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席(張杰)
作品欣賞
蘆席
市府大禮堂建得美輪美奐,蘆生爹幾經努力,終於站穩當了。領獎台的燈光太亮了,刺得他睜不開眼。他長長地呼了一口氣,偷偷地,輕輕地,慢慢地凝了心神。
「現在頒發江海市非遺特等獎。」在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心中充滿了期待。
「席蘆。」主持人拉長了聲音。大家一怔,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他真的姓席名蘆。席蘆手持獎狀,望着攝像機,張了張嘴,但最終沒有說得出。
冬天的早上,天冷得厲害。席蘆早早地來到了集市上,他緊裹了自己的棉衣,瑟縮在了裡面;但寒氣還是慢慢地浸了進來,絲絲入扣一般,將蘆生爹固在了那裡。
席蘆擅長編席。每年的秋季,席蘆總是親自去集市上挑選上好的蘆葦。浸泡,使其柔軟;晾乾,防止霉變;除皮,使其光滑;將染色,使其多彩。
吊麻,開編;提扣,穿草,壓扣,重複,河口,收邊;修邊,曬乾,整理,檢查。這些步驟依次下來,才算是編成了一張精美的蓆子。這活,最是考驗手藝人的技術。論技術,席蘆可是周圍首屈一指的師傅。只見席條在他的手中跳躍,用不了一二天的時間,蓆子便告完成。一副副繁複精美的圖案,便躍然在上。有五福臨門,有六女拜壽,有七仙下凡,有八仙過海,有福祿壽喜,有魚躍龍門,有孔融讓李,有老采娛親,可謂琳琅滿目盈千累萬。那顏色也是多樣,吃撐黃綠青藍紫,全了色。那年月,要結婚的,要換新的,都少不了尋了來。不僅價錢是一口,而且來尋的人,也是嘴上溜了去,一邊看,一邊挑,稱讚個不停。
席蘆已經不記得這是趕的第幾個集了。陰曆初一初六的楊莊集,初二初七的北河集,初三初八的王高集,初四初九的田柳集,初五初十的劉旺集,四莊八疃的農村大集,他沒有落下一個。
人漸漸地多了起來。他來得早,占了一個中間的位置,可是直到傍晌,趕集的人好像無視他一樣,路過的人多,竟也沒有一個人來看,來問,來買。
席蘆站不住了,他掏出他的銅嘴旱煙煙杆,這煙杆煙鍋是銅的,抽嘴是玉石的。它可是一件好物件,是父親傳給他的。這一生,他從父親那裡傳承了兩樣東西。一件是玉石嘴的銅鍋煙杆,一件是令人叫絕的席編。他把手伸進了盛着煙葉的煙袋,撮了一撮的煙葉,放在了煙鍋里。煙葉撮的少了,才淺淺的一底。席蘆又把手伸了進去撮了一捏,這回又撮多了。他連自己也搞不清楚今天這是怎麼了,平日裡他撮煙葉從來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只需一次,便撮得不多不少,恰好一煙鍋。他使勁按了按煙鍋中的煙葉,劃燃了火柴。煙鍋立馬沸騰了,如熔岩一般。席蘆一鍋煙一鍋煙的抽,直到煙葉去了一半。
「哎呀!這裡有這麼多好好看的蓆子。」一對年輕人邊說邊走了過來。
「您看看要哪一張?」席蘆忙磕掉了手中的煙灰,堆了笑臉,一邊翻卷着席編,一邊不停地介紹着。
「我們只是看看,不買,我們用不着。」那對青年男女說。
「好,好。」席蘆訕訕地住了手。這才回過眼神來,不說別的,單看穿戴就很時髦,不像是農村人。
「我們只是路過,等有需要一定來買。」那對青年男女似乎也看出了席蘆的失落,忙安慰道。
已是晌午時分,太陽正位,但席蘆依然地覺着冷。不由得長嘆一聲:「這年月……」
席蘆一臉的鐵青,集還沒有散,他便卷了蓆子往回趕了。
老伴見他臉色不對,忙放下手中的活,迎頭接過了蓆子。今天一早,捆是她打的。她用手一掂,便明白了。
「要不,我們招收幾個徒弟吧。」妻子試探道。
「主意雖好,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來學。」席蘆輕聲說,顯得有氣無力。
「我們放出口風,只要是願意來學的,都可以免費學。連吃住也包了。」妻子說。
「這行得通嗎?蓆子賣不出去,還要搭上吃住。這……這能行嗎?」席蘆遲疑不決。
「先這樣試幾天吧。」妻子鼓勁道。
「也罷。總不能讓這門手藝毀了我的手上。要是毀在我的手上,這罪過可大了去了。」席蘆心想。他輕嘆一聲,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如此。
已是日落時分,落日把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過了一些時日,倒是來了幾個年輕人。席蘆提足了精神,手把手教起來。可是初次學習的年輕人,不是手被篾席割出了血口,便是弄反了順序。席蘆耐了心思,用更多的熱情來教。幾天的新鮮勁一過,幾個年輕人便相約告了辭。臨行,還都偷偷地在蓆子底下留下了飯錢。
「娃是好娃,可不是學習席編的料,耐不住寂寞,受不得清苦。」席蘆看着妻子手中的飯錢說。
「娃子們可能離得也不遠,慢慢地打聽了,把錢還回去吧。」席蘆對妻子說,「自己立的規矩,自己不能破了。」
閒來無事可做,席蘆覺得手上痒痒的,索性又在家又編起了蓆子。
這一次席編不同以往。既然大的賣不出去,便改了尺寸開始編起了小的來。用的料還是精選的,工具也是一樣的,流程還是完全的,成品亦然得精美。
鄰家的小孩子們來玩,看着手工的席編漂亮,就拿了去玩,席蘆也不攔着。
「反正也沒啥用處,哄了孩子倒了值得。」席蘆心想道。
在城裡工作的兒子回來了,他叫蘆生。這名字是他給起的,起得講究:一來他是蘆生的親爹,二來兒子的名字裡面鑲嵌了自己的絕活。
「爹,你編的蘆席很漂亮,我要帶幾個回城去。」蘆生的話裡有話。
「喜歡就多帶幾個唄!」席蘆沉重的心情似乎是有了減輕的意思,「到底還是我的兒子識貨。」
蘆生帶着回城的席編參加了江海市非遺評比。出人意料的是,精美的席編竟然征服了評委們。大家手中拿着席編觀看着,讚美着,嘆為觀止。於是,才有了市府大禮堂的頒獎現場。
城裡的「振興農村」指導組來到了蘆村。建議村委牽頭,做大壯大席編產業。村委聘請席蘆為指導,帶領全村輻射周邊搞起了席編產業。指導組還建議說,讓村裡的年輕人去城裡專門學習網絡銷售,它們還贊助了學習的費用。
於是,東北大炕上出現了蘆村的席編,很多的農家樂中也出現了蘆村的席編。生產組還根據客房的要求做了很多的創新設計,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炕上用的,杯底下墊的,盛饅頭或者食材的,廊上掛的,牆上貼的……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只要是客房提出來的,蘆村都能生產。他們還生產了專利,註冊了自己的「蘆席」牌商標。從此,蘆席走出了蘆村,走進了千家萬戶,蜚聲海內外。
「這日子紅火着呢!還是政府的富民政策好呀!」他自語道。
席蘆悠然地撮了一把煙葉,按在了煙鍋里,劃燃了火柴點了,優雅地吐了一口煙,煙串層疊,慢慢地升起來。
市府大禮堂建得美輪美奐,蘆生爹幾經努力,終於站穩了。他手持獎狀,望着攝像機,張了張嘴,但最終沒有說得出……
作者簡介
張杰,中學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牢記「立德樹人」的理念,自覺把理論學習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多年擔任高中語文學科組長,協調同事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工作。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