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 (工商時報 李青縈 2022.07.2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25,69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521例本土個案及17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
-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5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 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2日至7月2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7月24日。
自殺(Suicide),俗稱輕生、尋短、自盡、自戕等,是意圖導致自我軀體死亡的主動行為。
- 精神障礙(包括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思覺失調症、人格障礙、焦慮症)、虛無主義信仰、身體障礙(例如慢性疲勞症候群)和物質使用障礙(包括酒精使用障礙和使用和戒斷苯二氮卓類藥物)是風險因素。
- 一些自殺是由於壓力(例如經濟或學業困難)、人際關係問題(例如分手)或騷擾、欺凌等而導致的衝動行為。
- 曾嘗試過自殺的人未來嘗試自殺的風險相對高。
- 有效的自殺預防工作包括針對自殺途徑進行管理—例如槍支、毒品和毒物,或治療精神障礙和物質濫用,或促使新聞媒體對於相關事件進行謹慎的報導,或改善經濟狀況等。
- 儘管自殺預防危機熱線很常見,但還沒有得到很完善的數據研究。
- 最常用的自殺方法因地區而異,部分與有效手段的可利用性有關。
- 常見的自殺方法包括上吊、農藥中毒和槍支射擊。
- 男性的自殺率通常高於女性。
- 在某些地區與情境下,70歲以上的人群自殺率偏高,另一些則是15歲至30歲的人群風險最高。
- 在2015年,歐洲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 據估計,每年有約10至2000萬個自殺未遂案例;自殺未遂很可能導致身心受到程度不等的傷害,甚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經歷長期的殘疾狀態。
- 在西方世界等地區,這種嘗試常見於年輕及女性人群之中。
打開國人對自殺的迷失
- 據衛福部110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去年有3585位自殺,是國人的第11大死因,平均每天有9.8人自殺。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羅斯克(Michael Roeske)提醒,許多人對自殺抱有一些迷思,而這些迷思可能讓那些有自殺傾向的人,感到羞恥、更不願意尋求幫助,因此他決定打破7個民眾的常見迷思。
- 據《CNN》報導,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是兒童和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 而台灣的數據進一步顯示,男性自殺人數較多佔65%,且男性的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0.0人,約為女性10.6人的1.9倍。
- ●有心理問題才會想自殺--羅斯克指出,有些人以為只有心理健康出狀況的人才會有自殺的想法,但其實很多有自殺想法的人並不符合精神疾病的標準,只是處在一個充滿壓力的情境,像是失業、伴侶出軌、重病、無家可歸、遭到法律控訴等等情況。
- ●想自殺的人都很自私--羅斯克表示,「自私」是一個負面的詞彙,何況自殺根本談不上是個好選擇,選擇自殺真的算不上自私。
- 他認為比較好的形容詞是「短視」,無法將注意力放得更遠、更大,而是專注於眼前的事物。
- 他說明,許多人想自殺感到壓力很大、難以負荷,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們唯一能想到的逃避方法,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 ●威脅要自殺的人只是在引人注意--有些人覺得,威脅要自殺的人只是要尋求他人的關心,或是引起他人同情,而自己根本不想死。
- 但羅斯克強調,每一次都應該嚴肅地面對這種問題,因為當他說出來時,代表一個人真的被自殺問題所困擾。
- ●可以選擇不要自殺--羅斯克指出,因為腦中化學物質的改變,有些人可能看不見其他選擇,就只能看到「自殺」一途,這個自殺的念頭有可能過於強烈,而壓倒腦中所有一切其他想法。
- ●談論自殺會導致或鼓勵自殺--羅斯克指出,對一個自己擔心的人談論「自殺」這件事,可能會讓人感到尷尬,但實際上並不會導致自殺人數增加,反而能夠減少他們的羞恥感,讓他們更願意尋求幫助、重新思考自己的選擇、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 ●情緒改善後自殺的風險就會消失--有些人在嘗試自殺後,狀態似乎在幾天、幾個月內變得更好,可能讓周遭的人以為他已不再想自殺;但現實可能恰恰相反,據美國內華達州自殺防治辦公室的資料顯示,嘗試後的3個月內是一個人最有可能自殺成功的時間。
- 因為其狀態的變好,可能只是他已下定決心自殺,並且因為這個決定而感到更好、更輕鬆,羅斯克提醒,嘗試自殺後的人,仍需要親友或專業人士的持續關心。
- ●無法阻止一個人自殺--有些人覺得一個人想自殺是攔不住的、無法阻止的,但其實自殺的想法不是永久的,雖然有時自殺的想法會回到腦海,但嘗試過自殺的人仍能過上長壽、成功的生活。 [1]
自殺常見原因
- 2019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平均1天有480.6位國人死亡,其中有10.5人的死因為自殺,看似所佔的比例甚小,但自殺卻是25~44歲這個年齡層排名第2的死因。
- 近年來自殺更有年輕化的趨勢:15~19歲及20~24歲族群自殺率不斷攀升,其中15~19歲年齡層,由2014年每10萬人口2.3人自殺,一路增加到2019年的每10萬人口有6.2人自殺;而20~24歲族群更高達每10萬人口有11.5人結束自己的生命。
- 以下《Hello醫師》從名人自殺的案例切入,討論自殺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方法。
- 名人自殺無徵兆--政府十分重視自殺防治的重要性,在2019年6月19日頒佈了「自殺防治法」,宣導應該多關心身旁憂鬱的親友,注意自殺警訊,但是法令發布後的隔年仍發生2起名人自殺案,打破了我們的想像。原來有些人在自殺之前,並不會釋放明顯的警訊,幾乎是毫無徵兆可言。
- 日本明星三浦春馬,以及全名沒有曝光的「北部林姓女名醫」突如其來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旁人既哀傷、又困惑:「明明毫無異狀,悲劇發生前人都好好的,照樣上班,不遲到、不早退,可是怎麼會隔一天就……」。
- 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
- 自殺未必有徵兆,常見原因有這些:
- 他/她到底為什麼會自殺?這是個永遠的謎,不會有人曉得。
- 所有的推敲,為的只是讓心碎的親友能夠尋找薄弱的交代來安慰自己,新聞上的追蹤報導看起來都像事後諸葛,只是茶餘飯後的八卦。
- 研究顯示,自殺身亡的案例中,精神疾病患者的盛行率約為80%,但這也表示有20%的案例在心理健康的範疇裡沒有病症。
- 這些隱性,甚至可說是沉默的案例,容易受到以下的風險因素所影響而走上絕路:
- 遭遇重大的損失:如喪偶、失業、投資賠錢。
- 感情上的危機:如分手、離婚。(同場加映:情傷該如何放手?剖析心理因素和方法)
- 驟升的壓力:如工作量的暴增、學業上的成績不理想。(同場加映:你有職場情緒耗竭嗎?自我檢視6大徵兆)
- 失去人際上的支持:如遭受霸凌、隻身在異鄉生活。(同場加映:正視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難逃)
- 病痛纏身:因病厭世、長照悲歌。
- 受媒體或旁人影響:因為名人、親友的自殺,也步上後塵。
- 從決定到自殺,過程只有10分鐘--由「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所彙整各國訪問自殺未遂的患者之資料顯示,近5成的自殺是在10分鐘內所作的決定。
- 澳洲研究更指出近4成是在5分鐘內下決定而自戕的。
- 美國與澳洲的研究也不謀而合地發現:高達6成自殺未遂的患者是因為在事發前24小時內與親友或伴侶的發生了人際衝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才決定要自殺的。
- 我們不時看到「盛怒之下失手殺人」的新聞,也許絕望之下「失手自殺」的黑數同樣不容忽視。
- 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把自殺歸咎為「一時想不開」實在太過籠統,但真的就是那短短幾分鐘的「一時」造成的憾事。
- 因此研究人員提倡:在鄉村地區,要控管農藥、殺蟲劑;在槍枝合法的地區,要控管殺傷力強大的武器,以避免這些唾手可得的藥品、工具拿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 研究顯示,斯里蘭卡在1980年代大量引進化學農藥後自殺率飆高,但是其政府禁止添加其中最致命的成分巴拉刈(Paraquat)之後,該國自殺率掉了50%。台灣也於2019年的2/1日起禁止販賣使用巴拉刈。
- 關心旁人負面情緒--情緒受到衝擊時做了所謂的「傻事」已經帶走了太多的生命了,這是因為無法觀察到明顯的跡象,身旁的人也不能預先築起層層的防護網。
- 除了像上述所說的,把危險因子(農藥、槍枝)移除之外,若得知身旁的親友心情沮喪,無論他們有無精神病史,我們千萬不能輕忽。
- 畢竟人際間的衝突、挫敗才是自殺意圖的開端,旁人一定要馬上給予充足的關懷,避免釀成「致命10分鐘」的遺憾。 [2]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3003221
目錄
參考來源
- ↑ 健康網. 蒲松齡前世與後身的傳奇. 自由時報. 2022-07-25 [2022-07-27] (中文).
- ↑ 鄭光廷. 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 Hello醫師. 2022-06-07 [2022-07-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