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日租界
蘇州日租界 |
中文名: 蘇州日租界 設 立: 1897年3月5日 交 還: 1945年 相關條約: 《蘇州日租界章程十四條》 |
蘇州日租界是近代中國5個在華日租界之一(另外4個是天津日租界、漢口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和杭州日租界),也是蘇州唯一的租界。 是根據1897年3月5日中日簽訂的《蘇州日租界章程十四條》設立的。章程劃定界址:「中國允將蘇州盤門外相王廟對岸青陽地,西自商務公司界起,東至水祿涇岸邊止,北自沿河十丈官路外起,南至採蓮涇岸邊止……,作為日本租界」,總面積為10萬坪,約合500畝。
目錄
蘇州唯一的租界
我家巷口南門路上的蘇州第一絲廠,現在是全國的旅遊示範點,主要參觀的項目是以展現古城蘇州的絲綢且具有特色的旅遊項目,匆匆忙忙的大部分遊客其實疏忽了裡面那一幢至今依然彈眼落睛的老洋房——蘇州日本領事館舊址,整幢建築保存完好,1991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這事說起來有點兒繞,長話短說吧。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上個世紀了,中日甲午戰爭後,光緒二十一年即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政府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蘇州始被闢為通商口岸。
蘇州日租界是近代中國5個在華日租界之一,也是蘇州唯一的租界。光緒二十三年,江蘇布政使聶緝槼,監督蘇州關江蘇督糧道陸元鼎與日本駐上海兼蘇州鎮江通商事務總領事官珍田舍己簽訂了《中日通商蘇州租界章程》,曾經擔任內閣中書已經退職回家的潘祖蔭出任勘地公所主任,主持劃定界址:「中國允將蘇州盤門外相王廟對岸青陽地,西自商務公司界起,東至水祿涇岸邊止,北自沿河十丈官路外起,南至採蓮涇岸邊止……」
我家所在的這塊青暘甸就是當時的日租界,現在說得明白點就是東西從人民橋到覓渡橋,南北從運河環城護城河到南環高架稍過的那條採蓮涇,方圓500畝地的範圍內。當時蘇州海關的稅務司署所在地,也被劃入了租界範圍。開始時,日本領事住在城內,1902年,領事館遷至日本租界,和稅務司署共處一區。1925年,稅務司署建起了這座漂亮的洋樓,但不久被日本領事館看中,軟磨硬泡,恩威並施,強行「購買」了去。1934年改稱總領事館,1945年撤消。
原則上,蘇州日租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動靜,所以一直到後來說起這事,蘇州人普遍木知木覺懵懵懂懂木惑嚨咚。租界開設之初,當局於1903年修建了一條貫穿東西的大道和南北向的七條小道,於是,雞零狗碎小打小鬧的「有些日商在界內開設商店、旅館等」,不過,一直也沒有鬧騰起來,老蘇州說冷水盤門,話是一點不錯。老理,有時還真不由你不信。
1919年,日本駐蘇州領事館事務代理大和久義郎在報告中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不願到日本租界內來進行商業活動的。」1934年,僑居蘇州日租界的日本僑民攏共也僅有78人,植田捷雄在著作中嘆息:「儘管我國投入巨資,建設道路,充實警察力量,但時至今日仍不見繁榮,毋寧說呈現出一片荒漠草原之狀」。蘇州日租界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發展和繁榮起來。
領事館舊址的建築面積得有差不多近千平方米,是民國時期最為常見的磚混結構二層西式樓房。建築物平面略呈正方形不對稱,端莊典雅,外牆扁砌紅磚,花崗岩石勒腳,屋頂隨牆體走向分成不同朝向不同樣式的坡面,鋪設紅色平瓦。其中一個坡面上還開有曲線形老虎窗。屋頂部還有多處扁方形壁爐煙囪,使整座樓房參差起伏,在視覺上收到了分散建築物體量的效果。
正門朝東,門前有長方形停車台,三面環拱,台四角砌方形磚墩,上立仿花崗圓石柱,每個券角處各有雙柱支撐,厚重有力,復以承托二樓陽台。車道從陽台下方的門廳穿過,另在南、北、西都辟有門。樓上樓下,門洞均為羅馬式的拱門。樓內布局,中為前廳,辦公室環列四周。樓層房間布列基本如同底層,在樓層西頭另置有樓梯一道可徑直上下。其內附有小型地下儲藏室。窗戶則為木格形百葉窗。除主樓外尚存樓西平房兩排,這座與周圍建築風格相似的紅色平房,系領事館所建,設置警衛室和禁閉室。[1]
簡介
蘇州日租界是根據1897年3月5日中日簽訂的《蘇州日租界章程十四條》設立的。章程劃定界址:「中國允將蘇州盤門外相王廟對岸青陽地,西自商務公司界起,東至水祿涇岸邊止,北自沿河十丈官路外起,南至採蓮涇岸邊止……,作為日本租界」,總面積為10萬坪,約合500畝。
沿革
租界開設之初,界內的商業不發達和建築稀少。當局為了促進租界內的繁榮,1903年修建了一條貫穿東西的大道和南北向的七條小道,並在兩旁種植楊樹和櫻花樹,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於是,「有些日商在界內開設商店、旅館等」。不過,直到1906年,「在界內租地蓋房者只有41名日本人,所占土地不足租界土地的1/4,而大部分土地仍荒蕪着」。甚至開闢二十多年後的1919年,日本駐蘇州領事館事務代理大和久義郎在給日本外務省的報告中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不願到日本租界內來進行商業活動的。」甚至日本人「也僅是數家小商店和一家肥皂店」。建築物僅有面向洋務局的一派房屋及面向大運河的一片住宅公寓共20餘棟。並據他的統計,居住在日租界內的日本僑民僅有24名。1920年代,蘇州日租界曾經出現一個短暫的「中興」。日商在界內建成磚瓦等工廠,還有日資在華經營的第一家繅絲廠,使蘇州日租界終於有了點興盛氣象。然而好景不長,到1930年代,日租界再次走向下坡,一些日商興建的工廠陸續停工。到1934年僑居蘇州日租界的日本僑民也僅有78人,他們所經營的,「均系小資本商業」。植田捷雄在1941年出版的著作中也嘆息到,「儘管我國投入巨資,建設道路,充實警察力量,但時至今日仍不見繁榮,毋寧說呈現出一片荒漠草原之狀」。可以說蘇州日租界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發展和繁榮起來。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僑民及領事館人員從蘇州撤退,並將警察權和行政管理權交由中國政府代管。但其後隨着蘇州淪陷,日租界再次被恢復。儘管在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戰,並宣布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協定、合同,並即可收回日本在中國的全部租界,但因蘇州此時還處於日本的占領之下,尚無法實現。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租界才被真正收回,結束了蘇州日租界的歷史。
章程
清政府與日本訂立的租地章程,由清政府代表聶緝規同日本政府代表珍田舍己於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3月5日在蘇州簽訂的。
約章共14條,主要內容是:①中國將蘇州盤門外相王廟對岸青陽地,西自商務公司界起,東至水綠涇岸邊止,北自沿河10丈官路外起,南至採蓮涇岸邊止,作為日本租界;②界內道路、橋樑以及巡捕之權,由日本領事官管理,其道路、橋樑由日本領事官設法造修;③界內地基每畝議定租價洋銀160元,自蓋印之日起10年不漲,界內地稅每畝每年應完納4000文,但10年之內,只完納3000文;④凡租契以30年為限,滿限後准期換契續租,以後永照30年為限換契之例。
參考來源
- ↑ 蘇州唯一的租界——日租界的日本領事館舊址,360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