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脫是一個漢字,讀作tuo,本意是指取下,除去,掉下,落掉等,《列子·天瑞》和清代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中均有記載。

2019年11月20日,"漢語盤點2019"活動啟動,清博大數據推薦的國際字為"脫"。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脫

讀音: tuō

總筆畫: 11。

基本解釋; 取下;除去

漢字釋義

基本解釋; 讀音: tuō

拼音:tuō 部首:月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

筆順:撇、橫折鈎、橫、橫、點、撇、豎、橫折、橫、撇、豎彎鈎。

①取下;除去:脫帽|脫鞋;脫色;脫指。

②掉下;落掉:脫落;脫毛;脫皮;脫髮。

③離開;從某種環境或狀態中出來:脫離;擺脫;逃脫;解脫。

④漏掉:脫漏;脫字;脫誤。

⑤姓。

⑥假若。【例句】日垂青盼,脫不一至,恐千載下無復有篤信古人者。--《聊齋志異·書痴》

[脫口而出] tuō kǒu ér chū 未經思索,隨口說出。

〖例句〗小明學習用功,肯鑽研,課本里的什麼問題也難不住他,只要你一提出,他便脫口而出,回答正確。

[脫離] tuōlí ①離開,不再置身其中;②斷絕(某種關係)。

〖例句〗經過醫生的奮力搶救,她已經脫離了危險。

[脫身] tuōshēn 離開某種場合;擺脫某件事情。

〖例句〗爸爸早就答應帶我去動物園,可是工作太忙,一直不得脫身。

[脫胎換骨] tuō tāi huàn gǔ 原為道教修煉用語,指修道者得道,就脫凡胎而成聖胎,脫凡骨為仙骨。現用來比喻徹底改變立場觀點。

〖例句〗勞教所的學員經過政府管教人員的耐心教育後,大都能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脫穎而出] tuō yǐng ér chū 比喻才能全部顯露出來。

〖例句〗在這次學校組織的書法比賽中,小明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一名。

詳細解釋; 脫〈動〉形聲。從肉,兌聲。本義:肉去皮骨

同本義

脫,消肉臞也。――《說文》

肉去骨曰脫。――《爾雅》

肉曰脫之,魚曰作之,棗曰新之。――《禮記·內則》

其狀若脫。――《列子·天瑞》

筋骨盡脫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離;脫離

則脫然愈。――《公羊傳·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脫於口。――《管子·霸形》

蠃蚌脫殼。――

魚不可脫於深淵。――《韓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又如:(脫禍:擺脫禍害);脫了干係;脫凡(脫離凡俗)

姓氏

回族中的脫姓,最大的一支源於元代官拜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爵封鄭王,主修宋、遼、金三史的脫脫(1314-1355年)。據遼寧《脫氏宗譜》稱:"脫脫為始祖,始祖之伯父伯顏公,父馬扎兒台公均為元朝宰相,相傳至今已二十餘世矣……脫氏原為蒙古蔑兒吉辯氏,祖籍大都順州歸化城"。但是,據《賽典赤家譜》記載,伯顏及脫脫皆賽典赤之孫,何來"蒙古蔑兒吉辯氏"一說?在賽氏家譜中,脫脫被害一節,除加害人(左丞相哈麻)和被害人的官職左丞相、右丞相"左右顛倒"外,其餘皆比《元史》中的記載更為詳細、完備。由此看來,脫脫的"蒙古蔑兒吉辯氏"可能與後人躲避迫害有關。另外,元朝"四大汗國"的建立,吞併了許多亞歐地區的伊斯蘭教國家(民族),其許多汗國里的伊斯蘭人都應是"蒙古國"和"蒙古籍"人,而不應是"族"。

脫脫亦應是"國(籍)"與"族"之誤。回族中的脫姓,元代還有中書丞相康里脫脫(康里乃是原蘇聯境內烏拉爾河以東至鹹海東北的突厥部落名,脫脫應是本名),其子脫烈為太府太監。此外還有脫羅貼木爾(鎮守鎮江上萬戶府達魯花赤)、脫穎(撫州路;臨川縣丞)、脫歡察兒(兩浙鹽運同知)、脫脫木兒(房山縣達魯花赤)以及隨元世祖征討阿里不哥、李擅的將領脫密刺溫等。在明朝,歸附回回脫綱(杭州前衛都指揮僉事),其子也隨父姓取名脫英。脫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地區。

脫氏釋疑

蒙古史和許多傳說中,叫脫脫甚至叫脫某某的很多,如《元史》、《成吉思汗傳》、《忽必烈傳》、《正說元朝十五帝》及《中華脫姓源流》中,均有許多脫某某的後人或事跡。經考證,這是名,而不是姓,更不是現代的"脫"姓。在這些書籍資料中,叫脫某某的可羅列如下,這也非完全統計:一、托克托氏,源於孛兒祗斤氏右翼士默特部。托克托蒙古語叫"脫脫",這是士默特首領阿勒坦汗的義子,又叫恰台吉。二、脫托托氏受賜汗姓為脫:元末明初,恰台吉是蒙古族的重要使者,多次往來於土默特與西藏之間,後有名叫托克托·博囉的,歸順明朝,皇帝因先祖聯絡藏族之功,賜漢姓脫,名順。三、蔑兒乞是公元十世紀至十三世紀,在今約兩伯利亞的一支遊牧部落,屬蒙古五大兀魯思之一,主要活動在鄂爾渾河與色欏格河流域間。

據《新五代史》記載,蔑兒乞是一個強悍的部族,善用大弓長箭,蔑兒乞為報也速該搶妻之仇,曾侵襲鐵木真營帳,搶去他的妻子孛兒帖。四、當時以脫為首譯字音的部落還有:脫尼氏、脫脫尼氏、脫脫倫氏、脫納勒斤氏、脫里氏、脫脫忒氏、脫里別歹氏、脫里別岱氏、脫郭沁氏、脫脫里氏、脫額列思氏、脫朵延氏、脫朵延巴魯刺思氏、脫黑脫氏,甚至連元朝中後期的幾個王,如遼寧王脫脫、雲南王脫脫等,這些都不是我們現代的脫姓人,如荊王脫脫木兒、脫火赤,壽王脫里出,懷王脫帖木兒,安定王脫歡,靖恭王脫鄰忽都魯等八位。至於因為朝代更替,社會變遷,人民轉徒,這些氏族姓什麼,為什麼民族,因知識水平有限,無可考證,也無可為知。所以,姓是不能強行歸宗的,正如同音字的姓氏一樣,如張、章、藏;羊、楊;史、司、師等也是一樣。很多人自我介紹時,大都講"免貴姓張,弓長張"、"犄角羊"、"木易楊"等,就是區別同音異姓。所以,上面提到的那麼多"脫XX"都不是的"脫"姓,後面的"張"也不會同"章","羊"也不會同"楊"是同姓一族。綜上分析,脫姓只有一個,就是原來蒙古建國前同成吉思汗同期活躍蒙古高原上的蔑兒乞(吉)氏。(河北省新河縣 脫丙勛)

中醫證名

脫,證名。病情突變,陰陽相離,生命垂危的證候。《臨證指南醫案·脫》徐靈胎評語:"脫之名,惟陽氣驟越,陰陽相離,汗出如油,六脈垂絕,一時急迫之症,方名為脫。"如中風病脫證口開、手撒、眼合、遺尿、聲如鼾,甚或直視、肉脫、面赤如妝等。參見中風脫證條。

又:在文獻的傳抄過程中,漏掉一個或數個字。也稱"奪文"、"闕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注》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又《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為不得脫長安。《注》脫,免也。

又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注》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注》脫易峑素。

又《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注》遺,猶脫也。

又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注》脫,過去也。

又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注》脫然,疾除貌。

又《韻會》誤也。

又或然之辭。

又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注》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又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又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又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注》在易州。

又《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挩。義同。

又《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狀若脫。《注》脫,新出皮也。

又《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為也注》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又《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注》脫,舒也。

又《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注》脫,葉徒對反。

又叶音托。《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