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胡荽
t011dd1481dce64bae2.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72458&sid=560839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胡荽

汉语拼音:Hú Suī
别名:香菜、香荽、胡菜、蒝荽、园荽、芫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满天星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胃经
功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主治:1、麻疹不透:本品辛温香散,能发散风寒,透疹外达,用治风寒束表,疹发不畅,或疹出而又复隐者

     2、饮食不消,纳食不佳:本品气味芳香,能开胃消食,增进食欲,尤多用于饮食调味

胡荽,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sativumL.的全草。具有发表透疹,开胃消食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饮食不消,纳食不佳。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胡荽

拼音名:Hú Suī

英文名:Coriander Herb

别名:香菜、香荽、胡菜、原荽、园荽、芫荽、胡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满天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andrum sativum L.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带根全草。

采收和储藏

春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根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直立,多分枝,有务纹。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列,叶柄长2-8cm;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cm,宽1-1.5cm,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上部茎生叶三回至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5mm,宽0.5-1.5mm,先端钝,全缘。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8cm;无总苞;伞辐3-8;小总苞片2-5,线形,全缘;小伞形花序有花3-10,花白色或带淡紫色,萼齿通常大小不等,卵状三角形或长卵形;花瓣倒卵形,长1-1.2mm,宽约1mm,先端有内凹的小舌片;辐射瓣通常全缘,有3-5脉;药柱于果成熟时向外反曲。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5mm。背面主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腹面内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下方。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现我国各地多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地中海地区。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具有抗寒性强,生长期短,栽培容易等特性。从播种到收获,生育期60-90d,在我国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均可栽培。一般要求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上壤肥沃,疏松的石灰性砂质壤土上栽培。对鳞肥的反应最为敏感,磷肥可提高各子精油的含量。在结实期间切忌天气干旱,要求土壤湿润,方能使处子充实饱满。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华北地区在7-8月播种,10月前收获,南方温暖地区于10-11月播种,翌年春季收获。撒播、条播均可,每1hm2播各量22.5-27kg。播前先将果实搓磨一下,以利种子接触土壤,吸收水分,促进发芽。播时不宜灌水,经4-5d后再灌水,约5-9d即可发芽。

田间管理

苗高5-8cm时,进行间苗,株距10-15cm,并追施肥料和灌水1-3次。

性状

性状鉴别

多卷缩成团,茎、叶枯绿以,干燥茎直径约1mm,叶多脱落或破碎,完整的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根呈须状或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具浓烈的特殖香气,味淡微涩。

化学成分

全草含维生素(vitamin)C98.1g/100g[1],以及正癸醛(decanal),壬醛(nonanal)和芳樟醇(linalool)[2]等。

地上部分含4个异香豆精类物质:芫荽异香豆精(coriandrin),二氢芫菜异香豆精(dihydrocoriandrin),芫荽异香豆酮(coriandrone)A、B[3]。叶子含香柑内酯(bergapte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花椒毒酚(xantho-texol),和东莨菪素(scopoletin)[4]。

此外,尚含有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quercetin-3-glu-curonide),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芸香甙(rutin)[5],维生素C[6]和无机元素铝、钡、铜、铁、锂、锰、硅、钛等[7]。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

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主风寒感冒;麻疹;痘疹透发不畅;含食积;脘腹胀痛;呕恶;头痛;牙痛;脱肛;丹毒;疮肿初起;蛇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或绞汁服。

注意

痧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服。

  • 1.《千金·食治》:不可久食,令人多忘。华伦云,患胡臭人,患口气臭,NI齿人,食之加剧,腹内患邪气者弥不得食,食之发宿病,金疮尤忌。
  • 2.《食疗本草》:久冷人食之脚弱,又不得与斜蒿同食,食之令人汗臭难瘥。不得久食,此是熏菜,损入精神。根发痼疾。
  • 3.《纲目》:凡服一切补药及药中有白术、牡丹者,不可食此。
  • 4.《本草经疏》:气虚人不宜食。疹痘出不快,非风寒外侵及秽恶之气触犯者,不宜用。
  • 5.《医林纂要》:多食昏目、耗气。

各家论述

  • 1.《纲目》: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运行,得臭恶则壅滞故尔。按杨士嬴《直指方》云,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喷之,以辟恶气。若儿虚弱及天气阴寒,用此固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时,加以酒曲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热炽,毒血聚蓄,则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 2.《医林纂要》:芫荽,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
  • 3. 崔禹锡《食经》:调食下气。
  • 4.《食疗本草》: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热饼裹食。
  • 5.《嘉佑本草》: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
  • 6.《日用本草》: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齿病,解鱼肉毒。
  • 7.《医林纂要》:升散阴气,辟邪气,发汗,托疹。陈念祖:化痰。[1]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胡荽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