

日本畫家,以圓點為標誌

1929 年,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的一個富裕家庭,家裡經營着育苗和採種場。童年時期的她就有幻覺和幻聽,會感受到花長着人臉,聽見動物和植物在說話,她將這些景象畫到了素描簿上。她在自傳《無限的網》中寫道:「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讓當下感受到的驚嚇和恐懼漸漸沉澱。這些經歷可以說是我畫畫的原點。」在她 10 歲左右時描繪的母親肖像畫中,就已經出現覆蓋整個畫面的細密圓點。她在書中寫道:「在畫波點的過程中,我一點點被治癒。」

因為覺得「日本這個國家過於狹小、卑微,封建思想濃厚,對女性的蔑視隨處可見。我的藝術需要更加自由、更加廣闊的世界」。1957 年,草間彌生前往美國,開始了 16 年的異國創作生涯。

目錄

早期經歷

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的一個富裕家庭,但她從小性情陰鬱。10歲那年,她患上了神經性視聽障礙,經她的主治醫師診斷還伴隨着精神分裂症。草間彌生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層斑點狀的網,同時她也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常常有自殺衝動。於是,她開始用繪畫釋放恐懼,試着用重複的圓點把自己的幻覺表現出來並沉迷其中。草間彌生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已充滿了小圓點。這些小圓點被當作是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她偏執地畫下自己畏懼的東西,使之成為常態,從而進行自我治療。草間彌生的母親專心於家族生意,對女兒的疾病一無所知。她認為草間彌生應該成為「收藏藝術品的富家女」而非食不果腹的藝術家。於是,母親便毀掉了女兒的畫布,罰她和工人們一起幹活,還經常把她關起來打罵,強烈的恐懼感讓草間彌生的精神瀕臨崩潰。

創作經歷

1955年,26歲的草間彌生在書店裡發現了美國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的作品。通過一位懂英文的堂兄幫助,她寫信給歐姬芙:「雖然我在遠方,雖然我在藝術上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我還是懇請您為我指路……」深受感動的歐姬芙回信給草間彌生,表示願意在美國推薦她的作品。雖然童年記憶不盡美好,卻極大地激發了草間彌生的創造力。她不但做出了幻覺中那些張牙舞爪跟她說話的花卉植物,還把它們做得越來越龐大,花與植物成為草間彌生後來知名的創作主題之一。1957年,草間彌生拿到了去美國的簽證。離開之前,母親給了草間彌生100萬日元,並告訴她永遠不要踏入家門。臨走時,草間彌生在家外的河堤上毀掉了數千件作品,表達對母親的憤怒,並決心徹底捨棄過去。多年以後,草間彌生回憶:我當時非常清楚,如果想在藝術上走得更遠,必須逃離日本這個封閉的地方,必須越過家鄉這座高山去觸摸外面的世界。草間彌生在日後的小說《中央公園的毛地黃》中展現了自己的早年經歷:孤獨潦倒,身無分文。她夾着自己的畫在城市中的畫廊間穿梭;在租住的公寓裡,半夜會被凍醒,一直畫畫到天亮;從街邊的垃圾籃中拾起魚頭和被丟棄的爛菜葉,並用這些材料熬一碗熱湯。[1]

1959 年,在布拉塔畫廊舉辦的首個草間彌生紐約個展中,展出了她的巨幅網點繪畫作品《無限的網》——整個畫面沒有視覺中心,只有細微的網覆蓋。當時的紐約還處在以傑克遜·波洛克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階段,這種極微的畫面給當時的美術界以巨大衝擊。這次展覽成為草間彌生在紐約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個契機,而她本人也成為抽象表現主義向極簡藝術、波普藝術轉型時期的先驅人物。

在美國期間,草間彌生還創作了以「性」為主題的軟雕塑作品、「無限鏡屋」裝置和燈光裝置作品,開設了草間時裝有限公司(售賣自己設計的服裝和紡織品),自製自導電影《草間彌生的自我消融》。

1964年,草間彌生組織了名為「千船會」的展覽,她把陰莖模樣的軟雕塑塞進船里,擺滿了整個房間,房間的周圍都是這些作品的圖片。那些突出的陰莖從牆壁上的印刷品中得到回應,所有人都感覺被淹沒其中。由於受精神疾病的影響,草間彌生還將極度重複擴展到雕塑和裝置藝術領域。在草間彌生「千船會」展覽的開幕式上,安迪·沃霍爾帶着極震驚的表情觀賞且對其完美表現大加稱讚。相同時間段,安迪·沃霍爾就像經營模仿品的批發店般不斷吸收周圍的一切元素。三年後,安迪·沃霍爾在個展上所展示「牛首交錯」的作品,可以看出受到了草間彌生的影響。有趣的是,1966年,安迪·沃霍爾的展覽「牛首交錯」和「千船會」形式相似。草間彌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爾在內的美國藝術家曾經借鑑過自己的想法,而這些人在美國功成名就。即便是在舉辦轟動一時的「千船會」展覽後,草間彌生還是不被紐約主流藝術圈所認可,甚至總在財務上深陷困境。

1966年,她在威尼斯雙年展時的戶外裝置藝術,是以兩美元一顆的價格直接銷售展出的銀球作品,她試圖以這個舉動來批判當局反對藝術家出售自己的作品。

1967年,當得知無法獲得預期的展出機會時,她開始自己演出。草間彌生的標誌性圓點蔓延到千奇百怪的物體表面之後,又鋪到了現場行為表演的裸體之上。

1968年,草間彌生瘋狂組織「人體炸裂」的系列裸體集會後,迅速成為美國媒體追逐的對象。她化着濃妝、披着長發、穿着自己改制的奇裝異服,依傍「自由女神」像或在中央公園的「仙女愛麗絲」雕像處恣意地表演。人潮從四面湧來,每個觀眾需要付兩美元「門票」。藉此行為藝術,草間彌生終於獲得了不錯的收入。

1969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一次展覽之後,這個日本女人成為《紐約時報》的封面人物,其頭版圖片的副標題卻是:「但,這是藝術嗎?」草間彌生內斂而安靜,年輕東方女性的面孔在紐約藝術界非常新鮮。而在行為表演中,她瘋狂且投入,徹底釋放甚至裸露登場。她的一些老朋友開始疏遠她,認為草間彌生為求成名已經把自己降格到非藝術家行列。遠在日本的草間彌生家人得知她在公共場合的放蕩言行後深感恐懼,徹底終止了和她的聯繫。

70年代初時,草間彌生迎來了她在紐約最輝煌的時期。當時的波普明星安迪·沃霍爾在他的工廠養着各式各樣的嬉皮士、吸毒者和同性戀演員。同樣,草間彌生身邊隨時都簇擁着一群嬉皮士,保護她不受各種社會保守人士威脅恐嚇。她還擁有一個名為「草間舞蹈團」的裸體舞蹈團,團員都是16至20歲的美少年同志,她把這些美少年安頓在紐約東村的工作室裡面,而她本人則常常在背後冷靜地看着這些美少年毫無禁忌地瘋狂派對。

1971年以後,草間彌生逐漸把注意力轉向小說創作,並停止了自己的激進行為。這位藝術女王還把她的圓點延伸到其他創作上,建築、時裝、靠墊、手機、汽車等都在熱賣,昔日紐約轟轟烈烈的「前衛女王」至今依然引領時尚。

1973 年,草間彌生回到日本。但當時的日本社會將她在美國的一系列創作行為視為「醜聞」。在回國的初期,她採取了不同的創作媒介——版畫、粘貼畫、小說和詩歌等。直到 1989 年在紐約的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草間彌生的回顧展,日本國內才大幅度改變了對她的評價——將其看作「直接面對日本封建社會的女藝術家」,重新審視了她的作品。

進入 21 世紀後,草間彌生在國內外舉辦的國際性展覽上多次發表藝術作品,嘗試大型的室外雕塑和裝置藝術。作為草間彌生標誌性的符號,以圓點為主題的立體作品為更多人所知和接受。

2004 年-2007 年,草間彌生繪製了 50 幅黑白馬克筆畫《永恆的愛》。2009 年至今的十年裡,又創作了 550 幅布面丙烯畫《我的永恆靈魂》,這一系列還在持續創作中。這些畫作以正方形的尺幅,反覆出現的眼睛、側臉、圓點、波紋、嘴唇和陰莖等圖案,再現着她內心的世界。

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草間彌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創造力。她在紀錄片《草間彌生之最愛》中說:「當我面對畫布的時候,我腦袋一片空白。當我畫畫的時候,各種靈感都會隨時上腦。我腦袋裡會出現完整的圖像,我就按着它畫下去。」[2]

作品賞析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