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27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蘇-27戰鬥機

綽號: "側衛"(Flanker)

最大載彈量: 6800千克

作戰半徑: 1600千米

服役時間: 1985年

蘇-27戰鬥機(俄文:Сухой Су-27,英文:Sukhoi Su-27,北約代號:Flanker,譯文:側衛)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屬於第三代戰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

蘇-27戰鬥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臂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鈦合金,傳統三梁式機翼,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靜不穩定設計。

蘇-27戰鬥機於1969年開始研製,1977年5月20日首飛,1979年對機體設計作了重大改進,1985年進入部隊服役。[1]

目錄

基本簡介

蘇-27戰鬥機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於1986年陸續裝備部隊,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俄羅斯空軍的主要蘇-27戰鬥機。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側衛」(Flanker)。

該機於1969年開始研製,1977年5月20日首飛,1979年投入批生產,1985年進入部隊服役。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壁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三梁式機翼。4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按靜不穩定設計。

戰機構造

外形

蘇-27的基本設計與MiG-29相似,只是尺寸要大得多。為了能最大減輕重量,它的結構採用了約30%大量的鈦,比例比任何當時的飛機都高。沒有採用複合材料。後掠翼的前沿延伸(Leading edge extension)融入機身,基本上形成三角形。翼尖裁剪以裝置導彈或電子反制設備(ECM)。蘇-27因為有傳統的水平尾翼,因此並非真的三角翼飛機。此外引擎外側還有一對垂直尾翼以及一對向下伸展的尾鰭以增加側向穩定性。

該機機長21.935米,翼展14.7米,機高5.932米,最大起飛重量29000千克,裝有兩台推力為12500千克的渦扇發動機,總推力為25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為速度2.35M,作戰半徑為1500千米。

該機主要是針對美國的F-16F-15設計的用以取代雅克-28P、蘇-15和圖-28P/128截擊機,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該機完成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顯示出了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操縱性能,以及發動機良好的加速性能,飛行性能要高於一般第三代戰鬥機,但其機載電子設備和座艙顯示設備相對來講要落後許多,且不具隱身性能。該機有多種改型,包括蘇-27P單座陸基型、蘇-27UB串列雙座教練型、蘇-27K艦載戰鬥/攻擊型、蘇-27KU並列雙座戰鬥轟炸型、P-42(由蘇-27專門改裝的飛機,創造了31項官方世界紀錄)等。至1992年,獨聯體國家已裝備了300多架蘇-27飛機,生產的飛機主要用於出口。

航電系統

蘇聯空軍對蘇-27的航空電子和武器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型的多模式雷達必須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和全周上視/下視追蹤目標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種設備追蹤目標;新的數字式數據處理器。裝備新型的光電追蹤紅外瞄準具,並且在使用該設備瞄準時可以發射近距導彈和機炮;座艙內要裝上平視顯示器和單色陰極顯示器

武器

蘇-27的固定武器選用和米格-29一樣的30毫米AO-17 雙管機炮,導彈也採用同樣的K-27 、K-73 和K-60M ,兩機的不同處在於掛載導彈的數量上。由於最初是把蘇-27作為截擊機來設計的,因此,它雖然有8 噸的載彈量,但只能掛載無制導炸彈和火箭彈。掛裝的導彈也根據空軍的要求進行了改變。到最後,蘇-27可以使用K-13M1 、K-14 、K-60和K-73 四種近距離空空導彈,以及K-27ET 和K-27ER 型中程空空導彈.原來準備使用的AO-17 機炮通過了地面測試,但隨後被放棄,而採用了重新設計的30毫米TBK-687單管機炮。1977年完成了TBK-687的全尺寸模型,1983 年正式命名為Gsh-301裝備蘇-27 和米格-29 ,而AO-17 機炮在1982 年成為了米-24P 和蘇-25 的標準武器,AO-17 和Gsh-301 的炮彈可以通用。

戰機戰績

「空中手術刀」事件

1987年9月13日,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第333飛行中隊的揚·塞爾維森機組駕駛的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10時39分,該機與一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聯新式戰機遭遇,10時56分,在距蘇聯海岸線48海里處,這架蘇軍戰機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後,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但是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側外側引擎的螺旋槳葉片,損壞的槳葉中一條11厘米的碎片在強大的慣性下被甩出去擊穿了P-3B機身,碎片像手術刀那樣將P-3B右翼外側的發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導致P-3B機艙內失壓,P-3B的飛行高度在一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後一刻才僥倖改平,勉強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而這次衝突,被作為最著名的蘇軍空中撞擊戰例載入史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