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院回族乡
茨院回族乡是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后新建乡之一,位于鲁甸县城东北部,昭通市政府所在地的西南部,昭阳区、鲁甸县结合部,与昭阳区的永丰镇、苏家院乡以及鲁甸县的桃源乡、文屏镇、小寨乡毗邻,是鲁甸仅有的3个坝区乡镇之一。[1]
中文名:茨院回族乡
位 于:鲁甸县城东北部
面 积:42.51平方公里
总人口:25086人
目录
乡镇概况
全乡东西横距15.7公里,南北纵距12.2公里,国土面积42.51平方公里,辖茨院、葫芦口、沿闸、板板房、田合五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办事处,23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9个工业企业,6个采石场,4个加油站,2个娱乐中心。住户5750户,总人口25086人,人口密度为621人/K㎡,居住着回、汉、彝三种民族,少数民族占26.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
茨院乡平均海拔1910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912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全乡有耕地面积22813亩,其中水田5466亩,人均有耕地0.98亩。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964.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粮食总产量685.6461万公斤,人均有粮267公斤。茨院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着力巩固和壮大烟草、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建筑建材、冶炼、肉牛养殖六大产业支柱,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资源环境
全乡有耕地总面积22813亩(其中水田5468亩,旱地17347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洋芋、蚕桑等作物;拥有林地16476.6亩,其中生态林102000亩,经济林果地1629.82亩,主要种植苹果、雪梨、红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亩,其中养殖面积亩。有青石、黄沙等资源。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主要建立农特产品加工的原料基地,为乡镇企业园区提供加工原料。即在鲁甸高寒二半山区抓好畜牧业基地、脱毒马铃薯基地、荞麦基地等基地建设;开发高科技农业资源,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肉牛基地等。
第二产业
充分利用鲁甸高寒二半山区、江边河谷地区和坝区等三个区域的农业资源以及昭通、鲁甸及周边的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重点发展的项目有:(1)农特产品加工业。绿色资源开发与加工项目:马铃薯加工、无公害蔬菜加工、大蒜加工、果品加工项目:水果保鲜、核桃、板栗、瓜子等干果的加工;养殖业深加工项目:牛干巴系列产品、火腿肉联、皮革制品;食品加工项目;优点牛奶的技改扩建工程;(2)矿冶业。电解锌、硫酸铜等拟建项目;(3)建筑建材业:在巩固和发展水泥的基础上,建新型墙体材料空心砖,预制水泥板块等项目。
第三产业
信息及咨询、仓储、交通运输、餐饮业、文化娱乐业、会计、审计事务、市场物业管理等。重点发展的项目有:茨院休闲娱乐度假中心、鸿鹄滑草场、集贸交易市场,茨院文化广场。
特色产业
认真落实财政科技扶贫养牛户86户,购置基础母牛160头,发放扶贫资金41.95万元;加大冻改力度,2007年我乡冻精改良配种黄牛受胎684头,受胎率达95%以上;沿闸村有特种野猪养殖场一个,总投资7万元,养殖野猪400头,其中购种猪45头。推广牧草种植200亩。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推动我乡畜牧业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方面;苹果。我乡有苹果2500亩,以红富士为主,2002年我乡把苹果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业,为了把苹果生产做大做强采取;玉米制种。2008年我乡玉米制种3000亩,亩产410公斤,每亩达1804元;蔬菜。我乡蔬菜种植经过技术更新,采用轮作,选用优良品种,实施无害化施肥技术,科学使用农药,严格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依托我乡辣椒营销大户,2008年种植辣椒2300亩,平均亩产干辣椒230公斤,每公斤达16元;2008年种植无公害大白菜3100亩,平均亩产8500斤,每亩收益达2600元;蚕桑。我乡把蚕桑产业纳入“十一五”规划,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全乡已建桑园3000亩;改造桑房17间、360平方米、制作桑台300个;红梨。我乡红梨是2004年,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县政府筹资引进栽培,共250亩,经农技部门的指导管理,于2006年初见效益。其品种优质,上市价高,平均亩产达2200公斤、3960元。
农村科技
二00六年茨院乡加强科技推广力度。粮食作物科技推广的有玉米单株移植、营养移栽、良种地膜等共2310亩;经济作物科技推广的有:烤烟的双龙出海、机耕起垄、宽行窄株、新式智能化烤房等;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商品蔬菜42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400亩,其他经济作物2300亩。
农村市场
茨院乡共有农村交易市场两个。其中茨院乡集贸市场一个,全长3.5公里,逢农历的二、八赶集,特别热闹;2、田合村有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每逢农历的一、四、七赶集。
工业园区
茨院乡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一是明确工业项目入园条件。在工业园投资新建工业项目,可采用土地出让和土地租赁两种基本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工业园根据总体规划和阶段发展情况,定期公布项目用地的出让金、租金基准价格。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入园的工业项目可从投资规模、投资密度、项目性质和付款方式等方面予以优惠,具体优惠办法采用“一事一议”原则。三是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根据规划设计抓紧编制并推出招商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对外联系,推介茨院工业园,寻求招商线索;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企入园、引资入园,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茨院乡党政班子领导和各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并结合实际,努力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步伐。
茨院乡工业园区占地5.47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作为昭通市工业园区之一。茨院乡把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积极主动出击,借助外力,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工业项目落户工业园区。积极争取外界支持,加快推进园区前期各项规划建设,努力将其建成一个功能齐全,服务配套,集流通、贸易、服务于一体,产值超十亿元的市级工业园区。
采取“三项”措施全面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为使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该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加大协调力度,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主动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衔接,促成早日开工。(二)是加强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后续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下大力气培育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总之,工业园区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工业园区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工业园区自身由单纯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成为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辐射功效和带动作用的“发展级”,在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为工业园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实现工业园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基础设施
茨院乡根据鲁甸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思路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结合乡镇建设的实际,以园区建设为依托,通过兴商建市,引商促工,以商兴农,协调发展的方式,设置茨院乡镇企业园区,园区建设已纳入鲁甸卫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路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市政、绿化、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鲁甸城市建设、城市功能整体布局结合,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茨院乡镇企业园区以“突出优势、突出特色、以农副产品及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为主,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导向、产业导向、资金导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支柱企业靠拢”的发展思路。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第一产业,从事高附加制农作物的开发种植以及基地建设,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昭通及鲁甸现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根据第一、二产业的配套和需要,对服务对象及地理位置的依赖程度较高的第三产业,布局于园区内部的各专业市场和外围地区,如茨院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
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角色;加强村庄规划,整治村容村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茨院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程,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己任,结合全乡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大局考虑,确定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由乡党委书记负总责,其他领导负责具体实施。把茨院村、沿闸村、葫芦口村确定为全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试点村,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实效。三个村新农村建设共涉及群众385户,其中:茨院村110户、沿闸村140户、葫芦口村135户。我乡突出重点,率先启动了葫芦口村新农村建设,目前,葫芦口村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扣筒瓦35户、院坝硬化26户1368平方米、硬化入户小路280平方米、抿白房屋3678平方米、房屋扣筒瓦85间,硬化道路900米。局部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