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性
色性即色彩的冷暖分别,也称色温。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受,把颜色分为暖色(红、橙、黄)、冷色(青、蓝)和中性色(紫、绿、黑、灰、白)。在绘画、设计等中,暖/冷色分别给人以亲密/距离、温暖/凉爽之感。 成分复杂的颜色要根据具体组成和外观来决定色性。另外,人对色性的感受也受光线和邻近颜色的强烈影响。
目录
简介
颜色或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还包含心理等许多因素,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不同的光谱可以在人眼中产生同样的颜色感,比如日光灯的白光是由几个相当窄的光谱线构成的,而太阳光则是由连续的光谱构成的。就其光而言,人眼无法区分两者。只有当它们反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时,我们才看得出来一个是日光灯的光,一个是太阳光。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能看得出的颜色可以由元色搭配而成。照片、印刷、电视等就使用这种方式来体现颜色的。 尽管如此搭配出来的颜色往往与纯的单色不完全相同,尤其在可见光谱的中部搭配的颜色只能非常地接近单色光,但无法完全达到它的效果。比如绿光(530纳米)和蓝光(460纳米)搭配在一起可以产生青光。但这个青光总使人有不十分纯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的红色锥状细胞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绿色和蓝色,它们对搭配的颜色的反映比对纯的青色(485纳米)的反映要强一些,因此我们会感到搭配的颜色有点“红”,有点不纯。 此外一般在技术上使用的元色本身也都不纯,因此一般来说它们无法完全地表现纯的单色光。不过自然界中很少有真正的纯的单色光,因此一般来说由元色组成的颜色可以很好地反映原来的颜色。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被称为色域。 在通过照相机或扫描仪录取颜色的时候也会产生误差。一般这些仪器中的感光元件的感光特性与人眼的感光特性相差甚远。因此在特别的光照下这些仪器所产生的颜色可能会与人眼所感受到的相差很大。 与人眼的颜色感受不同的动物(比如鸟可以感受四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区分对人来说相同的颜色,因此对它们来说适合人看的图象有时会非常不可理解。[1]
评价
多色性是一个光学现象,常在矿石上看到。当一束光射入晶石内,因双折射而分成两束方向垂直光(极化),该两束光的速率和路径不同,被吸收程度有别,因此当它们离开晶石时,便显出了相异的颜色。多色性可分为二向色性与三向色性。 在矿物学和宝石学,多色性是分辨物质的重要性质。[2]
'视频
神奇的“液体二色性”,南瓜籽油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