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聖王廟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mobile01

基本資料

類別    國定古蹟

別稱    威惠宮

主祀    開漳聖王陳元光

所在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中華路239巷19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聖王廟[1] ,又稱為威惠宮,是台灣彰化縣國定古蹟雍正帝於雍正十一年(1732年)所創立。彰化縣城早期以閩粵地區移民人口為主,聖王廟早期為漳州人重要信仰中心,更是代表性古蹟建築,近代由於社會結構改變產生本土化,原鄉民地域觀念漸少,香火亦不復昔盛,有必要為聖王廟擴大保存空間及維護古蹟風貌。

目錄

歷史沿革

  • 雍正皇帝於十一年(1732年)所創立。
  • 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又稱威惠王,或稱開漳聖王聖王公威烈侯,因此也有人稱他為陳聖王陳將軍。是漳州人的主要信仰神祇。清乾隆26年(1761年)建廟於縣城西門附近,為漳州七縣(漳浦、龍溪、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移民的信仰中心。
  • 清乾隆60年(1795年)發生陳周全事件,彰化縣城被毀,聖王廟遭到波及,後來曾於清嘉慶12年(1807年)由士紳人民重修。清咸豐10年(1860年)舉人陳肇興倡議重修聖王廟,大正元年(1912年)由管理人林獻章再度發起重修,目前後殿右廂廊供奉有歷代建修廟宇有功者的長生祿位
  • 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第二級古蹟,民國80年5月進行重修,民國85年6月17日完成聖王廟的修復。

建築藝術

  • 威惠宮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三川殿前有一座八字牆,左青龍右白虎的青斗石雕,雕工精緻,是清代中葉台灣石雕的作品。三川殿的屋頂採「硬山升簷式」作法。
  • 三川殿正門兩旁有一對石獅,雕刻工法蒼勁有力,造型古樸雅緻,為咸豐年間重修時的作品。三川殿內的木雕棟架並不細緻,而門神彩繪已呈現剝落。正殿前有一對龍柱,採單龍盤柱,無鏤空雕,左龍柱四爪不握珠,張口含珠,右龍柱為三爪握珠,口微張但不含珠。此對龍柱造形樸拙,為乾隆、嘉慶年間的龍柱風格。
  • 正殿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兩旁為一老一少太監侍者。正殿的木架構為三通五瓜,三通五瓜的樑柱下方,特有龍頭魚尾造型的木雕,稱為鰲魚,意喻「獨佔鰲頭、金榜題名」。
  • 後殿供奉開漳聖王的夫人,左室供奉觀音菩薩,右室供奉聖王廟創廟及修建有功人員的長生祿位,牌位上有開創威惠廟者為王君、賴君、林君、陳君等四位士紳,可惜未有全名。清咸豐10年(1860年)重修者為舉人陳肇興,士紳楊添華、姚中和等人。
  • 大正元年(1912年)威惠宮重修管理人為生員林獻章及漳州七邑首事,分別為平和王世藩、南靖賴鳳儀、龍溪鄭有福、龍溪鄭享弼、漳浦林崑山、海澄周坤厚、長泰蔡城、詔安蔡仁恩等人的長生祿位。

名詞解釋

 
「三通五瓜」之外,下方還有一對鰲魚造型的雀替
圖片來自mobile01
  • 硬山升簷式:廟宇為硬山式屋頂,正門上方屋簷升起,強化主次分明,上下封簷板相連成「」字形,如彰化聖王廟及彰化慶安宮。
  • 三通五瓜:正殿的木構架以三根通樑,五個瓜筒所組砌而成的棟架,稱為「三通五瓜」。

祀神

廟內景物

  • 威惠宮廟名木匾
  • 海東慈雲木匾
  • 正殿
  • 聖王媽殿(後殿)
  • 觀音殿

慶典

外部連結

視頻

1081224 古蹟修復獲補助 南瑤宮與聖王廟將整修

參考文獻