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天门冬科植物)
简介
芦笋:别名露笋_石刁柏,为天门冬目、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天门系列农作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东岸、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的湖泊、河谷地带,已有2000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历史,17世纪传入美洲。目前我国是芦笋的最大生产国。北方旱田芦笋品质要优于南方水田里的芦笋。旱田水分少,芦笋生长周期慢,茎体所含水量小,口感佳。水田里生长的芦笋吸收水分多,生长快。芦笋含丰富的维B、A以及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山东省曹县有“中国芦笋之乡”之称,每年春季都会举行隆重的芦笋节。。
石刁柏的幼苗,可供蔬食。未出土的呈白色幼苗称为白笋。幼苗出土后接受阳光照射,变为绿色的称为绿笋。芦笋营养非常丰富,含硒量高于一般蔬菜,与含硒丰富的蘑菇接近,甚至可与海鱼、海虾等的含硒量媲美。
颜色分类:白色_绿色 作物分类:茎菜 味道分类:清淡 形状分类:圆柱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夏季 培育难度:较易 适宜温度:20℃±5℃ 酸碱范围:6.4±.4(PH)
芦笋作物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m,根粗2-3mm。茎平滑,上部在后期常俯垂,分枝较柔弱。叶状枝每3-6枚成簇,近扁的圆柱形,略有钝稜,纤细,常稍弧曲。鳞片状叶基部有刺状短距或近无距。芦笋的叶分真叶和拟叶两种。真叶是一种退化了的叶片,着生在地上茎的节上,呈三角形薄膜状的鳞片。拟叶是一种变态枝,簇生,针状。
芦笋种植方法
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m时,仍可安全越冬。发芽始温为5℃,适温25-30℃,高于30℃,发芽率明显下降。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pH6-6.7最为适宜。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比较耐旱。
芦笋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是通过优良丰产的种株,掘出根株,分割地下茎后,栽于大田。其优点是,植株间的性状一致、整齐,但费力费时,运输不便,定植后的长势弱,产量低,寿命短。种子繁殖:便于调运,繁殖系数大,长势强,产量高,寿命长。生产上多采用此法繁殖。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之分。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
芦笋开花形态
花期5-6月,果期9-10月。雌雄异株,虫媒花,花小,钟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花每1-4朵腋生,绿黄色。雄花:花被长5-6mm,花丝中部以下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较小,花被长约3mm。浆果直径7-8mm,熟时红色,有2-3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