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草堂尋夢(范誠)

草堂尋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草堂尋夢》中國當代作家范誠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草堂尋夢

夏日炎炎,酷暑難當。在友人的邀請下,我來到了湖南衡陽的湘西草堂。

這是明末清初王夫之老先生的隱居地。周邊古樹成林,綠蔭如蓋。翠竹搖曳,涼風習習。真是一個避暑納涼,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草堂,顧名思義,就是稻草或茅草蓋的簡易房屋,這是相對於高堂華屋而言的, 是舊時文人自謙的一種說法,古代一般指隱者所居的簡陋房屋。

我獨立在湘西草堂前,透過屋前的垂柳,向外望去,遠山層層疊疊,一片蔥蘢。山間的池塘中,遍地荷花,正在開放,「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襲荷香,將我引入一片古老的夢幻般的境界中……

仿佛來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

這裡位於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眷由甘肅入蜀,輾轉來到成都,寄居在朋友家中。

成都是一個盆地,是有名的天府之國。受四周大山的遮擋,這裡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奼紫嫣紅,風光旖旎。

杜甫來到成都後,在宜人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氣候環境中,心情愉快,詩情噴發,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

一次,在西郊一個叫浣花溪的地方遊覽後,他對這裡的青山綠水、茂林修竹留下深刻印象,表示想在這裡建一棟竹籬茅舍,過一段亦耕亦詩的隱居生活。

於是,在友人的幫助下,房子很快建成了,當時稱為「成都草堂」。因為是杜甫曾經的居所,後世稱為「杜甫草堂」。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杜甫詩《狂夫》中提到的,便是這個草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這是杜甫《江村》里描繪的草堂生活

《舊唐書·杜甫傳》載:「(杜)甫於成都浣花溪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狎盪,無拘檢。」

如詩如畫的環境,恬淡雅致的生活,給杜甫帶來的是安逸而愜意的感受。

杜甫就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穩定,潛心創作。這一段時間,他的詩歌創作甚為豐富,留下詩作247首,約占他全部詩篇的六分之一。《春夜喜雨》、《蜀相》等詩篇,就在這裡創作而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成為千古絕唱。《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更是文學史上的名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四首(其三)》)詩人眼中,草堂的春色是多麼的生機勃勃,多麼的詩情畫意,多麼的神奇美妙。

杜甫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朋友數度勸其出仕,他婉言謝絕。後來,因感朋友誠意,友情難卻,入嚴武幕府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

可惜好景不長。幾年後,他的好友嚴武病逝。失去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到荊、湘等地。

斯人雖走,草堂長存。

杜甫離開成都後,當時的草堂便在戰火硝煙中坍塌了。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又重結茅屋,傳為佳話。以後歷朝歷代,文人學士們精心保護,使其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方「聖地」,更成為文人騷客們的精神棲息地。

一千多年後,在湖南衡陽的一個偏僻鄉間,又搭建了一個草堂,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夫子的晚年隱居之地,因位於湘江西岸,自稱「湘西草堂」。

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陽人。字而農,號姜齋,或署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晚年曾隱居於形狀如頑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化大儒,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尤以哲學上的成就最為突出。

他的哲學思想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發展的高峰。他一生努力著書40年,計100餘種,4000餘卷。所涉及的範圍包括哲學、史學、文學、文字學、音韻學,甚至天文學等方面,內容博大精深。其代表作有《周易外傳》《讀通鑑論》《尚書引義》《宋論》《續四書大全說》等。

王夫之出生於書香門第,在父朝聘、兄介之教育影響下,少時讀儒家經典,注重實際,關心時局。14歲考中秀才。明崇禎十五年(1642),與其兄同中舉人。清軍入關,他參加抗清復明,逃亡南方。順治八年,回到原籍,誓不剃髮。不容於清朝當局,輾轉流徙,四處隱藏,最後定居于衡陽金蘭鄉高節里。先住茱萸塘「敗葉廬」,繼築「觀生居」,後建湘西草堂。康熙三十一年(1692)病逝,享年74歲。

湘西草堂始建於清康熙十四年(1675)之秋,有茅屋三間,左為住房,右為書房。王夫之在這裡一住17年,發憤著述,終老於斯。他一生著書八百多萬字,其中大部分著作在草堂寫成。因此,草堂也被後世學者稱為「偉大思想家的搖籃」。

草堂前有古柏樹兩株,樹齡300多年,高大挺拔,枝幹遒勁,據說為王夫子親手所栽。在中國南方,柏樹一般栽於廟堂、墳墓附近,極少栽於屋前。王船山將它們栽於屋前,一定是喜歡古柏的高風亮節與萬古長青。

在草堂右邊的密林里,有一株古藤,鐵骨盤旋,蜿蜒上升,俗稱「藤龍」。據傳也是王船山親手栽的,樹齡400多年。只見那古藤,粗可合抱,盤根錯節,纏繞於數株樹上,蔚為壯觀。據載,草堂左旁還有一株古楓,該樹根部暴露地面,形狀似馬,昂首長嘶,船山生前稱之為「楓馬」。如今楓馬已經不存,藤龍奇狀異貌,生機盎然,為草堂奇觀。

草堂的門柱上,有王夫之自題堂聯云:「注香沉水三間國,蕪綠湘西一草堂」;門額題「湘西草堂」;門聯為「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這是王夫之晚年寫的一副對聯。他晚年貧病交加,寫作時連紙筆都要靠朋友周濟。每日著述,以至腕不勝硯,指不勝筆。

在他71歲時,清廷官員來拜訪這位大學者,想贈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雖在病中,但認為自己是明朝遺臣,拒不接見清廷官員,也不接受禮物,就寫了這副對聯,以表自己的情操。聯中的「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這副對聯表現了自己的晚節。

堂屋內正中懸王船山畫像及船山自撰聯「六經責我開生面,我自從天乞活埋」。畫像上懸掛清道光年間兩江總督陶澍題寫的匾額「岳衡仰止」。堂屋兩旁懸掛有後代名人學者撰寫的贈聯,對王夫之的一生及其作品、思想作了高度讚揚。

湘西草堂位於南嶽衡山西北部的大山之中,離衡陽市區60多公里,古時是一個十分偏僻的所在。王夫子選擇這裡,就是看中這裡的偏遠、閉塞,適宜隱居。同時,也看上這裡的周邊環境。後有青山疊疊,前有荷塘數畝,「池塘春草,園柳鳴禽」,這正是古時士大夫們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百多年後,又一個文化名人在湘中的新化,建了一座「南村草堂」。

南村草堂是鄧顯鶴先生的故居,位於新化縣曹家鎮的梓木村。原名「詠松堂」、「松蔭堂」。鄧顯鶴晚年自號「南村老人」,故名「南村草堂」。

這是一個山明水秀的村寨。後山高聳,綿延數里。村前是一個很大的池塘,約上百畝,碧波如鏡。再前便是一座突兀而起的山,狀如筆架,當地人稱為筆架山。南村草堂便坐落在這群山環抱之中。

鄧顯鶴何許人也?現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在清末,他可謂聲名赫赫,名震海內外。他是王船山著作的最早編輯整理者,他的墓表是由曾國藩撰寫,左宗棠書寫並篆額的。《清史稿》有他的專門傳記,梁啓超稱他為「湘學復興導師」。僅這幾項,就足以證明他成就不凡。

鄧顯鶴,字湘皋,乾隆四十二年(1777)出生於梓木村這個地方。小時聰慧,八歲能詩,十九歲補縣學弟子員,嘉慶九年考中舉人,後赴京屢試不第,遂絕意仕進。青年時代,他遠遊北京、山東、安徽、江浙、上海、廣東等地,所到之處,皆有題詠。其詩文不為流俗之言,亦不依附古人成見,曾「文動一時」。晚歲入京師,道光六年(1826)大挑二等,選寧鄉訓導,在任十三年,後引疾告歸。晚年先後主講常德朗江書院,寶慶(今邵陽)濂溪書院。咸豐元年(1851),病逝於濂溪書院,享年75歲。

鄧顯鶴一生著述不斷,著有《南村草堂詩鈔》二十四卷,《文鈔》二十卷,《易述》八卷,《毛詩表》二卷,校勘《玉篇廣韻札記》二卷,及自訂《年譜》二卷。又編纂《資江耆舊集》六十四卷,《沅湘耆舊集》二百卷,《楚賢增輯考異》四十五卷,《寶慶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岡州志》三十四卷,《朱子五忠祠傳略》及續傳。又搜集整理《蔡忠烈遺集》、《王船山遺書》,編校《歐陽文公圭齋集》,重訂《周子全書》等等。他的影響,造就了近代湖南歷史名人如魏源、曾國藩、鄒漢勛、譚嗣同、陳天華、毛澤東等偉人。其卓越貢獻主要表現在:

他最早發現、推崇王船山的學術思想,率先組織大規模刊印《船山遺書》。最早把王船山提到「當與顧亭林、黃藜洲、李二曲諸先生相頡頏」的崇高地位,使他在清末享有灼灼大名。

他熱忱與當時的先進名人交往,積極傳播進步思想。陶澍任安徽布政使時,就邀他去編纂《安徽藝文志》。後任兩江總督期間,因鄧顯鶴向他宣傳王船山,陶因而為王船山隱居著書的「湘西草堂」親筆題寫「岳衡仰止」的匾額,以及「天下士,非一鄉之士;人倫師,亦百世之師」的楹聯。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期間,鄧與他經常有書信往來,林曾寫了《詠松堂讀書圖》的詩贈鄧顯鶴。當時名士如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與他有密切往來的有100多人。

他努力提攜後學英才。著名「湖湘三傑」魏源、鄒漢勛、何紹基都曾為他所賞識和器重。他們都曾向鄧顯鶴請教過學問,一輩子都以老師的禮節敬重他。

他一生從事文獻出版並著書立業,造就後代。他在其故居——南村草堂共刊刻出版各種學術、文獻書刊四十多種、六百多卷;自已編著四百多卷。共計1000餘卷。這些著作影響,造就了近代許多歷史文化名人。

鄧顯鶴最為之花費心血,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他對湖南地方文獻的整理。《清史稿》說他「以纂述為事,心系楚南文獻者三十年。」曾國藩在《鄧湘皋先生墓表》中,說他「其於湖南文獻,搜討尤勤,如饑渴之於食飲,如有大譴隨其後驅迫而為之者」、「全省之方輿略備,巨製零章,甑采略盡。」

鄧顯鶴是一個淡泊明志的人。在他後來赴京大考時,本來可以得到縣令一類掌有實權的職務,但他卻選擇了「訓導」這一主管教育的職務。正因為此,湖南歷史上少了一個清廉的縣官,卻多了一位大學問家、大出版家,湖南的許多歷史資料文獻得以保存並傳承,真是善莫大焉。

他也是一個寧靜致遠的人,甘於寂寞,勤於耕讀。他在南村草堂居住時,曾經寫過一首《到家》詩:「蓬蒿滿徑掩柴扉,門巷蕭蕭足跡稀。一樹梅花猶未放,耐寒留得主人歸。」正是他草堂生活的寫照。

放棄豪華的宅第不住,立志於棲身「草堂」的人,古人稱之為「隱士」,他們的行為,被稱之為「隱居」。

從古至今,中國人就有隱居的傳統。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功成名就之後,深謀遠慮者,深明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就要退出權勢,歸隱江湖,比如陶朱公。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厭倦了官場的兇險,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也要遠離塵囂,歸隱林泉,比如陶淵明。

還有「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躲在山中讀書耕耘,「三顧茅廬」而不願出仕的諸葛亮。

更有許多懷才不遇,心中憤懣而尋求解脫者……

他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隱居深山,甘於淡泊,要麼在落拓江湖中留下千古風流佳話,要麼在遁跡山林中貧病交加而被後世遺忘。

更多的是文人雅士,參透禪機,看破紅塵,不願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虛度年華。需要尋覓一方淨土,一個遠離塵世和喧囂的地方,修身養性,一邊耕耘,一邊讀書。「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左宗棠聯),從而給後人留下不朽的作品,這才是真正的隱士生活。

中國古代有一句關於隱居的名言,美其名曰「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我想,這只是那些既忘不了功名利祿又想沽名釣譽之人的自我安慰而已。

人之隱居,是要有一定條件的,絕非一般人想象和能做到的。

首先必須捨得、放下。「富貴於我如浮雲」,「清風有意難留我」。而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樣,「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其次要準備吃苦、受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固然很美,但「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甚至「茅屋為秋風所破」的生活卻不是很容易的,不是人人都能消受得了的。

再次,還要受得起冷落,耐得起寂寞。「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沒有良好的心態,是很難隱居下去的。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名士,我想,恐怕只有陶淵明、杜甫、王夫之、鄧顯鶴等,才算得上是隱士中的出類拔萃者。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並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着。有的人夢想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有的人夢想商賈巨富,錦衣玉食。也有人沒有夢想,只想寂寞田園,粗茶淡飯。然而,高官厚祿並非一輩子,一個時代不需要那麼多官。「高處不勝寒」,在爾虞我詐、用心險惡的官場上,有些人為此甚至丟了卿卿性命。商賈巨富雖好,但也不能長久。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一些人曾經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但最終家財散盡,淪為貧民。甚至被人算計,落入監牢。只有那些無所追求的人,希望不高,所以容易實現。就是躬身草堂,耕讀傳家,不僅養好了身體,蓄足了精神,還能留下很多的詩文佳作,傳之後世。

有一段時間,微信流行《找一個這樣的地方,和相愛的人文藝到老》《待你江湖厭倦,我陪你歸隱山下》幾個段子,很紅火了一陣。這種創意是很好的,可以說是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可是總離不開「相愛」、「陪伴」。離開了這個,只怕大多數人無法「文藝」、「浪漫」下去。與竹木為鄰,與孤燈相伴,粗茶淡飯,秉筆夜書,不是任何人都能過下去的,更別說「到老」了。所以,我更加敬佩杜甫、王夫之、鄧顯鶴等人的隱居生活,那才是真正的隱士。唯其如此,才有了他們不朽的文章和思想。

何日回歸,草堂之夢?[1]

作者簡介

范誠,湖南廣播電視台一級文學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