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芒

學 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黍亞科

族:高粱族

亞 族:甘蔗亞族

屬:芒屬

種:芒

命名者及年代:Anderss.,1855

(máng),學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俗名:花葉芒、高山鬼芒、金平芒、薄、芒草、高山芒、紫芒、黃金芒,異名:Miscanthus transmorrisonensis Miscanthus purpurascens Miscanthus flavidus Miscanthus kanehirae Miscanthus condensatus Miscanthus sinensis var. condensatus Miscanthus sinensis subsp. purpurascens Miscanthus sinensis var. purpurascens ,是禾本科芒屬多年生葦狀草本,稈高1-2米,葉片線形,長20-50厘米,寬6-10毫米,下面疏生柔毛及被白粉,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直立,長15-40厘米,小穗披針形,長4.5-5毫米,黃色有光澤,基盤具等長於小穗的白色或淡黃色的絲狀毛,穎果長圓形,暗紫色。花果期7-12月。 芒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芒粗生,遍布於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和荒坡原野,常組成優勢群落。 芒的稈纖維用途較廣,作造紙原料等。也可作為觀賞植物栽培。並且還有較大的生態價值。 [1]

目錄

芒形態特徵

芒是多年生葦狀草本。稈高1-2米,無毛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葉鞘無毛,長於其節間;葉舌膜質,長1-3毫米,頂端及其後面具纖毛;葉片線形,長20-50厘米,寬6-10毫米,下面疏生柔毛及被白粉,邊緣粗糙。

圓錐花序直立,長15-40厘米,主軸無毛,延伸至花序的中部以下,節與分枝腋間具柔毛;分枝較粗硬,直立,不再分枝或基部分枝具第二次分枝,長10-30厘米;小枝節間三棱形,邊緣微粗糙,短柄長2毫米,長柄長4-6毫米;小穗披針形,長4.5-5毫米,黃色有光澤,基盤具等長於小穗的白色或淡黃色的絲狀毛;第一穎頂具3-4脈,邊脈上部粗糙,頂端漸尖,背部無毛;第二穎常具1脈,粗糙,上部內折之邊緣具纖毛;

第一外稃長圓形,膜質,長約4毫米,邊緣具纖毛;第二外稃明顯短於第一外稃,先端2裂,裂片間具1芒,芒長9-10毫米,棕色,膝曲,芒柱稍扭曲,長約2毫米,第二內稃長約為其外稃的1/2;雄蕊3枚,花葯長約2-2-2.5毫米,稃褐色,先雌蕊而成熟;柱頭羽狀,長約2毫米,紫褐色,從小穗中部之兩側伸出。穎果長圓形,暗紫色。花果期7-12月。

芒生長環境

芒生長於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和荒坡原野,常組成優勢群落。

芒分布範圍

芒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芒繁殖方法

芒宜採用莖稈扦插或分株繁殖。 扦插時間是7月至8月。扦插時氣溫20-35℃;在基質被首次灌溉時充分澆水,之後保持基質相對含水量80%左右。草炭與壤土等體積混合物,過20目篩,裝入(8-15)厘米×(8-15)厘米的營養缽中。選取芽點飽滿的健壯莖稈,剪成長度為3-5厘米的小段,每段帶有1個芽點。將莖稈豎直插入基質中,芽點在基質表面以下1厘米左右。每個營養缽中扦插1段莖稈。

分株時間是4月至10月。分株時氣溫20-35℃;對基質首次灌溉時充分澆水,之後保持基質相對含水量80%左右。草炭與壤土等體積混合物,過20目篩,裝入(8-15)厘米×(8-15)厘米的營養體選取健壯植株作為母株,剪掉莖稈,留茬高度10-15厘米。帶土挖取母株,分成數個分株。每個分株保留3個以上分櫱。將分株栽植到適合的營養缽。每個營養缽中栽植1個分株。

芒栽培技術

選擇土層厚度大於30厘米的地方,清除雜草、石礫,耙碎土塊。定植時間5月-9月。選擇長勢良好、根系發達、並已經形成良好根團、株高10-20厘米、可見葉5片以上、分櫱數量5個以上,營養缽無破損,無病蟲害的容器苗。種植穴深度和寬度均為15-20厘米。株行距為60-80厘米,視土壤肥力條件適當調整。每個種植穴1株容器苗,覆土10厘米左右,適度鎮壓,充分澆水。

灌溉:種植後及時灌溉1次,成活後視土壤墒情和氣候條件適時灌溉。 除草:種植後至鬱閉前,適時清除雜草。 修剪:用作觀賞植物時,在返青前宜剪除地上部枯黃莖葉。 收穫:用作生態修復植物或能源植物時,每年可收穫1次,時間以當年11月至翌年3月為宜。

芒主要價值

芒的稈纖維用途較廣,作造紙原料等。也可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在歐洲愛爾蘭等很多國家大面積種植芒,利用其生長速度快周期短的特點將其用於發電,芒每公頃的乾物質產量可達到30-60噸,1噸芒草的發電量相當於3桶原油。

芒的高光合作用和它較大的植物葉面積使其生長過程中以C4途徑固定了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改善全球變暖的問題。芒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對土壤中的重金屬顯示出耐受性,通過根系營養輸送的同時從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和一定比例的重金屬含量去往莖和葉輸送,稀釋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濃度,改善了土壤質量。芒具備較強的耐旱,耐鹽鹼的特性。芒是具有C4光合作用的途徑,正常的植物大部分為C3途徑的光合作用,與芒相比對水分未能充分吸收與利用,然而芒的莖和葉是秋天乾枯,只保留根系吸取養分防止了水分的蒸發,以供莖和葉重新生長。

參考來源

  1. ,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