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虎(中药)
艾虎 |
中文学名 :艾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科 :鼬科 属 :鼬属 种 :艾鼬 |
艾虎,中药名。为食肉目、鼬科、鼬属动物。分布于东北、华北、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肉入药,性温味甘,具有祛风,镇痉,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癫痫,瘫痪,半身不遂。[1]
目录
形态特征
艾鼬,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尾长11-20cm。
吻部钝,颈稍粗,足短。
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长,约45-50mm。
尾基毛次之,略为拱曲形。
尾毛稍蓬松。
跖行性。
脚掌被毛。
掌垫发达,前足4枚,呈瓣状,腕垫2枚;
爪粗壮而锐利,褐白色。
体背毛棕黄色或沙黄色,腰、后背及臀部具较多的黑尖毛。
体侧淡棕色。鼻周和下颌白色。
鼻中部、眼周及眼间棕黑色。
眼上前方具卵圆形白斑,额部灰棕色。
颊部、耳基灰白色,耳背及外缘为白色。
胸部、鼠鼷部和四肢黑褐色。
具肛门腺,放出恶臭的气味。
生境分布
性状
其药材是将捕捉到艾虎除去内脏和皮骨药用其肉。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心;肝经
功效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艾虎肉:有镇惊的功效。主治癫痫。[2]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