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腹蛇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学名;腹蛇

别称;虺

界;动物界

目;蛇目

科;蝮科

分布区域;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属于蛇目 Serpentiformes, 蝮科 Crotalidae 。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

与颈部分界明显;眼、鼻之间有颊窝,眼后到颈部有一条棕褐色纵带,其上缘镶有一黄白色细纹。体粗,尾短,末端尖细。口内前部有一对着生在上颌骨的圆锥状管型毒牙;后方还有8对预备毒牙。体色不一,可由浅褐色逐渐转成红褐色的变异。背面灰褐色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腹面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

我国至少有6种蝮蛇。[1]

(《诗经》),反鼻(《经典释文》),土虺蛇(《普济方》),反鼻蛇(《纲目》),碧飞(《湖州府志》),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纲目拾遗》),草上飞(薛德焴《系统动物学》),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烂肚蝮(《生物学通报》3:4,1958),土球子(《东北动物药》),地扁蛇(《中国药学大辞典》)。

目录

生活习性

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弯曲成盘状或波状。捕食鼠、蛙、哳蜴、鸟、 昆虫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低于10℃时蝮蛇几乎不捕食;5℃以下进入冬眠;20℃~25℃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钻进蛇洞栖息,一般不捕食。夜间活动频繁,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

动物形态

蝮蛇全长54~80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吻端圆,吻鳞宽稍大于高。鼻间鳞较宽,其后缘向外侧方斜出。前额鳞大,长宽略相等;额鳞之长和两颅顶鳞间的缝合线的长度相等:颅顶鳞之长与额鳞加前额鳞1/2的和相等。眼上鳞长于额鳞,小于颅顶鳞。鼻孔位于2鼻鳞间,前鼻鳞比后鼻鳞大一倍。眼前鳞2片,眼后鳞2~3片,眼下鳞1片,前端与第3上唇鳞相接。

上唇鳞7片,第3片入眼;下唇鳞10片,前4片与前额鳞相接。前颏鳞大,左右并立;后颏鳞小,左右分开,中间隔1对小鳞;后颏鳞和第1腹鳞间有5对左右的小鳞片。体鳞起棱,通常23~21~17行。腹鳞138~168片;肛鳞单一;尾下鳞28~56对。背面为暗褐色,体侧各具黑褐色圆斑1行,约30个左右。两侧斑纹在背中央往往相连接。头顶灰褐色,从眼后到口角有一黑褐色阔条纹;上、下唇和头部腹面

均淡黄色。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斑点,有时全呈灰黑色。尾短,焦黄色。栖息于平原或较低的山区,常盘成圆盘状或扭曲成波状。捕食鼠、蛙、蜥蜴、小鸟、昆虫等。有剧毒。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蛇毒

蝮蛇毒是一种略带黄色透明的液体,黏性大且有一些小颗粒状物。经生化部门测定其含水量为50%~75%,比重在1.03~1.10之间。蝮蛇咬伤1次放出的干物重量是25毫克。被蝮蛇咬伤后,应立即注射抗生素毒血清,此药对该蛇咬伤有特效。蝮蛇的毒液是其捕食、消化和自卫的秘密化学武器,也是临床上良好的镇痛、止血药品。蛇毒的镇痛作用虽慢但持久,安全范围大,长期应用不会成瘾。蛇毒中还含有多种溶细胞素,有关科学家已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攻克癌症。

主要成分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

蛇毒的特点是成分复杂,不同的蛇种、亚种、甚至同一种蛇不同季节所分泌的毒液,其毒性成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将蛇毒分离提纯,已知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类等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其中一些具有生物活性,或与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蛇毒经纯化后,其毒性成分可比粗毒大5~20倍,毒性成分亦是各有不同。

理化性质

蛇毒为粘稠、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是多种毒蛋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约为65~80%左右,有特殊腥味,易起泡沫,加热可以破坏,常温下易变腐而失活,冰箱内保存新鲜蛇毒也会部分失去毒力,然经真空低温干燥后,可保存原毒力数十年不变,蛇毒具有蛋白质、多肽之共性,凡有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均能使之变质,破坏。

有毒成分及毒理

蛇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帮助蛇本身捕食和消化食物,就其有毒成份主要是神经毒素、心脏毒素、细胞毒素、出血毒素、促凝、抗凝组份和一些酶等,各含多少或有无,随蛇种而异。

1. 神经毒素:

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作用于运动神经与骨骼肌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与后膜的胆碱能受体相结合,使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对该受体不起作用,从而导致骨骼肌松弛,称突触后神经毒素,其作用特点似箭毒,又称拟箭毒样神经毒素。

另一种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

2. 血循毒:

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复杂,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

(1).膜毒素:膜毒素系强碱性蛋白,其毒性比神经毒素弱,可损害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蛇伤后,随着血循环中蛇毒浓度的升高,可发生短暂兴奋后转入抑制,心搏障碍,心室纤颤,甚至心肌坏死,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若有PLA2(磷脂酶A2) 存在,该毒素可大量溶血,这将加速休克动物的死亡。

(2).细胞毒素:作用在细胞膜上,导致膜结构改变而释放细胞内容物, 也能直接溶解某些动物的红细胞。

(3).出血毒素:引起动物水肿、出血和组织坏死。这种毒素的局部效应迅速,可使局部通透性增加,产生广泛的血液外渗,导致多个脏器出血。

3. 酶:

(1) 蛋白水解酶:绝大多数的蛋白水解酶可凝固纤维蛋白原,蛋白水解酶可损害血管壁引起严重出血,组织破坏,甚至深达骨部,同时释放出组织胺,组织胺和缓激肽都能引起血压剧降至休克水平,它还使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影响神经功能。

(2) 磷脂酶A2(PLA2):具有突触前神经毒作用、肌溶作用、心脏毒作用、溶血作用、出血作用、促凝、抗凝作用加温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降压作用、水肿作用等。

(3) 透明质酸酶:能溶解细胞与纤维间质的酸性粘多糖,破坏结缔组织的完整性,促使蛇毒从局部向周围组织扩散,扩大局部炎症,加深症状。

蛇毒中毒的死亡原因

1. 呼吸肌麻痹:常见于银环蛇、金环蛇、海蛇蛇伤;也可见于眼镜蛇、眼镜王蛇毒中毒,若抢救不及时,发展为缺氧性脑病,窒息死亡。

2. 循环衰竭:常见于蝰蛇、五步蛇、烙铁头等毒蛇伤因出凝血障碍所致,也可见于眼镜蛇、眼镜王蛇等蛇毒的心脏毒引起心力衰竭而造成。

3. 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蝰蛇毒溶血产生的大量血红蛋白,其次是五步蛇、蝮蛇和海蛇毒损害骨骼肌所产生的大量肌红蛋白, 在酸性尿中, 沉积于肾小管,产生肾小管阻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4. 出血及凝血障碍:常见于蝰蛇蛇伤、五步蛇伤引起的广泛内、外出血,溶血,特别是心肌、肺及脑出血死亡。

5. 感染:创面坏死感染,气性坏疽,败血症及创口合并破伤风,呼吸麻痹后引起积聚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真菌感染等致死。

6. 严重中毒者,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是蛇伤中毒死亡的辅因。

又名土公蛇、七寸子、土蝮蛇等,中小型蛇类,全场2-3m左右。头为长三角形,颈明显,有颊窝,具白眉(眼后黑带斑背缘的白边),上唇鳞7(2-1-4或3-1-3),颊鳞1,眶前鳞眶后鳞各2,颞鳞2(3)+3(4)。背鳞21-21-17行,起棱,腹鳞135-173;肛鳞1片。尾下鳞29-54对。背部为深浅不同的褐色,有两行明显而规则的深色圆斑,交错或略并列排列,圆斑中央色浅;尾端无斑,色焦黄;背鳞外侧有一行不规则的黑斑点;腹面色浅或灰白,散有许多黑点或无黑点;颌部黄白色,在其前部两侧各有一黑斑,但浅色个体无此斑。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海拔313—1900m都有分布。常见于乱石堆、杂草破、灌丛、天地、村舍等处。日夜均有活动,以黄昏最活跃。食鼠、鸟、蜥蜴、蛇、蛙、鱼等。卵胎生。8-10月产卵,每产2-14条。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国外见于日本、朝鲜、蒙古、俄罗斯。

中介蝮

全场0.5m左右。头略成三角形,颈明显,有颊窝瞳孔为直立的枣核型,有“白眉”。上唇鳞7(2-1-4)或6(2-1-3),颊鳞1,眶前鳞眶后鳞各2,颞鳞2(1)+4(3)。背鳞23-23-19行,除最外1-2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鳞157-178;肛鳞1片,尾下鳞40-53对;背面黑、灰、土黄或褐色,自颈至尾有白色细横斑;腹面灰黑色,布有不规则的深褐或带黑色的小斑点,;郃部密布细黑褐斑点。生活于海拔900-1650m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多见于岩石空隙、牧草繁盛灌木丛生处,生活缓慢。食鼠、蜥蜴、其他蛇类、蛙、鲵、鱼等。卵胎生。5-7月交配,8-9月产仔,每产2-10仔。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甘肃、新疆;国外分布于蒙古西南,原苏联远东地区。

雪山蝮

全长500mm左右。头较大,呈三角形,颈明显,有颊窝。上唇鳞6(2-1-3),或7、8;颊鳞1,眶前鳞1,眶后鳞2;前颞鳞2。背鳞19-19-15(17)行,除最外一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鳞136-145;肛鳞1片;尾下鳞30-35对。背部暗褐色,有黑色斑,头顶有一对黑斑,唇部色淡。生活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上。分布于云南。

千山蝮

体型较大,全长535-739mm.头较大,三角形,扁宽,颈细,有颊窝。上唇鳞8(2-1-5),颊鳞1,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2+4。背鳞23-23-17行,另有24(25)-2317行者,起棱;自背中脊向外侧棱渐变弱,最外一行光滑无棱;腹鳞145-166;肛鳞1或2片;尾下鳞32-50对。背面瓦灰或蓝灰色,自颈至尾有不规则"X"形黑褐色斑;眼后至口角有一约2mm的窄带状黑斑;通称“黑眉”;腹面、下唇、下颌灰白色;自喉至尾灰黑色。生活于山区林缘、灌丛、草丛、碎石坡等处。食鼠为主。五月出蛰,十月入蛰。卵胎生,九月产仔,每产2-6条。分布于辽宁。(1)指名亚种A.q.qianshanensis Ji分布于辽宁千山、复县、瓦房店。(2)蛇岛亚种 A.q.shedaoensis Zhao 仅分布于蛇岛。

黑眉蝮

又名土丘子、贴树皮。体粗壮,较长大,全长444-790mm.头较大,三角形,不宽扁,颈明显,有颊窝,瞳孔为直立枣核。上唇鳞7(2-1-4),颊鳞2,颞鳞2+4。背鳞23(21,22)-23-17行,脊部数行强棱,最外一行微棱;腹鳞150-168;肛鳞2片;尾下鳞36-51对。背面棕褐、棕红、棕黄色,自颈至尾有浅色窄横斑,在体前部多为两小段相接的横斑,向后则连成整个横斑,间或有左右交错者;腹面、郃部黄白或乳白色,向后则只较背色稍浅;头背有深色斑,眼后至口角的黑褐色带斑(黑眉)宽约4mm。生活于山区,多在山上部草丛中、乱石堆上、石缝里等处活动,以阔叶林、鼠类出没出多见,尤以柞木林中为多。饲养中食鼠为主,偶食蛙,不食鱼、鸟;文献记载亦食鱼、蜥蜴、鸟。卵胎生。9月产仔,每产5-8仔。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国外分布于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

高原蝮

全长500mm左右。头较大,三角形,颈明显,有颊窝,瞳孔直立枣核状。上唇鳞7(2-1-4)或6,8;颊鳞2;眶前鳞眶后鳞各2;颞鳞2+4;背鳞21-21-15行或19-19-17行,起棱;腹鳞149-178;肛鳞1片;尾下鳞29-48对。背面棕褐色,自颈至尾有黄或灰绿色不规则斑块;头背有深色纵纹。唇部肉红色。腹面土红色,密布黑色细斑点。生活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原,常见于梯田边杂草乱石堆上及溪流旁。食鼠。卵胎生。每产5-7仔。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

乌苏里蝮

又名贴树皮、土球子、土公蛇。个体较细小,尾较短。全长172-676mm。头三角形,不宽扁,颈明显。上唇鳞7(2-1-4),颊鳞1,眶前鳞眶后鳞各2,颞鳞2+3。背鳞21-21-17,个别22(23)-21-17行,除最外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鳞139-157;肛鳞1片;尾下鳞36-51对。体色多变;多黑、棕、土黄等色,自颈至尾有2行中央色浅的深色圆斑或由此斑形成的网纹,或斑纹不显;尾色同体色;腹面色浅者颌部灰白;腹面黑色发亮者,郃片和下唇鳞腹侧有黑斑,颌部亦灰白,眼后斜向口角有深色宽带状斑,其背缘有清晰的细白边(白眉)。多生活在山地、丘陵、林缘、草灌丛、沟边、田野、塘边等处,出入蛰时以乱石堆中多见。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食鼠、蛙 为主,亦食鱼、泥鳅,偶食蜥蜴和蛇。卵胎生。8月下旬至9月中旬产仔,每产2-10仔。分布于东北三省、山东、河北、内蒙;国外分布于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参考来源

腹蛇遇到薮猫,居然慢慢把腹蛇给玩死

参考资料

  1. 中国十大毒蛇之蝮蛇-蛇的图片,毒蛇网 , 201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