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所属的厦门岛的东南端海滨,是一座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古炮台。炮台中存有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280毫米海岸炮,为世界现存十九世纪制造的最大的海岸炮。胡里山炮台于1996年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编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9年被评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目录

历史

胡里山自从明代时就设有炮台,并派兵驻守,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时任闽浙总督颜伯涛在白石头至沙坡尾一带,建了一条全长1667米,高3.3米,厚2.6米的花岗岩石壁并安装100门火炮,称为“石壁炮台”(英国人称为“长列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厦门岛被英军攻陷,石壁炮台被毁。

现存胡里山炮台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产物,由当时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及闽浙总督卞宝第题奏获准建造。 工程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完工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月初八,工期两年八个月,完工时的闽浙总督为杨歧珍。

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欧洲和明清的建筑风格,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炮台分为战坪、兵营和后山三个区,内有暗道、护墙、护城壕、弹药库、兵房、观哨台、官厅等。台基由乌樟树汁和红糖糯米、砂土、石灰等搅拌而成,十分坚固[1]

胡里山炮台选址海岛东南端海岬突出部,三面环海,向东可支援距离约4500米的白石炮台,拦阻敌舰于水道外。南面则和对岸(今漳州龙海)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交叉封锁航道。向西则可协助距离约5000米的磐石炮台,一同追击厦门港内敌舰。向北也可支援岛内陆军阵营。

胡里山炮台装备先进,直至民国时期仍在海岸战争中处于优势。

古炮

清朝光绪年间,政府为了加强东南沿海海岸防御设施,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购买了四门280毫米后膛海岸炮,分别设置在闽江口电光山炮台(2门,现已无存)和胡里山炮台(2门,现仅存1门)。现存的为东炮,编号“28 cm K.L/40 C/87”,其中“28 cm”指大炮口径为280毫米,“K”指海岸炮(德文Küste),“L/40”指炮管长度为大炮口径的40倍,“C/87”指生产年份为1887年。 西炮的编号为“28cm K.L/40 C/86”,即1886年生产,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被拆毁。除了两门280毫米的主炮外,炮台原还有两门口径150毫米的副炮,但都于1938年5月被占领厦门的日军运走。

国家文物局、克虏伯档案馆(Historisches Archiv Krupp) 等多方鉴定,现存的东炮为世界上现存的十九世纪制造的最大海岸炮[2]

视频

胡里山炮台  相关视频

胡里山炮台抗英保卫战
胡里山炮台的教训让军人们牢记,时刻准备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