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寻梦(范诚)
作品欣赏
草堂寻梦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在友人的邀请下,我来到了湖南衡阳的湘西草堂。
这是明末清初王夫之老先生的隐居地。周边古树成林,绿荫如盖。翠竹摇曳,凉风习习。真是一个避暑纳凉,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草堂,顾名思义,就是稻草或茅草盖的简易房屋,这是相对于高堂华屋而言的, 是旧时文人自谦的一种说法,古代一般指隐者所居的简陋房屋。
我独立在湘西草堂前,透过屋前的垂柳,向外望去,远山层层叠叠,一片葱茏。山间的池塘中,遍地荷花,正在开放,“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袭荷香,将我引入一片古老的梦幻般的境界中……
一
我仿佛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
这里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眷由甘肃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寄居在朋友家中。
成都是一个盆地,是有名的天府之国。受四周大山的遮挡,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姹紫嫣红,风光旖旎。
杜甫来到成都后,在宜人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气候环境中,心情愉快,诗情喷发,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一次,在西郊一个叫浣花溪的地方游览后,他对这里的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留下深刻印象,表示想在这里建一栋竹篱茅舍,过一段亦耕亦诗的隐居生活。
于是,在友人的帮助下,房子很快建成了,当时称为“成都草堂”。因为是杜甫曾经的居所,后世称为“杜甫草堂”。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诗《狂夫》中提到的,便是这个草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是杜甫《江村》里描绘的草堂生活。
《旧唐书·杜甫传》载:“(杜)甫于成都浣花溪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如诗如画的环境,恬淡雅致的生活,给杜甫带来的是安逸而惬意的感受。
杜甫就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稳定,潜心创作。这一段时间,他的诗歌创作甚为丰富,留下诗作247首,约占他全部诗篇的六分之一。《春夜喜雨》、《蜀相》等诗篇,就在这里创作而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成为千古绝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更是文学史上的名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诗人眼中,草堂的春色是多么的生机勃勃,多么的诗情画意,多么的神奇美妙。
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朋友数度劝其出仕,他婉言谢绝。后来,因感朋友诚意,友情难却,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他的好友严武病逝。失去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到荆、湘等地。
斯人虽走,草堂长存。
杜甫离开成都后,当时的草堂便在战火硝烟中坍塌了。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又重结茅屋,传为佳话。以后历朝历代,文人学士们精心保护,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方“圣地”,更成为文人骚客们的精神栖息地。
二
一千多年后,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偏僻乡间,又搭建了一个草堂,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子的晚年隐居之地,因位于湘江西岸,自称“湘西草堂”。
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曾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化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尤以哲学上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他一生努力著书40年,计100余种,4000余卷。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音韵学,甚至天文学等方面,内容博大精深。其代表作有《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尚书引义》《宋论》《续四书大全说》等。
王夫之出生于书香门第,在父朝聘、兄介之教育影响下,少时读儒家经典,注重实际,关心时局。14岁考中秀才。明崇祯十五年(1642),与其兄同中举人。清军入关,他参加抗清复明,逃亡南方。顺治八年,回到原籍,誓不剃发。不容于清朝当局,辗转流徙,四处隐藏,最后定居于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先住茱萸塘“败叶庐”,继筑“观生居”,后建湘西草堂。康熙三十一年(1692)病逝,享年74岁。
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之秋,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夫之在这里一住17年,发愤著述,终老于斯。他一生著书八百多万字,其中大部分著作在草堂写成。因此,草堂也被后世学者称为“伟大思想家的摇篮”。
草堂前有古柏树两株,树龄300多年,高大挺拔,枝干遒劲,据说为王夫子亲手所栽。在中国南方,柏树一般栽于庙堂、坟墓附近,极少栽于屋前。王船山将它们栽于屋前,一定是喜欢古柏的高风亮节与万古长青。
在草堂右边的密林里,有一株古藤,铁骨盘旋,蜿蜒上升,俗称“藤龙”。据传也是王船山亲手栽的,树龄400多年。只见那古藤,粗可合抱,盘根错节,缠绕于数株树上,蔚为壮观。据载,草堂左旁还有一株古枫,该树根部暴露地面,形状似马,昂首长嘶,船山生前称之为“枫马”。如今枫马已经不存,藤龙奇状异貌,生机盎然,为草堂奇观。
草堂的门柱上,有王夫之自题堂联云:“注香沉水三间国,芜绿湘西一草堂”;门额题“湘西草堂”;门联为“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这是王夫之晚年写的一副对联。他晚年贫病交加,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就写了这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联中的“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联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堂屋内正中悬王船山画像及船山自撰联“六经责我开生面,我自从天乞活埋”。画像上悬挂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题写的匾额“岳衡仰止”。堂屋两旁悬挂有后代名人学者撰写的赠联,对王夫之的一生及其作品、思想作了高度赞扬。
湘西草堂位于南岳衡山西北部的大山之中,离衡阳市区60多公里,古时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所在。王夫子选择这里,就是看中这里的偏远、闭塞,适宜隐居。同时,也看上这里的周边环境。后有青山叠叠,前有荷塘数亩,“池塘春草,园柳鸣禽”,这正是古时士大夫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
一百多年后,又一个文化名人在湘中的新化,建了一座“南村草堂”。
南村草堂是邓显鹤先生的故居,位于新化县曹家镇的梓木村。原名“咏松堂”、“松荫堂”。邓显鹤晚年自号“南村老人”,故名“南村草堂”。
这是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寨。后山高耸,绵延数里。村前是一个很大的池塘,约上百亩,碧波如镜。再前便是一座突兀而起的山,状如笔架,当地人称为笔架山。南村草堂便坐落在这群山环抱之中。
邓显鹤何许人也?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在清末,他可谓声名赫赫,名震海内外。他是王船山著作的最早编辑整理者,他的墓表是由曾国藩撰写,左宗棠书写并篆额的。《清史稿》有他的专门传记,梁启超称他为“湘学复兴导师”。仅这几项,就足以证明他成就不凡。
邓显鹤,字湘皋,乾隆四十二年(1777)出生于梓木村这个地方。小时聪慧,八岁能诗,十九岁补县学弟子员,嘉庆九年考中举人,后赴京屡试不第,遂绝意仕进。青年时代,他远游北京、山东、安徽、江浙、上海、广东等地,所到之处,皆有题咏。其诗文不为流俗之言,亦不依附古人成见,曾“文动一时”。晚岁入京师,道光六年(1826)大挑二等,选宁乡训导,在任十三年,后引疾告归。晚年先后主讲常德朗江书院,宝庆(今邵阳)濂溪书院。咸丰元年(1851),病逝于濂溪书院,享年75岁。
邓显鹤一生著述不断,著有《南村草堂诗钞》二十四卷,《文钞》二十卷,《易述》八卷,《毛诗表》二卷,校勘《玉篇广韵札记》二卷,及自订《年谱》二卷。又编纂《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沅湘耆旧集》二百卷,《楚贤增辑考异》四十五卷,《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朱子五忠祠传略》及续传。又搜集整理《蔡忠烈遗集》、《王船山遗书》,编校《欧阳文公圭斋集》,重订《周子全书》等等。他的影响,造就了近代湖南历史名人如魏源、曾国藩、邹汉勋、谭嗣同、陈天华、毛泽东等伟人。其卓越贡献主要表现在:
他最早发现、推崇王船山的学术思想,率先组织大规模刊印《船山遗书》。最早把王船山提到“当与顾亭林、黄藜洲、李二曲诸先生相颉颃”的崇高地位,使他在清末享有灼灼大名。
他热忱与当时的先进名人交往,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陶澍任安徽布政使时,就邀他去编纂《安徽艺文志》。后任两江总督期间,因邓显鹤向他宣传王船山,陶因而为王船山隐居著书的“湘西草堂”亲笔题写“岳衡仰止”的匾额,以及“天下士,非一乡之士;人伦师,亦百世之师”的楹联。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邓与他经常有书信往来,林曾写了《咏松堂读书图》的诗赠邓显鹤。当时名士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与他有密切往来的有100多人。
他努力提携后学英才。著名“湖湘三杰”魏源、邹汉勋、何绍基都曾为他所赏识和器重。他们都曾向邓显鹤请教过学问,一辈子都以老师的礼节敬重他。
他一生从事文献出版并著书立业,造就后代。他在其故居——南村草堂共刊刻出版各种学术、文献书刊四十多种、六百多卷;自已编著四百多卷。共计1000余卷。这些著作影响,造就了近代许多历史文化名人。
邓显鹤最为之花费心血,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清史稿》说他“以纂述为事,心系楚南文献者三十年。”曾国藩在《邓湘皋先生墓表》中,说他“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食饮,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甑采略尽。”
邓显鹤是一个淡泊明志的人。在他后来赴京大考时,本来可以得到县令一类掌有实权的职务,但他却选择了“训导”这一主管教育的职务。正因为此,湖南历史上少了一个清廉的县官,却多了一位大学问家、大出版家,湖南的许多历史资料文献得以保存并传承,真是善莫大焉。
他也是一个宁静致远的人,甘于寂寞,勤于耕读。他在南村草堂居住时,曾经写过一首《到家》诗:“蓬蒿满径掩柴扉,门巷萧萧足迹稀。一树梅花犹未放,耐寒留得主人归。”正是他草堂生活的写照。
四
放弃豪华的宅第不住,立志于栖身“草堂”的人,古人称之为“隐士”,他们的行为,被称之为“隐居”。
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有隐居的传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功成名就之后,深谋远虑者,深明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就要退出权势,归隐江湖,比如陶朱公。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厌倦了官场的凶险,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也要远离尘嚣,归隐林泉,比如陶渊明。
还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躲在山中读书耕耘,“三顾茅庐”而不愿出仕的诸葛亮。
更有许多怀才不遇,心中愤懑而寻求解脱者……
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隐居深山,甘于淡泊,要么在落拓江湖中留下千古风流佳话,要么在遁迹山林中贫病交加而被后世遗忘。
更多的是文人雅士,参透禅机,看破红尘,不愿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需要寻觅一方净土,一个远离尘世和喧嚣的地方,修身养性,一边耕耘,一边读书。“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联),从而给后人留下不朽的作品,这才是真正的隐士生活。
中国古代有一句关于隐居的名言,美其名曰“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想,这只是那些既忘不了功名利禄又想沽名钓誉之人的自我安慰而已。
人之隐居,是要有一定条件的,绝非一般人想象和能做到的。
首先必须舍得、放下。“富贵于我如浮云”,“清风有意难留我”。而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样,“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其次要准备吃苦、受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固然很美,但“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甚至“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生活却不是很容易的,不是人人都能消受得了的。
再次,还要受得起冷落,耐得起寂寞。“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没有良好的心态,是很难隐居下去的。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名士,我想,恐怕只有陶渊明、杜甫、王夫之、邓显鹤等,才算得上是隐士中的出类拔萃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有的人梦想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有的人梦想商贾巨富,锦衣玉食。也有人没有梦想,只想寂寞田园,粗茶淡饭。然而,高官厚禄并非一辈子,一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官。“高处不胜寒”,在尔虞我诈、用心险恶的官场上,有些人为此甚至丢了卿卿性命。商贾巨富虽好,但也不能长久。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一些人曾经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但最终家财散尽,沦为贫民。甚至被人算计,落入监牢。只有那些无所追求的人,希望不高,所以容易实现。就是躬身草堂,耕读传家,不仅养好了身体,蓄足了精神,还能留下很多的诗文佳作,传之后世。
有一段时间,微信流行《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和相爱的人文艺到老》《待你江湖厌倦,我陪你归隐山下》几个段子,很红火了一阵。这种创意是很好的,可以说是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可是总离不开“相爱”、“陪伴”。离开了这个,只怕大多数人无法“文艺”、“浪漫”下去。与竹木为邻,与孤灯相伴,粗茶淡饭,秉笔夜书,不是任何人都能过下去的,更别说“到老”了。所以,我更加敬佩杜甫、王夫之、邓显鹤等人的隐居生活,那才是真正的隐士。唯其如此,才有了他们不朽的文章和思想。
何日回归,草堂之梦?[1]
作者简介
范诚,湖南广播电视台一级文学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