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肩井
來自網易的圖片
肩井

中文名稱 :肩井

特異性 :手少陽、陽維之交會穴

功 用 :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位 置 :正坐位,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取穴

目錄

簡介

肩井,取法,正坐位,在肩上,當大椎穴(督脈)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取穴。穴位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上後鋸肌。皮膚由第4、5、6頸神經後支重疊分布。肩胛提肌,位於頸椎橫突和肩胛骨內側角與脊柱緣上部之間,由肩胛脊神經支配。上後鋸肌在前肌的深面稍下方,由第6、7頸椎和第1、2胸椎棘突第2~5肋角的外面,該肌由第一至第四胸神經後支支配。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斜方肌筋膜及其下方斜方肌,在頸橫動脈的內側,深進肩胛提肌、上後鋸肌。特異性,手少陽、陽維之交會穴。功用,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主治病症

  • 1.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腦卒中;
  •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副神經麻痹;
  • 3.婦產科系統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宮出血;
  • 4.運動系統疾病:落枕,頸項肌痙攣,肩背痛,中風後遺症,小兒麻痹後遺症。
  • 5、亞健康系列:肩周炎、頸椎炎、頭疼

刺灸法

  •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深部正當肺尖,慎不可深刺,以防刺傷肺尖造成氣胸。
  •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肩井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膊井、肩解。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或以手拼攏,食指靠頸,中指尖到達處是穴。布有鎖骨上神經後支,副神經,及頸橫動、靜脈。主治項強,肩背痛,手臂不舉,中風偏癱,滯產,產後血暈,乳癰,瘰癧,及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1]

視頻

快速取穴 肩井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